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与明清小说关系研究颇具文学及社会意义和价值,可以从鲁迅小说对明清小说思想及艺术的批判继承与发展、鲁迅对明清小说的学术研究以及鲁迅运用明清小说作为资源在其杂文中做出"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几个方面切入研究。但就研究总体状态而言,新中国成立前多为较直观的感受;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一段时期内的相关研究屈指可数,难以形成规模与特色;新时期以来,这一研究展现出一种多维度的纵深迈进。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鲁迅研究,从傅斯年在1919年2月《新潮》发表的评《狂人日记》的文字算起,已有80年的历史。经过几代鲁迅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鲁迅研究至本世纪末已成为一门足与“红学”媲美的显学。这一学术领域,高手如林,新秀潮涌,学术论著汗牛充栋,异彩纷呈,鲁迅研究的开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但由于鲁迅本身的博大精深,再加上历史、时代、政治、文化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鲁迅研究还不能说已经令人十分满意了,事实上还有相当多的工作需要认真去做。例如对整个鲁迅研究有着借鉴意义的地方史和阶段史一直无人问津;鲁迅旧体…  相似文献   

3.
傅安辉教授的<鲁迅研究>>是系统地阅读、了解鲁迅及鲁迅研究的一本好书,因为它具有系统性,史料性和体悟性,能给你一个立体的鲁迅,并且语言优美而不哗众取宠.  相似文献   

4.
鲁迅与现代传媒关系研究是近几年鲁迅研究领域悄然兴起的一个课题方向,近期出版的王吉鹏主编的《鲁迅与中国报刊》(中国窗口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是一部系统梳理鲁迅与中国报刊关系的著作,体现了该课题方向的新拓展、新深入。细读此书,感到特色有四:  相似文献   

5.
一九二八年初,黎锦明在《论体裁描写与中国新文艺》一文中称鲁迅为“stylist”,但是黎锦明以及旧版《鲁迅全集》将“stylist”译作“体裁家”,其意义不甚明确。新版《鲁迅全集》译成“文体家”,意义就明白清楚了。所谓“文体家”,指的是讲究文体或具有个人文学风格的作家。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鲁迅是以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精神界战士"而驰名文坛。鲁迅的文学思想和文化选择代表着中国新文学、新文化的主流与方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保守主义、新儒学以及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学术界充斥着大量的怀疑、否定鲁迅及其思想的声音。如何看待鲁迅在东西方文化交汇中的文化选择?如何看待鲁迅的文化选择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与意义?张福贵先生的《"活着"的鲁迅:鲁迅文化选择的当代意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5月版)把鲁迅的文化选择置于东西方文化转型的背景之中,  相似文献   

7.
张永泉的鲁迅研究始于80年代初期,二十年来,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思路和学术品格,并且以其对于鲁迅的执著探讨而显现出一种难得的人格魅力。这集中体现在他的专著《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从周树人到鲁迅》(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5月版)之中。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王吉鹏在鲁迅比较研究领域开垦出一片沃土,在鲁迅与外国文学、文化比较方面,有同李春林合作的学术著作《鲁迅世界性的探寻——鲁迅与外国文化比较研究史》、《鲁迅与外国文学关系研究》;在鲁迅与中国文学、文化比较方面有学术著作《鲁迅民族性的定位——鲁迅与中国文化比较研究史》、《鲁迅与中国文学比较研究》、《鲁迅与中国作家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同志在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纪念会上的开幕词中曾有过这样一段话:“谁也不能忘记鲁迅同时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从他早年结束学生生活以后,他就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只是在1927年蒋介石出卖革命以后,他受着反动派的迫害,才离开了教育岗位”。郭沫若的讲话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在这三十多年里,虽然没有人出来反对郭老的话,但也似乎未引起文化界、教育界和鲁迅研究界足够的注意和重视。三十多年来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高旭东《鲁迅与英国文学》一书,填补了比较文学中的一项空白。该书将相近的文学现象置于不同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考察,审其异同,观其流变,从世界性的高度进行双向研究和阐发;运用比较文学、接受美学理论对鲁迅与美国文学关系中的难点进行破译;并对该书的研究格局、研究方法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11.
《齐鲁文化与明清小说》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大致体现在五个方面:创见迭出,自成一家;发现发明,洞幽烛微;细处发微,鞭辟入里;持论公允,论证谨严;文化观照,切中肯綮。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2.
<齐鲁文化与明清小说>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大致体现在五个方面:创见迭出,自成一家;发现发明,洞幽烛微;细处发微,鞭辟入里;持论公允,论证谨严;文化观照,切中肯綮.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3.
<正>回顾百年中国鲁迅研究的学术史,可以说中国鲁迅研究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创新性不足。张梦阳在1995年举行的全国鲁迅研究学术研讨会上谈到编辑《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的感受时曾经指出:"80余年的鲁迅研究论著,95%是套话、假话、废话、重复的空言,顶多有5%谈出些真见。"他稍后又再次指出:"后来经再三统计、衡量才发现,我所说的真见之文占  相似文献   

14.
《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教育研究》是第一部研究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女性教育的学术专,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贴近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教育实际,资料翔实,图并茂,是今日新疆少数民族女性充分自由地享受教育权利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5.
正于2017年7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是一部研究明清白话小说俗字的专著。明清时期,通俗小说数量繁多,流行广泛,其中包含着大量俗字。对这一时期的俗字,历来研究著作比较少,系统的理论探讨还比较薄弱。此书以《古本小说集成》为主要研究材料,以《古本小说丛刊》等为参考,在丰富翔实的文献材料基础上,对明清小说中的俗字进行了系统、  相似文献   

16.
齐鲁书社2009年出版了余同元教授和王来刚先生合写的新著《关东鲁商》,透过这本学术著作,我们看到了闯关东研究的诸多开拓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评点作为我国古代小说批评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评析能力的一种方式。厚积着丰富多彩的思想艺术内涵,洋溢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它自觉地联系创作与欣赏,为人们指点赏析作品、创作作品的具体途径,特别注重揭示“作文之用心”,故对小说评点中创作理论的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鲁迅研究走入新世纪已近九年,相比世纪之交时“鲁迅风波”所引起的学界的激烈争鸣,新世纪的鲁迅研究少了喧嚣,多了几分从容和平静。在尘归尘、土归土之后,菲薄之音悄然退场,鲁迅的人格魅力与精神资源,鲁迅作品的艺术特质与思想内蕴,并没有被讥哂之言冲淡原有的色彩,依旧显示出勃发的生命力,吸引了众多学者投身于鲁迅研究之中。新世纪的鲁迅研究开始进入到一个深化期和整合期,学者们大多亲身体验过鲁迅曾经被多次的错误阐释而悖离鲁迅本身的尴尬,当又一个百年来临时,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高旭东《鲁迅与英国文学》一书,填补了比较文学中的一项空白,该书将相近的文学现象置于不同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考察,审其异同,观春流变,从世界性的高度进行双向研究和阐发,运用比较文学、接受美学理论对鲁迅与美国文学关系中的难点进行破译;并对该书的研究格局、研究方法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20.
学术研究要经受历史的检验,时间会无情地淘汰掉平庸之作,而将那些对学术发展乃至文化建设有重要价值的著述凸显出来。重读《鲁迅和中国文化》,进一步感到这是鲁迅研究史上一部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