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岁月不居,百廿时光如流;沧海桑田,芸台已换新颜。自1898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设立,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历史便在时间的书页上奋力书写,写过邺架待充的筚路蓝缕,写过文化运动的巨人伟业,写过辗转南迁的艰苦卓绝,写过改革开放的锐意进取。一笔又一笔,写到了新时代的图书馆。120年的浩瀚宝藏,120年的学术圣殿,北大图书馆在奇迹的创造中巍立,在荣耀的收获中前行,历久弥新,沧桑豪迈。  相似文献   

2.
怀疑主义     
马力 《传媒》2002,(9):34-34
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题目叫《编辑的笔》。文章的缘起,是听张中行先生对时下某些在报刊社挂名,有权下笔删改他人稿子的编辑所发的感慨。这短文写过不几天,  相似文献   

3.
曹鹏 《新闻记者》2007,(5):27-28
四月初在著名书法家王乃壮府上,蒙老先生青眼相加主动提出要给我写幅字,让我说写什么内容,我说那就写一副对联吧。“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李大钊写过的名联,新闻史上都要记一笔的。  相似文献   

4.
一八四四年六月二十一日,燕妮在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谈到过写作问题。她写道: ‘你写作时不要那样动肝火、好发脾气。你可知道,你的其他文章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你要写得实际而精炼,或者写得幽默而轻松。我亲爱的,我的爱人,请让你的笔在纸上自由驰骋吧!  相似文献   

5.
我一直在用自己的笔往人的内心深处走。这种试图使得我近6年的记者生涯过得很苦很累,直至今日,在写作上仍达不到那种一挥而就的境界。其实,自己的笔不走进人的心里,那么写的新闻电断然入不了人的眼里。这方面。新闻界的许多前辈已经做过卓有成效的探索,而我只是在6年前才意识到。 1986年,我圆了做记者的梦。离开了充满图书芬芳气息的报社图书馆,进入人民日报记者部,成了一名驻地记者。然而,从当记者的第一天起,一个痛苦的现实就摆在我面前:适应。在此之前,我写过诗歌、小说、散文,还有就是日记。这种写作,养成我体味人的心态的思维方式和随意性很强的行文习惯。使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写不出东西,尤其是写不出消息。每篇新闻稿  相似文献   

6.
梁涛  李尤 《青年记者》2010,(12):72-73
2009年11月,随着《财经》创始人之一胡舒立离职,《财经》三分之二的编辑团队都选择和她一起离开,总编辑王波明在社论《理念支撑下的坚持——致读者》中写道:“当了近12年的总编辑,从来没有写过社评,现在人去楼空,只好提起沉重的笔。”对于这个已经近12年不用自己写社评的总编辑来说,  相似文献   

7.
我一直在用自己的笔往人的内心深处走。这种试图使得我近6年的记者生涯过得很苦很累,直至今日,在写作上仍达不到那种一挥而就的境界。其实,自己的笔不走进人的心里,那么写的新闻也断然入不了人的眼里。这方面,新闻界的许多前辈已经做过卓有成效的探索,而我只是在6年前才意识到。1986年,我圆了做记者的梦。离开了充满图书芬芳  相似文献   

8.
衬笔,衬托之笔也。写某事物,不直写某事物,而从该事物的衬托面多下笔墨,反而使该事物更加突出,更加感人,更加易于被人接受。画家罗工柳曾画过一幅井冈红旗的油画,整个画布都涂满了翠绿的油彩,只有中间部位,一抹鲜红,而那红旗更显突出。衬笔,主要是用人们的主观感受来衬托客观事物。文学作品常常使用这种方法,新闻作品同样可以把它拿来,为己所用。高鹗著《老残游记》中,有这样一段,是描写白妞说书的:  相似文献   

9.
不怕写同类体裁,就怕写不出没人写过的东西——翻开他那本厚厚的剪报本,无论是小豆腐块的消息还是大块头的通讯,都洋溢着一种“乡”土味,那是他把笔伸入连队,视部队官兵的新人新事为裁“衣”料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1月,随着<财经>创始人之一胡舒立离职,<财经>三分之二的编辑团队都选择和她一起离开,总编辑王波明在社论<理念支撑下的坚持--致读者>中写道:"当了近12年的总编辑,从来没有写过社评,现在人去楼空,只好提起沉重的笔."  相似文献   

11.
茅盾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说过:“我们的武器是一支笔”,他用这支笔热情歌颂了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决心,勇气和事迹,也揭露与打击了侵略者。他在这个时期写的散文闪射出了革命现实主义的光芒。 《记孩子剧团》是记述作者到这个剧团参观的那一天的见闻,如今读来依然亲切感人,是一篇有着珍  相似文献   

12.
灯下拾零     
三落三“起”与三起三“落”《十五贯》中对况钟的笔作了扣人心弦的描绘。那支朱笔人命关天,落笔就是一条人命!遇到一件冤案,三落三“起”,观众的心也随之三伏三起,波翻浪涌,难以平静!据说,巴人当年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况钟的笔》,这篇文章在报纸上发表时,编辑未加思索,就信笔改为三起三“落”。一字之差,两条人命!编辑的笔与况钟的笔同样重要,同样厉害!千万不要把报上的错别字看得无关弘旨!错别字会闹出人命来的!  相似文献   

13.
记得前些年,上海曾经出版过陈左高先生的《中国日记略史》一书。现在我想,如果陈先生要修订这部书,或者今后有别人再写中国日记史的话,那么,2011年的7月是肯定应该大写一笔的。因为,就在这个火热的月份,京沪两地分别出版了分量特别厚重、学术价值特别高的  相似文献   

14.
在军事记者的眼里,笔就是枪,笔就是导弹,笔就是雷达,笔就是军歌,笔就是战士们的朋友.军事记者,其实就是一支写不秃的笔,就是一支能勾画出感天动地作品的笔.  相似文献   

15.
所谓衬笔,是指记者在写某一事物或某一人物的时候,不正面直写,而是从男一个角度,从陪衬的角度去写.画家罗工柳画过一幅名为<井冈红旗>的油画.按理说,既然是画红旗,就应该把红旗画得大大的,画得很醒目,起码要占据主要的画面.但他的画法恰恰相反,整个的画布全都涂满了翠绿的颜色,只有中间的一个部位,有一抹鲜红--代表着万山中飘扬的一面红旗.  相似文献   

16.
几十年的编辑生涯,总有一些事情、感受、经验、教训可以写。可是一拿起笔来,千头万绪,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于是一幕幕地过“电影’。慢慢地“电影”的一个个“镜头”,一段段故事趋向了一个角度:作为一个编辑,作为一家出版社,最有  相似文献   

17.
随笔──无韵也是诗向前记得三年前,我认识了一位编辑,他让我写一篇独白。那时的我从未正儿八经动过笔,更没奢望过发表。于是,我只好把我“个人内心的话语”当成日记写了二、三百字,并寄了出去.没料到,一个星期后,我的那篇“大作”竟然发表了,而且引起了出乎意外...  相似文献   

18.
拙作《编辑生活絮笔》在《出版工作》上刊载了二十四期。这一篇是结束文字。《絮笔》本来写得就够絮叨的,末了再来一个絮笔,岂不絮叨加絮叨么?故以《<絮笔>的絮笔》为题。当初,我提笔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本没有想到有如此多的话要说,只是打算对自己在编辑生活中所走过的道路、所遇到的问  相似文献   

19.
1960年春天,在北京东总布胡同的一座庭院里,海棠花开了。一位79岁的老人,来到海棠树下,坐在一张矮桌子旁,拿起笔来写稿子。他的稿纸是16开的有光纸,一张写完了,再拿过第二张来,用浆糊粘在一起。这样不断写下去,又不断把稿纸粘在一起,越粘越长,象条长龙,等粘到好几丈以后,就卷起来成为一卷,然后再写第二卷。写了一阵以后,他自言自语道:“报纸对我的新人口论大张挞伐,看来现在人口问题不能研究,我就按原计划写《农书》吧”。这个老人就是马寅初。  相似文献   

20.
吴水霖(善琏镇化中心主任):湖笔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我们这里有个说法:秦代的时候,大将蒙恬在这里造笔。《辞海》中也有记载,给蒙恬造笔作了证明。它是这样写的:蒙恬曾经为改良毛笔做出过贡献。这样的话,蒙恬尽管不是毛笔的创始人,但他起码是个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