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因式分解是对多项式进行的一种恒等变形.它要求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因式的积的形式,并且每一个因式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在初中阶段,涉及到因式分解应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因式分解又称分解因式,是对多项式进行的一种恒等变形,它要求把每一个因式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结果的特征是保留积的形式。在初中阶段,涉及到因式分解应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一、分解不彻底 例1分解因式:16x4-y4。 错解 16x4-y4=(4x2+y2)(4x2-y2). 分析结果分解不彻底,因式(4x2-y2)还能继续分解,应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相似文献   

4.
因式分解,是中学数学重要的一章,但在初学这部分内容时,总有部分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笔者根据近几年的作业批改记录,把出现的错误情形总结如下,以供广大同仁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由于因式分解内容多,运算变化多,解题技巧性强,致使同学们解题时出现各种错误。下面归纳一些常见错误进行分类解析,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体会这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6.
王平 《考试周刊》2013,(38):68-68
本文归纳了因式分解的一些基本方法,并通过例题解析进行示范,希望对广大师生的教与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因式分解是中学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一种恒等变形.在初学这部分内容时,总有部分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现将常见错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8.
因式分解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的热点题型。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除了一些常见的基础题外,命题者设计了许多形式多样、新颖别致的试题,现举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因式分解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初学者在分解因式时,经常会犯各式各样的错误.现将几种常见错解举例分析如下,以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因式分解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可以说,它贯穿整个初中数学学习,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数学思想不仅有助于解题,而且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正确、熟练地运用数学思想,可以有效解决因式分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作为一种重要的代数恒等变形,因式分解有着广泛应用,但教材在处理该部分知识时对其用途介绍甚少.作为补充,除了解方程、化简分式、几何图形计算等应用外,现再举例谈谈其在解题中的一些常见应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提公因式法例1因式分解:(1)x2-xy=x(x-y)。(2)把多项式2ax-3x分解因式的结果为(A)。(A)(2a-3)x;  (B)(2a+3)x;(C)(3-2a)x;  (D)-(2a+3)x。评析:提公因式法是因式分解的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关键是找出公因式(即多项式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与各项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的积)。应注意提公因式要彻底,防止符号出错,不要丢项。二、运用公式法例2因式分解:(1)x2-4=(x+2)(x-2)。(2)m2+6m+9=(m+3)2。(3)16…  相似文献   

14.
<正>因式分解是代数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在许多代数式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在求解某些代数问题时,若能依据其特点进行因式分解后,或整体代入求值,或局部约分化简等,则往往使问题得以巧妙解决.本文以"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试题为例,试分类例析因式分解在解题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数与式、方程(组)与不等式(组)作为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中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我与同学们共同解读数与式、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学习中的典型错例,帮助大家清晰概念,明确法则,避免干扰,克服定式,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每次考试后,总有不少同学把考试失误的原因归结为“不细心”、“马虎”,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笔者认为导致学生考试失误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不重视运算,造成运算能力低下 计算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培养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有不少同学,重视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在运用成语时常常写错,其根本原因是受结构和字面理解的影响,对成语含义理解不透彻,以下举几例。“再接再厉”不是“再接再励”。错写成“励”是受“接”的影响,误解为再次鼓励自己。“厉”与“砺”通假,是磨砺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在现行教材中 ,充要条件是安排在高中二年级讲授的 ,好像完全是为了探求轨迹的需要 ,其实 ,充要条件是一个重要的逻辑概念 ,渗透面很大 ,涉及到代数、几何、三角、解析几何等知识 ,其思想贯穿在整个数学内容之中 .本文介绍几种常见的来源于充要条件的错误 .一、充要条件的判断失误充要条件的有关定义给出了判断的法则 .另外 ,集合的观点也是判断方法之一 ,即若A B ,则A是B的充分条件 ,B是A的必要条件 ;若A =B ,则A是B的充要条件 .例 1 已知a为非零实数 ,x∈R ,命题P :x∈ {a ,-a} ,命题Q :|x| =a ,则P是Q的 (   )…  相似文献   

19.
我在读报时,常常看到新闻报道的标题出错,有的还是大报的重要版面的大标题, 不是用词不当,就是歧义或重复累赘、摸棱两可等,往往令读者摸不着头脑。先举几个例子看看:  相似文献   

20.
一、成语误用 ①参加此次会议的印度总理的随行人员多达20余人。这在除日中之外的上百个亚非国家的代表团中,的确显得鹤立鸡群。(《参考消息》2005年5月16日3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