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影演讲的修辞对象具有双重性,包括剧情中的受众和剧情外的受众,即观影者.双重受众之间既有统一的一面,也存在矛盾冲突的一面.由于电影的意识形态性质和电影演讲的修辞特点及镜头语言特殊的处理方式,决定了双重受众中的观影者才是电影演讲真正意义上所要说服、鼓动的对象.因此.电影演讲是意识形态"询唤"的重要手段.由此认知出发,才能更好地探索和发现电影演讲和电影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旭 《东南传播》2013,(7):90-91
《人再囧途之泰囧》于2012年12月12日公映,影片的三人组合徐峥、王宝强、黄渤在岁末给全国观众奉上了一场喜剧的盛宴,同时也创造了中国电影内地票房的奇迹,引起了观众、电影界以及影评界的热议。缘何一部小成本喜剧会获得如此大的反响与收益,其"囧"又会使谁冷静思考。作者将对这部"正常"的喜剧电影的"不正常"发烧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3.
严力 《中国传媒科技》2012,(10):211-212
约翰.菲斯克是大众文化研究领域中较有知名度的学者,他在很早的时候便开始将大众文化和电视文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他的大众文化理论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影响力。随着国内学者对文化研究的推进和深入,他的理论逐渐受到重视,笔者通过对约翰.菲斯克著作《电视文化》以及其他相关文献的阅读,记录下一些比较感兴趣的理论观点,重点是《电视文化》第四、五、十六章,并且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湖南湘潭电视台高级编辑唐弦新著《解读受众》一书,已由海南出版社正式出版。 作者唐弦,本名唐自强,是我国广播电视受众研究的早期发起者和中广学会受众研委会的成员之一。长年以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从科学技术层面上还是文化理念上,今天的传播已经无可否认地由以传播者为中心进入到以受众为中心的新时代。就广播电视行业而言,受众的心理需求,以及带来心理变化的文化动因是电视人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以《超级新闻场》的改革以及前后收视率对比为例,详细研究了受众的文化心理以及这种心理给广播电视行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周亦琪 《视听》2016,(7):120-121
《复仇者联盟》作为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的集大成者,自然蕴含了深刻的国家话语。其通过各类超级英雄将美国精神具化再现,借助精妙的故事文本巧妙地传递意识形态,令受众在不经意间接受美国主流文化的询唤,成为这一现世神话的共谋者。  相似文献   

7.
从《百家讲坛》看受众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家讲坛》栏目开播以来,栏目的满意度逐年提升,2005年栏目改版之后,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收视率日创新高,影响力也日益扩大。《百家讲坛》已经成为科教频道的品牌栏目。节目从遭遇末位淘汰的尴尬到后来的收视率攀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文将从受众的心理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9.
媒体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近年来以央媒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大胆改革,加强与各方的互动,打造立体化媒介产品。地方媒体紧紧抓住与央媒等平台联手的机会,从节目形式、内容到语言表达等方面提升层次不断创新,立足对受众情感需求的研究并制定相应对策,在传统媒体影响力式微的现实面前瞅准机遇,打好差异化的媒介牌,打造满足新时代受众心理特点的区域媒介相关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从而赢得更强有力的生存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董琦琦 《东南传播》2010,(4):102-105
近年来,荧屏上先后涌现出了一批制作精良的电视连续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其承载的意涵不禁引人深思。进入数字化时代以来,感性的、当下即时的、无距离的视觉体验逐渐跻身为审美主体日常消费的基本方式。应时代精神之感召,后现代主义文化主要围绕图像确立了体系化的产业模式,图像作为文化产业链条中的生产性要素又继而刺激了消费的需求、对象与方式。鉴于图像在当今世界的重要地位,文本将以现下的热播电视剧目为研究对象、以受众的审美趣味为导向,着力从平民化的创作路线、对个体生存状态的观照、价值观念的重塑三个维度解读电视剧与受众的内在关系,尝试为我国大众文化的建设与实践做出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1.
逆反心理是新闻传播中的常见心理.新闻报道播放或发表之后,人们对报道的主题、判断、结论,报道宣传的思想和报道的意图等等,产生怀疑、动摇甚至反对,态度消极、不满,这种受众内发的与传播者意愿相反的心理阻抗,就是受众的逆反心理.新闻批评常常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喜爱、支持与共鸣.但是,如果把握得不好,同样会引起受众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2.
在网络中,网络电影受众的身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由时空限制到随时观影、由延迟反馈或无法反馈到即时评论,受众的话语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受众是整个红色文化传播过程的归宿,他们决定了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性.本文在研究红色文化传播中受众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分析受众心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树立科学的“受众意识”和构建多元化受众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王朔与新时期中国电影的文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有四部王朔小说被改编为电影,这一年被称为"王朔电影年"。"王朔电影年"的出现是新时期中国电影商业化、世俗化趋向的表征,标志着中国大陆的文化空间的再次分裂与转型,以及中国影视文化格局在八九十年代之交的变化:从形而上学的精英话语空间过渡到世俗化的大众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15.
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一种仪式,而仪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成员的参与性,所以参与性研究是解读春晚的一条重要路径。本文从参与方式的分类、受众参与的价值、受众参与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对春晚受众参与性进行了分析,以明确参与性在春晚中的地位,并为春晚节目的编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于新疆农村文化产业进行高层次学术探讨,十分需要全面了解受众心理本研究能够为这种深层次研究提供详实的数据资料,并且可以直接用于理论阐述,因而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项文化事业,出版要讲究文化内涵,追求文化品位,故而有必要对出版进行文化研究。出版文化中精英与大众的分野,造就了出版活动多方面的差异,但在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理念下,二者各取所长,相互学习,在对出版使命的履行上终是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8.
田梦 《新闻世界》2014,(8):360-361
从法兰克福学派的被动受众论,到霍尔"编码/解码"对受众能动性认知的肯定,再到费斯克对受众创造性的张扬,西方受众研究呈现出一种受众由被动、被规定到积极能动参与意义编制、协商直至创造性理解的动态历程。理解这种历史演进,不仅能够清晰不同时段下受众在意义或价值建构中的地位,而且对于当今日益兴盛的中国大众文化研究,也能从一个侧面进行辨析和阐释,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19.
余梦云 《今传媒》2015,(1):92-93
近几年中国电影产业步入快速增长阶段,电影产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上好口碑与好票房不一定是成正比的,我们常常看到像《1942》这样叫好不叫座的电影,也看到了很多如《富春山居图》这般叫座不叫好的电影,当然市场上也有很多如《失恋33天》《泰囧》票房好,观众口碑也好,但艺术性不高的电影。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着电影受众对一部电影的喜好与评价,中国电影受众的消费心理是怎样的呢?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利用使用与满足理论来探讨中国电影受众的心理状况,以及这些心理如何反作用于电影的传播,为中国电影的好票房与好口碑的双收找到一些启示,促进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电视对文化的影响,分析了电视文化大众化的原因,提出电视节目用高品位软着陆来促进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优势互补和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