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基于PISA2018数据分析及国际比较可知,中国四省市学生整体阅读乐趣较高,同时受到学生性别、学校类型、家庭环境、课堂教学策略等多种因素影响;学生整体阅读范围较广、阅读时间较长,通过电子产品阅读的学生占较大比例;学校为学生提供的阅读支持整体较充裕,但仍有提升空间。同时学生的阅读乐趣、阅读内容、阅读时长、学校的阅读支持等均会对学生的阅读素养表现产生不同影响。建议学校综合多种策略提高学生阅读乐趣,加强对学生的阅读引导,持续改善学校阅读环境,审慎推进数字化阅读。  相似文献   

3.
研究阅读元认知策略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基于PISA2018测试数据,从理解与记忆策略、信息概述策略、信息评鉴策略3个维度,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阅读元认知策略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理解与记忆策略、信息概述策略、信息评鉴策略对学生数学成绩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信息评鉴策略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最大;理解与记忆策略、信息概述策略、信息评鉴策略对不同能力水平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信息评鉴策略显著扩大了家庭经济社会文化背景对25%分位点及75%分位点处的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阅读任务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影响,基于PISA 2018中国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四省市学生的测评数据,将经常与较少执行阅读任务的学生的阅读素养测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的阅读任务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不一,其中“提出看法”与“回答问题”两项任务更有利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9项阅读任务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优化学生阅读自我概念;在培养学生阅读元认知能力方面,9项阅读任务的效果并不如人意。这些启示语文教师要基于不同阅读任务的特性,设计最佳任务组合优化教学;反思阅读任务的执行过程,提高阅读任务有效性;强化阅读策略教学,提升学生阅读元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阅读元认知策略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基于PISA2018测试数据,从理解与记忆策略、信息概述策略、信息评鉴策略3个维度,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阅读元认知策略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理解与记忆策略、信息概述策略、信息评鉴策略对学生数学成绩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信息评鉴策略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最大;理解与记忆策略、信息概述策略、信息评鉴策略对不同能力水平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信息评鉴策略显著扩大了家庭经济社会文化背景对25%分位点及75%分位点处的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贺亿 《现代教育》2023,(Z1):114-122
阅读素养是学生获取信息,增长知识,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人才培养需要聚焦的重点。本研究重点关注阅读素养中阅读的态度、阅读文本的类型、阅读的方式以及阅读时长四个维度,以PISA2018测试中国四省市数据为基础,探究学生家庭背景对其阅读素养的影响。研究发现,学生家庭背景对学生的阅读素养具有显著影响,主要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越好,家庭越能够为学生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提供更多的信息获取方式,从而有助于学生的阅读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7.
作为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估项目,PISA2018在测试内容、方式与规模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如对学生阅读素养进行了新的诠释,采用了基于计算机的测试和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等。PISA2018结果显示,我国四省市学生阅读、数学、科学素养表现卓越,教育公平有所改善但仍有待提升,同时四省市教育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亟待关注的问题。我们需要客观看待PISA测试结果,明确PISA的作用及其限度,并且通过对PISA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与科学解读,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更为科学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以PISA2018中国四省市样本数据为例,应用结构方程方法,研究信息定位、文本理解、评价与反思三个PISA2018阅读素养子能力对数学与科学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阅读素养的子能力之间高度相关,对科学表现和数学表现有较大的影响;信息定位对文本理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文本理解在阅读对数学与科学的影响中起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评价与反思对数学、科学的影响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文本理解间接影响的,阅读三个子能力对科学的影响中,很大一部分可以通过数学路径来解释。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时代,注重对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的培育已成为阅读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PISA对数字化阅读素养的内涵进行了深度解读,并率先开展了相应的测评工作,为人们理解数字化阅读素养提供了诸多启示。我国学校教育应当加强对数字化文本的引入,强调对学生阅读评估反思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字化阅读教育与传统书面阅读教育的整合及其在各学科课程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与教育相互融合背景下,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教育途径与教学效果.文章基于PISA2018数据,探究校内外信息技术应用变量对学生阅读成绩的影响.学生在校内环境下使用信息技术越多,其阅读成绩越差;学生在课外使用信息技术辅导学习越多,其阅读成绩越好;学生将信息技术用于社交休闲越多,其阅读成绩越差.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校园欺凌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全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严峻问题。对PISA 2018数据库中79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情况与学生学业素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校园欺凌与学生学业素养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学生经常遭受欺凌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学生学业素养平均值下降0.505分;校园欺凌对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的影响大致相同;威胁性欺凌行为最影响学生学业素养。结合我国校园欺凌的实际情况,研究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以降低校园欺凌在我国发生的概率并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幸福感作为非认知领域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家长、政策制定者和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但我国关于幸福感对学业素养内隐机制的研究相对阙如.本研究基于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四省市学生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的测试结果,运用分层回归方法分析比较幸福感及幸福感各维度对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的影响和预测效应.研究发现:(1)学生幸福感对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且学生幸福感各维度(心理、认知和社交)均对学生学业素养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和正向预测效应;(2)学生幸福感对阅读素养的影响最大,数学素养次之,科学素养最弱;(3)学生社交幸福感对学生阅读和数学素养的影响和预测效应最强,而对于科学素养来说,学生社交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和预测效应相同;(4)学生积极感受、自我效能感、学校归属感和家长情感支持对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均产生了相对稳定的积极影响和正向预测效应,其中家长情感支持的影响和预测效应最强.对此,文章提出以下启示与建议:提高我国青少年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的重要做法之一在于加大对学生幸福感的关注力度,加强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情绪控制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学校内部风气建设,建立家校间的良性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14.
15.
本研究分析PISA2018年阅读素养表现排名前十位和倒数十位的国家/地区的学生阅读素养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回归分析探索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体因素对学生阅读素养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学生阅读素养表现不同的国家/地区在影响因素方面具有不同特点,表现较好的国家/地区更多受到学生个体阅读策略的影响,家庭因素影响较少,高层级的阅读策略影响较大;表现较弱的国家/地区则更多受到家庭、学校因素的影响,低层级的阅读策略影响较大。为此,建议要结合教育发展差异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改革策略;重视家校协同教育,营造良好环境;提升我国学生阅读策略,促进阅读中介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利用PISA2018跨国学生测评数据,通过多层次模型方法系统刻画与评估个体-学校-国家层级的ICT水平对数字化阅读素养的影响路径及其效应。实证研究发现,不仅各层ICT水平对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具有显著正向效应,且不同层级间存在显著的跨层交互调节效应;同时,“一带一路”国家与发达经济体在ICT水平上的发展差距在短期具有拉大数字化阅读素养差距的“马太效应”,但长期来看“一带一路”国家更快的ICT发展速率又将“平抑”技术分层导致的差异固化问题。中国应积极利用自身ICT发展优势,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引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ICT水平与国民数字化阅读素养的协同发展,为全球教育发展开辟新的发展道路,贡献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7.
教师课堂教学是影响学生素养表现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PISA2018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考查,分析我国四省市教师在适应性教学、认知激活策略使用、教学热忱、教师支持方面的基本情况,探讨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PISA2018结果显示,我国四省市学生课业负担重、学校归属感和满意度低。要破解这些问题,未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要继续优化和改进教学方式,注意多种教学方式结合使用;重视发挥教师教学热忱、教师支持的作用;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PISA 2018数据,对中国四省市和芬兰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阅读教学感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就学业成就动机而言,虽然中国学生的动机指数显著高于芬兰学生,但芬兰学生的动机结构更优;就阅读教学而言,中国学生感知到的课堂环境更为积极;在动机方面,中国学生的阅读成绩主要靠学业竞争型动机驱动,芬兰学生则主要受任务掌握型动机影响;在教学方面,不同教学指标对两地学生阅读成绩的影响趋势相同,认知激活策略运用对中国学生的阅读成绩影响最大,教师适应性教学则对芬兰学生的阅读成绩影响最明显.为提高我国学生的阅读素养,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着手: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优化其学业成就动机结构;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探索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继续促进教育公平,关注处境不利学生与男生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阅读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先赋性因素与自致性因素的共同影响,但对于先赋性因素与自致性因素影响效应的异质性的研究近乎阙如。基于我国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四省市学生参加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 2018)测试数据,本研究运用夏普里值分解方法、分位数回归模型以及结构方程模型,考察比较先赋性因素与自致性因素对我国四省市学生阅读素养的影响,进而对这两类因素的影响效应进行异质性检验。研究发现:(1)家庭经济社会文化背景、性别等先赋性因素对我国四省市学生阅读素养的影响总体上低于阅读元认知策略、自我教育期望等自致性因素。运用有效的阅读元认知策略、抱持较高的自我教育期望以及强烈的阅读兴趣,是我国四省市学生阅读素养表现卓越的三个关键要素。(2)家庭经济社会文化背景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影响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性质学校及不同地区存在异质性,表现为家庭背景对初中阶段、全日制普通中学、城市的学生阅读素养成绩产生更大的边际影响。(3)阅读元认知策略、阅读兴趣等自致性因素对高中阶段、职业中学、农村的学生阅读素养表现更为重要。(4)家庭经济社会文化背景对不同分位数上的学生阅读素养的影响呈"两端低、中间高"的特征,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