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而对于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则很少顾及.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本人经过实践中学习与摸索,发现让学生提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为了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笔者设计了"四步教学法",其中第一步就是让  相似文献   

2.
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疑是思维的开始,问是释疑的开始,新课程中明确指出:"课程建设应该从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提问题和找问题能力的开始."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在数学教学中就是要教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教学生如何设置释疑问题,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开启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掌握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数感"不是知识,也不是技能,它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一种意识活动,也是对数学对象、材料直接迅速、正确敏锐的感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使学生会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能从现实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  相似文献   

4.
<正>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法.于是,"安静"的课堂"热闹"了起来,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代表的学习方法被广大教师广泛采用.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可稍一注意,我们就会发现,课堂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的核心又是问题意识.即对自然界和社会的现象具有好奇心并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试图运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一切预示着在新一轮的历史教学改革中,"研究性学习"将成为历史教学探索和实践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然而,走进课堂,我们不难发现,还有为数不少的教师仍以学生学习的设计者自居,以自己的理解为学生选择、安排学习内容,从教学的视角来决定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在不经意间忽视了学生学习的需要,久而久之,学生逐渐丧失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为彻底改变现状,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让"给学生."让学"这一理念是由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首次提出的,他在《人,诗意地安居》一书中写道:"教所要求的是让学."  相似文献   

8.
问题提出: 数学问题意识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品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起点.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同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9.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现代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质疑问难,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探究的源头就是问题质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仅符合现代教学论的思想,也是培养创新思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学生主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从学生中来,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探究、合作交流等"再创造"的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到学生中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做到学以致用,返璞归真,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确,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作为独立认识和实践的人,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具有主观能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所在.那么,如何在学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问"出一片精彩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心得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应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教学.近几年数学试题中出现的探索性命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造了一个机会.  相似文献   

13.
<正>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提出,学生要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作如下思考.一、能力培养,源于习惯  相似文献   

14.
爱因斯坦指出:"系统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重要性就在于提出问题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提出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更是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人的思维活动是由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引发的.正因如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从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开始,引导学生在解题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全力推进学生创新思维的不断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达到"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学习境界,从而激励学生学会质疑,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学习物理的首要环节就是提出问题.提问是思维活跃的表现,是独立思考的开始.物理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如果学生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心若止水,思维停滞,被动接受知识,一切便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7.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一切探究源自问题,学生是否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能否真正开展.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个必要手段,"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发明能力、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源泉.因此,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转变教学模式,营造宽松的氛围,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通过问题去探索、去解决问题,进而发现新问题.这样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倡导主动、合作、探索式的学习,它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探究式学习"是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的,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是帮助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知识始于问题,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问题意识"是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它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数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发现问题"了,才会"提出问题"。然而,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来看,我们教师缺乏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没有给学生提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存在以下几种现象:1.缺乏意识,观念淡薄。在中国大的教育环境下,"中国学生的知识技能高于外国的学生,但创新意识不足。"这一现状有目共睹,教师也知道自己的学生不会自己发现问题,不会自己提出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