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于受理性主义的影响,学科教学论片面地追求体系建设,它在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之后如今已开始陷入困境;学科教学论只有走进活生生的教学中,才能有所发展,这与现象学的口号“回到实事本身”即向生活世界回归是殊途同归的。  相似文献   

2.
论中学物理教学意境的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五个方面阐述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意境的创设并讨论这些方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对于海德格尔和现象学的关系问题历来存在着分歧。本文认为,海德格尔始终是现象学方法的完整诠释者和忠实运用者,这可以从他的生存本体论、真理观和语言观中得到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受益于布伦塔诺和胡塞尔,但生活世界的存在意义又使海德格尔告别二者,技术作为生活世界中与人相关的问题不可避免地被纳入海德格尔的思考之中。技术被思考为存在意义高度上的解蔽方式,技术将一切东西,包括人作为持存物摆置到其自身之内,对所摆置的东西进行规定;同时,我们所使用的技术物亦聚集着天地神人的四重整体,并需要人对技术进行实现。现象学意义上的人不再是独立于技术的控制者,而是参与者;技术也不再是独立于人的中立物,而是包括并聚集着人的物化存在。对现象学的技术思考消解了人与技术的对立。  相似文献   

6.
文本通过现象描述分析的方式,探究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表扬体验的意义特征。分析认为,表扬是孩子们渴望的体验。渴望表扬与他们渴望被看见(存在)、被肯定(认可)、被重视(地位)、被关爱(亲密)等自我体验及人际体验直接联系在一起。理解表扬体验的这些面相,有助于我们把握表扬的本质特征,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教育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7.
意境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高范畴并成为中国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终极追求。教学意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教学现象,并且是许多优秀教师着力追求的艺术天地。研究教学意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教学意境的审美特征表现为整体美、情感美、动态美。教师创造教学意境需具有“虚静”的心境,视“对话”为理念支柱,以“模糊”为重要技巧。  相似文献   

8.
9.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具有现象学的主体间性的特征,这种主体间性是当代哲学消解一元主体,用对话和交往取代主体中心论。此观点恰恰与新课程的理念不谋而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着现象学的相关理念并运用中医中的望、闻、问、切的模式探索其本身的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现象学研究视角出发,以大学外语教学为例,探讨了大学混合教学中虚拟学习环境(VLE)的应用状况.从信息的传递,概念的应用和厘清,观点的交换、资源的调查和分享,知识的合作创建、过程意识和技巧的开发等四个范畴出发,对VLE在大学混合教学中的应用状况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其在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模式间关系、材料地位、学生层次等四个维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古诗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其意境,这才是古诗教学的本源,也是语文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标准情感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朱自清继承了中国古典散文的优秀传统,十分重视散文中意境的创造。他构建意境的方法,一是写实境,寓常理,抒真情;二是使文中的意象带上象征性;三是运用情案交融的手法来写景叙事。正因如此,朱自清散文中意境显得特别亲切厚实、深沉隽永和鲜活生动。意境创造的成功使朱自清的散文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意境动态成像的研究在意境发生学中有着重要的位置, 然而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少被涉及的领域。文章立足现象学, 兼及符号学和接受美学理论, 从意境的创造、意境的传达、意境的接受三个构成方面来探讨广义上意境的整个动态成像的过程, 并认为动态成像即是意境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古典美学重要范畴的意境美,是联系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纽带。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注重贯穿意境美这一元素极为重要。这对于解决高等院校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代教学中的困境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通过探讨意境美的教学方法,实现美育的目标,并且在古今文学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古代文学教学实现它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彩画很讲究意境的营造,意境的深浅雅俗决定了作品品位的高低优劣。要营造好意境,从表层看,要求画掌握好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形式;从深层看,更强调面要有诗人的情怀以及洞悉生活、领悟造化的素养。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优秀古典诗词一般具有微言大义的美学特征。《蒹葭》的表层意境具有个性化、稳定性特征 ,其深层意境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境界说是我国传统文艺美学的重要理论,主张艺术作品要创作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艺术境界的审美要求,并认为只有创造出具有一定艺术境界的作品,才是具有高格的上品。本文以《扇舞丹青》这部作品为入径进行分析,探寻古典舞蹈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8.
从接受美学这一视角来研究意境可以发现,作为中国诗学、美学核心范畴的意境的获得,除了依赖接受者的创造外,还依赖于一个能够引导接受者进入超越领域的召唤结构。意境的召唤结构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情景交融;二是时空呈现;三是象内象外结合;四是无象之象。由此,产生出意境的召唤功能,即空灵境界的产生和意境完形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审美意境的创造是以物为基础,以“我”为主导进行的。审美意境是在意的作用下对世界万物各种矛盾的选择、陶冶和浓缩后形成的新生命。审美意境或造成悬念,或欲露故藏,造成神秘感,给人以想象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古诗内容高度概括,语言极为精炼,寓意含蓄深沉,特别是古诗意境更令学生费解。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古诗的线索、景象、情感、诗眼、典故、通感等入手,使学生眼前浮现诗中景象,灵犀与诗人情感相通,置身于意境中的学生必能理解诗意,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