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的儿子马上要上四年级了。他喜欢哪个老师,就会认真听那个老师的课,喜欢数学老师,所以数学成绩名列前茅;不喜欢英语老师,所以英语成绩就不理想。英语成绩不理想之后,他就越来越产生畏难情绪,以至于难以扭转局面了。该如何打开孩子的心结?  相似文献   

2.
案例一个离异家庭的母亲打来电话说:“儿子最近突然不肯去读书了,真急死我了。”她一边打电话一边哭,“这孩子从小就比较崇拜父亲,嫌我管他太多、太唠叨。我们两口子离婚时也没征求孩子的意见,只是把孩子当一件物品一样判给了我。孩子想跟父亲,但父亲不要他,孩子觉得父亲抛弃了他。我觉得欠儿子很多,就在物质上拼命满足他。儿子要鳄鱼、阿迪达斯这些名牌,全都买给他。我一有事外出,就叫饭店给他送饭上门。上学期的一天,老师说儿子‘就因为你一个人的成绩差,拖了全班的后腿,把全班平均分落下来了’。从此,我儿子就不去上学了,天天在家玩电脑,…  相似文献   

3.
我的孩子     
张立 《学前教育》2006,(7):64-65
当初带班面对别人的孩子时我就常常问自己:如果这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对他?我和班上的孩子相处得很好,工作也比较顺利,许多人都说:你是一个好老师,一定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如今,我也有了自己的儿子——飞飞。  相似文献   

4.
儿子从小很乖。大人让他干 什么,他就干什么,大人怎么说 他就怎么听。自从四年级下学期 开始,他变得“不听话了”,能和 大人争辩是非,能对一件事发表 自己的看法了。儿子一天天长大 了。有一件事让我们改变了对他 的教育方法。 一天晚饭时,我们一家三口边吃边谈,无意中说到孩子多么幸福。儿子听后说“孩子也有酸甜苦辣,不全是幸福。”这句话令我们吃惊,这简直不像儿子说的话,令我们俩大人面面相觑。最后他爸爸说:“你有什么酸甜苦辣?”儿子说“比方我正在看少儿节目,你却让我去学习;我已经完成了作业,你们却让我去复习或者预…  相似文献   

5.
说句实话,我儿子长得不漂亮,但周围的人非常喜欢他,认为他很完美。然而我心里很困惑,我担心他是个问题孩子。去年暑假的第二天,孩子在县城的姑姑打来电话,让我把孩子送去住几天。孩子听后,兴高采烈,让我赶紧收拾儿子一听这话,一拍大腿,“腾”地站起:“不就让我自己坐车嘛,没什么了不起,死都不在乎,还怕坐车!”真是,英雄上刑场的气魄都拿出来了。我送儿子上了车。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一件往事。有一次我带他坐车,在我们前面的一位老奶奶拿两只桃子给他,推辞不掉,他便接在手里,然后放进提包。等我们下车以后,他打开提包拿…  相似文献   

6.
今天又是星期天,一个卜午,几个孩子简直玩疯了。下午,玩兴未尽的几个孩子又来找儿子聚会。当时,我恰好在家检查儿子作业。儿子太粗心大意了,作业错误丛生。我十分生气,连声批评他不认真,还数落他以前的缺点:贪玩,看电视,没有礼貌,不愿与人合作,偏私……孩子听了不服,便跟我争吵起来。  相似文献   

7.
走近孩子     
走近孩子涂卫中摄影/刘全聚儿子迈着坚定的步子走向考场,他和北京市13万多同龄的孩子们在同一时刻参加他们人生中第一次竞争。此时他是否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对我来说并不十分重要了,使我感到欣慰的是他终于和其他孩子一样走进了考场。俗话说吃一样米养百样人。可对孩子...  相似文献   

8.
我有一个6岁的男孩子,名叫王凡,他特别喜爱踢足球。有一天,他又出去踢球玩,~会儿,邻居的孩子跑来告诉我,孩子们在操场上吵起来了。我急忙来到操场,只见儿于正在一旁哭泣。这时我冷静地问他吵架的原因,儿子说:“他们不让我玩,不让我参加踢球。”于是我又来到孩子们中间问,为什么不让他玩呢?原来这些孩子都是上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嫌我儿子太小,和他们一块踢球,跑的速度比较慢,所以不愿意和我儿子玩。问清原因以后,我对孩子们说,你们都是大哥哥了,和小弟弟一块踢球,跑一跑,带一带小弟弟吧!我也来参加你们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子路 《家长》2012,(Z2):50-51
存教育孩子时,家长不妨在帮助指导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同时,给孩子留一些缺口。一天,王女士找到我,她说:"我儿子已经上初中了,但我愈发感觉教育不了他了。一直以来,我们都事无巨细地照顾他,为他选最好的学校,不让他做任何家务,就让他一门心思地学习。可如今,他不仅跟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少,而且丝毫没有主见。我跟他爸爸都快急死了,儿子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相似文献   

10.
淡淡 《家庭教育》2008,(10):35-35
浙江嘉兴一母亲来信问:我的儿子今年8岁了,成绩挺好。大家经常夸奖他。这孩子一直有点大大咧咧的,我也没太在乎。可是,在一次参加婚礼的过程中,我发现儿子实在太没礼貌了。自从那次留意以后,我就在生活中发现很多他没礼貌的细节,见人不打招呼,进出电梯横冲直撞。这让我很担心。  相似文献   

11.
当很多家长因为自己孩子撒谎的问题而感到头痛时,我想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几乎没有这样的烦恼。从儿子出生的那一天我和丈夫就把“做个诚实的孩子”的思想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不断地注入儿子的思想中,并以身作则为儿子做出榜样。在家里,尽管我的钱包到处乱放,但儿子从没有悄悄拿走的意识;儿子在幼儿园做了错事也不对我们隐瞒,因为我们从来不对他大叫大嚷的,总是和风细雨地和他分  相似文献   

12.
伊米 《家教指南》2005,(1):63-64
我儿子小雨过去是一个调皮无比的孩子,每当他犯错误时,我除了一个劲儿地给家长们道歉、不断地安慰小朋友、使劲地呵斥他之外就没招了。曾有一段日子,我几乎沉浸在育儿失败的痛苦中。但有一天,我偶然在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孩子是伴随着错误成长的。”是啊,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啊。  相似文献   

13.
雪子 《家长》2003,(Z1)
我的家是一个单亲家庭。孩子不到6岁,我就开始了单身女人带着孩子的生活。几乎所有的人都说,单亲家庭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然而,我却要让孩子正常健康地发展。今年我的儿子20岁,已到南京东南大学读书。回头看看我做母亲走过的路,我觉得给孩子仅有温暖还不够,更要理智地做母亲,那就是陪孩子走好每一步,做好孩子每一步的启蒙老师。我时时感到,对孩子的人生启蒙,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在孩子入小学前,我就给他讲童话故事。借助美丽的故事帮助他展开想像和思维的翅膀。他渐渐长大了,我就告诉他,童话是美好的,但也是虚幻的。接着,…  相似文献   

14.
一般人认为,父母跟孩子一起玩玩具是浪费时间。其实不然。大人花点点时间和孩子一起娱乐,可以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帮助孩子发展主动性、好奇心、想象力,促进体力、心理、社会道德和智力的健康发展。我的儿子五岁半了。我给他买了一部四轮童车,并认真地参与儿子的玩童车游戏。我在游戏中注意对孩子观察,引导他玩好,使孩子在玩中得到发展。一、引导孩了的探究心理孩子看见崭新的童车,喜爱之心油然而生。他不停地拨弄着车子,擦净车身上的灰尘。一次,他不停地拨弄后轮两旁的两个小轮、我问他这是干什么,儿子回答:“爸爸的车两个轮,我的车后轮边为什么还要装两个小轮?”我没有立即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拿来三根筷子,一端用橡皮筋扎住,另一端散开,让儿子看它稳稳地立在地上,然后,我又让孩子抽掉一根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我信奉这么一条:你要让孩子成为一个诚信的人,那么,父母首先要给孩子一个诚信的空间。因此,儿子从小时候起,就知道家里的东西都放在哪儿,包括我和先生的钱。因为我们对他的信任,儿子从不会随便拿家里的一分钱!可是有一天,我发现放在抽屉里的钱少了一百多元,问先生,先生不知道。难道是儿子?我无法相信这是真的,但家  相似文献   

16.
日月如梭,一转眼,儿子晓飞已经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十几年来,儿子带给我的不仅是欢乐,更多的是启迪和思考。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认识到,尊重孩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多么重要!记得在晓飞五六岁时,我让他和一大群比他大的伙伴到学校操场上去打羽毛球。可不一会儿,他就撅着嘴巴,红着眼睛回来了。我问他怎么不玩了,他委屈地说:“大哥哥、大姐姐只让我帮他们捡球,没有人和我玩。”看着他那张通红的小脸、那副垂头丧气的样子,我心中突然一动,我想:有时,我不是也嫌孩子碍手碍脚,把孩子赶到一边嘛!孩子虽然小,但是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被人忽…  相似文献   

17.
去年9月,我小学毕业的儿子顺利地步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校门。一学期以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班级里,他适应得不错。这在我们的朋友圈中引起不小的震动。不为别的.只因为在朋友们眼中,我在儿子的学习问题上,好像没花费什么工夫。你一定有什么秘诀.朋友纷纷询问。仔细想一想,有什么高招吗?如果一定说有.那就是我不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操心,但在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上花费心血。而且这种努力从儿子上学前班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8.
我教孩子艰苦朴素艰苦朴素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我要让我的儿子继承这一传统美德,这对他今后的一生都是有好处的。我的儿子丁孟今年已经六岁多了,但我从来没有给他买过新衣服,并非是买不起。他穿的衣服都是他的表哥、表姐穿小的旧衣服。有一次我的一位朋友给他买了一...  相似文献   

19.
父母以自己过去的经历教育孩子,没有说服的效果 一位父亲以无法忍受的表情对我说,他的儿子今年读小学五年级,为了考进名牌的私立中学,每天学习得很晚,星期日还上补习班。他看到自己的孩子脸色苍白,缺乏少年应有的朝气和活泼,就开导他说:“我在你那样年龄的时候,可没有少玩,但学习也不错。怎么样呀,稍微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吧!”他儿子不以为然地回敬了一句:“按你说的去做,我会被淘汰的。” 父母责备孩子的时候,往往喜欢引用自己幼年时代的事情——“我在儿童时代老是玩耍。”“妈妈经常做许多家务活。”这种说法缺乏说服力,不…  相似文献   

20.
看似无微不至的关爱行为,其实是极度不信任孩子的行为。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剥夺了孩子自主管理的能力,给孩子施加了太大的压力。儿子小时候三天两头感冒,没有办法上幼儿园。因为我在学校教书,就让他提前入学了,想着这样可以天天照顾他。上学、放学路上,我替他背书包;每节下课前,我端着水在他们班级门口等着;体育课上,我跑去给他擦汗、换衣服……因为儿子年龄小,又没有上过幼儿园,所以在学习上我更是不敢放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