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之后 ,学生由于受课本例题、习题的强因素的影响 ,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形成“思维定势”——即一看到两个量的比 (如 :A∶ B) ,便自觉或不自觉的将这两个量的比转化为几加几分之几的形式 (如 :AA+B) ,这样在分析应用题时 ,往往会陷入思维的盲区。为了破除学生的这种“思维定势”,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深刻性、灵活性 ,我们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之后 ,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训练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注重联想 ,夯实基础教师给出含有两个量的“比”的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进行联想转化 ,为应用题…  相似文献   

2.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已知几个数量的和与这几个数量的比,求这几个数量分别是多少的应用题。它的解题方法一般是把这几个数量的比,转化成这几个数量分别占它们总数量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分别求出这几个数量,通常叫做分配法。适用于一般的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但对于复杂的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如果只限于这种解法,不仅局限了学生解题思维的创新,而且计算也较麻烦。若用分数法或归一法来解答这类应用题,则显得简捷而分明。现分类举例说明如下:例1同学们分组采集树种,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采集树种的比是5∶3∶4,第一组…  相似文献   

3.
4.
5.
<正>在实际生活中,按比例分配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学好这部分知识很有必要。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可以化成分数来解答,也可以用份数来解答,用份数来解答的方法比较容易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教学,主要分以下几种类型。[类型一]已知分配的总和及各部分之间的比,求每部分各是多少?这种类型的解题  相似文献   

6.
师:看到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生1:男生有3份,女生有4份,一共有7份。  相似文献   

7.
前阶段我校教师进行了同教材上观摩课的活动。在六年级数学课题为“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两位教师不同的教法:  相似文献   

8.
9.
一"比较"建构显深度 比较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在本课教学中,赵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了几次比较。一是平均分和按比例分配的比较。以区别引入,以联系升华--平均分是特殊的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的基础是平均分。二是例题两种算法之间的比较,思路不同却殊途同归。三是分成两份与分成三份的比较,确定了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框架。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已进入推广阶段,教师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对现在还在使用老教材的教师来说,利用老教材教出新理念已迫在眉睫.在这一思想的支配下,我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获得了一些体会.现将这次教学实践作一简单的介绍,借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卢英 《四川教育》2006,(4):42-43
【教学内容】“按比例分配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重要性,能熟练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法,并能找到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与学过的应用题的解法的联系,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同时培养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和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相互间能取长补短,全班形成和谐交流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2.
13.
小朋友,马小虎在学习“分数除法”时,在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时遇到了一些困难,让我们一起帮助他吧!病例1李大伯家的长方形菜园,四周篱笆的长是240米,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5∶3。菜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病症240×(5/(5+3))=240×(5/8)=150(米),240×(5/(5+3))=240×(3/8)=90(米)。  相似文献   

14.
中招名额按比例分配是初中升高中的名额按实际参加考试学生的百分比分配到各初中,然后由县招生办在各校报名考试的学生中由高分到低分录取。我之所以提出以上建议,出于以下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15.
韩志明 《考试周刊》2009,(51):119-120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教科书第75页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第1—4题。  相似文献   

16.
实录:师:同学们,你们在美术课上学过三原色,是哪三种颜色?生:红色、黄色和蓝色。(师在黑板上贴黄色卡片和蓝色卡片)师:三原色中有绿色吗?(师将绿色卡片也贴到黑板上)生:没有。师:那绿色是哪儿来的呢?生:黄色和蓝色配成绿色。(师在黄色卡片和蓝色卡片之间填上“ ”,在蓝色与绿色  相似文献   

17.
[教学思考]按比例分配是在学生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内容,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平均分方法的发展。教材对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法没有作统一要求,而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交流,并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解决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方法。这样的安排,既有  相似文献   

18.
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原型是已知总量和各部分量的份数比,求各部分量。在做练习时,我们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已知总量,但没有直接告诉各部分量的份数比,而是给出其它的条件。这时我们应该怎样解题呢?  相似文献   

19.
卢英  王丽 《四川教育》2008,(4):26-28
一,资料交流,感悟生活中按比倒分配的重要性 生1:做馒头需要水、面粉和酵母,这些原料按2:3:0,5来配制,才能做成好吃的馒头。配制时如果面粉加多了,馒头就是“死”的,非常难吃;如果水加多了,馒头就是稀的,不能做成形;如果酵母加多了,馒头就是黄的,同学们注意,馒头一定要按比例来做,不然就不好吃了。  相似文献   

20.
按比例分配问题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例如:把12张画片分给甲乙两个小朋友,如果按1∶1分,习惯上称平均分;如果按2∶1分,就是一般所说的按比例分配了。这类应用题有不同的解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用整、小数解答。二是把比化作分数,用分数来解答。三是用比例知识来解答。(现行的小学教材一般只讲第二种方法)。如:前面提到的把12张画片按2∶1分给甲乙两个小朋友,求每个小朋友分几张?方法一用整、小数解答或方程解12÷(2+1)×2=8(张)12÷(2+1)×1=4(张)答:甲小朋友分得8张,乙分得4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