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岳霖先生     
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沈先生当面和背后都称他为“老金”。大概时常来往的熟朋友都这样称呼他。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我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提到过金先生。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  相似文献   

2.
金岳霖先生     
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沈先生当面和背后都称他为老金。大概时常来往的熟朋友都这样称呼他。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我在  相似文献   

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沈先生当面和背后都称他为“老金”。大概时常来往的熟朋友都这样称呼他。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我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提到过金先生。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每一学年开始,给新的一班学生上课,他的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他的眼睛有什么病,我不知道,…  相似文献   

4.
金岳霖先生     
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沈先生当面和背后都称他为“老金”。大概时常来往的熟朋友都这样称呼他。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读到汪曾祺的一篇散文《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汪曾祺是沈从文先生的学生,在写作上深受老师的影响。在这篇散文中,汪曾祺用饱含深情的文字,回忆了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教书的点点滴滴,其中对老师是如何教学生创作的,用了大量的篇幅进行介绍。读完全文,禁不住感慨:沈从文先生不愧为一代宗师,不但文章写得好,还深谙作文教学之道。他的许多做法,对我们今天的作文教学依然有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是汪曾祺在西南联大读书时的老师,教过汪各文体写作课。沈先生教写作很有特色,使汪曾祺深受教益,铭记一生。汪曾祺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屡有述及,虽然只是一些零星的片断,但我读了很受启发,今缀珠成串,列为如下4条:1命题具体。沈先生主张学生想写什么就写...  相似文献   

7.
最近,读了汪曾祺谈他在西南联大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不少文章,领略了不少沈先生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教学的艺术。大师的境界与教学的芬芳,洋溢在我辈之心胸,如闻齐国之韶音。  相似文献   

8.
王玉强 《山东教育》2009,(10):21-22
最近,读了汪曾祺谈他在西南联大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不少文章,领略了不少沈先生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写作教学的艺术。大师的境界与教学的芬芳,洋溢在我辈之心胸,如闻齐国之韶音。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先生讲的中国小说史,那个课人数很少,大概只有六七个人听,我旁听过几堂,并没有上全。沈先生讲课字斟句酌的,非常之慢,可是我觉得他真是一位文学家,不像我们说话东一句西一句的连不上,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非常有逻辑性,如果把他的课记录下来就是很好的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沈先生是个大家,这我早知道,但却一直没有看过他的书。一日买书时,看到有《边城》,便将它买下,准备回家看个究竟。 泡上一杯不加糖的咖啡,翻开小说,清新脱俗之风扑面而来…… 沈从文先生的文章华美而不加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著名作家中,沈从文先生的书法是很有名的,尤其是他写的章草,深为书法爱好者喜爱。他一向视书法于自己只是件好玩的事情,从没想到卖字牟利,哪怕是在西南联大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他宁愿为生活东奔西走也没卖过一幅字。只是有一次例外。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卖字     
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书法是很有名气的,尤其是他的章草,深为书法爱好者喜爱。很多人都想重金购买沈先生的书法作品,然而他总是惜墨如金。不过有一次,沈从文先生却破例卖了一次字,卖字的钱他分文未取,而是援助了一个年轻人。那是1917年,沈从文先生主编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时的事情。在众多来稿的作者中,他发现有一个就读于河北高等工业学校的16岁的学生很有才气,这个学生叫章恒寿,当时笔名芦苇。沈先生便将芦苇的诗作选发在“文学周刊”上。此后不久,沈先生收到这位从未见过面的青年人的来信。信中说,他父亲得病就医,死后殡葬,家中负债累…  相似文献   

13.
西南联大有许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每一学年开始,给新一班学生上课,他的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他的眼睛有什么病,我不知道,只知道怕阳光。因此他的呢帽的前檐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他后来配了一副眼镜。这副眼镜的镜片一只是白的,一只是黑的。这就更怪了。后来他在美国讲学期间把眼睛治好了——好一些了,眼镜也换了,但那微微仰着脑袋的姿态一直还没有改变。金先生教逻辑。逻辑是西南联大规定文学院一…  相似文献   

14.
西南联大有许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每一学年开始,给新一班学生上课,他的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他的眼睛有什么病,我不知道,只知道怕阳光。因此他的呢帽的前檐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他后来配了一副眼镜。这副眼镜的镜片一只是白的,一只是黑的。这就更怪了。后来他在美国讲学期间把眼睛治好了———好一些了,眼镜也换了,但那微微仰着脑袋的姿态一直还没有改变。金先生教逻辑。逻辑是西南联大规定文学院…  相似文献   

15.
大师与小草     
作家汪曾祺曾写道:"沈先生家有一盆虎耳草,种在一个椭圆形的小小钧瓷盆里,有很多人不认识这种草。这就是《边城》里翠翠在梦里采摘的那种草,沈先生喜欢的草。"沈先生为什么爱养虎耳草,而且要养在那么名贵的钧瓷盆子呢?汪先生的言下之意,自然是寄托思乡之情。因为,在沈先生的家乡湘西,虎耳草遍地都是,随手可摘。但细读沈从文先生的人生,我以为,还有几个原由,也是说得通的。虎耳草是一种有点卡通意味的草儿,它的叶子圆乎乎的,的确像老虎的耳朵,叶片上  相似文献   

16.
作家汪曾祺抗日战争时期曾在有名的西南联大读书,是大作家沈从文的得意弟子。他从沈从文那里学到很多关于文学写作的学问。据我个人看来,汪曾祺的散文即使不能说超过他的老师,也不比老师的差。我以前细读过汪曾祺的小说,也写过几篇关于汪曾祺小说的研究文章。关于他的散文我没写过,但是我知道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很了不起。我写汪曾祺小说文体特色时说过,他的小说是“散文化”的。当然这话也不止我一人说过,评汪氏小说的人大都这么说,因为这个特点很鲜明。“散文化”就是不依靠情节,不编排故事,淡淡写来,味在其中。接着说到他的小…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先生不止一次地说过:在童年时,他除了读一本“小书”,还读了一本“大书”。所谓这本大书,就是“用人事写成的”生活。另一方面,沈先生又用他如椽之笔写出湘西这本“大书”。因而有人说,沈从文的作品是一本社会百科全书,俨如展开一幅社会生活画卷。  相似文献   

18.
金岳霖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他在认识论和逻辑理论上有独特的贡献,他的哲学著作是中国哲学现代化历程中的重要标志。冯契先生是金先生的学生,早在大学时代就深受金先生的教诲,解放后又常与金先生讨论哲学问题,正是通过这些讨论,冯契先生“明确了一点:为要把认识论的研究引向深入,我应该从老师自己肯定为‘讲对了’的地方出发,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路子前进。所以我后来对金先生的某些论点又作了进一步的引申和发挥。这  相似文献   

19.
<正>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只一句话,孔乙己的个性形象便立体呈现。金岳霖先生是西南联大中一位特立独行的教授,作家汪曾祺对自己的老师观察得非常仔细。金教授一进课堂就会说"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于是所有穿红衣的女同学就都有点紧张,又有点兴奋。这位金教授无儿无女,他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这只斗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金先生一个桌子吃饭。似乎,表现一个人的个性也不算难,照实写就是了,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当然下面的两个角度还是需要考生下点功夫的。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先生是大作家,可他的工作关系不在作家协会。众所周知的原因,解放后,他先后在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做事,1978年以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做事。不过,沈先生的妻子张兆和先生,倒是中国作家协会的干部,退休前,是作协所属《人民文学》杂志社的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