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2节介绍了氯气的性质。因为氯气有毒,且常规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较大,所产生的氯气量也大,不利于尾气处理,所以大多数教师不会在教室现场制取氯气。然而,氯气的性质是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中的重要内容,不做好这一演示实验,总觉得有遗憾。于是,笔者设计了一种简单易行、安全环保的制取氯气方法,能验证氯水的漂白性。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制备氯气及其性质探究实验的简单方法。该方法遵循可操作性原则,利用保鲜膜、注射器、气球等对氯气的制备、漂白性、与金属反应的实验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实验操作简单,可用于教师课堂实验演示。  相似文献   

3.
鉴于教材中氯气性质实验存在用料多、耗时长、污染大等不足,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实际,遵循可操作性原则,对氯气制备及性质实验进行了一体化改进设计.该一体化实验可以通过一次实验连续完成氯气制备及漂白性、酸性、氧化性、与金属反应等性质的验证.减少了试剂用量,防止了环境污染,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培养了学生环保意识,并为其他性质实验的改进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84页在讲述氯气漂白性时,用两个实验来验证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作用而湿润的氯气有漂白作用。实验需要事先制备氯水和干燥的氯气,步骤烦琐,而且装置繁杂,组装麻烦。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文使用微型化仪器对实验进行改进,并进一  相似文献   

5.
一、实验改进的目的氯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新课标《化学1(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版)第84页在讲述氯气漂白性时,用两个实验来验证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作用而湿润的氯气有漂白作用。实验需要事先制备氯水和干燥的氯气,步骤繁琐,而且,由于装置不密封,在操作中容易造成氯气外泄,既危害健康又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84页在讲述氯气的漂白性时,用两个实验来验证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作用而湿润的氯气有漂白作用。实验需要事先制备氯水和干燥的氯气,步骤繁琐,而且装置组装起来很麻烦。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使用微型化仪器进行改进,现象非常明显,有利于学生对氯气性质的理解,符合新课程的化学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7.
氯气具有强的氧化性,其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和酸性。课堂演示实验中存在以下不足:(1)药品用量多,造成浪费;(2)使用仪器多,装置冗杂,操作麻烦;(3)实验时间长,影响教学进程;(4)实验时有氯气逸散,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师生健康。下面介绍一种密闭式氯气系列演示实验装置及其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8.
氯气是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非金属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还能与水、碱等化合物起反应.氯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能杀菌消毒,制盐酸、漂白剂等.有关氯气的实验又是中学实验中的一个重点.所以对氯气性质实验的评价是常见话题,也是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9.
氯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其水溶液具有酸性、强氧化性、漂白性。在化学教学中,氯气的性质实验存在如下不足:①药品用量多,造成浪费;②使用仪器多,装置冗杂,操作麻烦;③实验过程中,有氯气逸出,造成教学环境污染,影响师生健康。针对以上不足,笔者经过反复实验、改进,设计出一种密闭式氯气性质的系列实验。1实验用品浓盐酸、高锰酸钾、普通大红纸条、黄纸条、滤纸条、蓝色石蕊试纸条、40%KI溶液、40%KBr溶液、5%的NaOH溶液、钠、铜粉、22mm×200mm具支试管、分液漏斗、12mm×160mm粗玻璃管、17mm×180mm…  相似文献   

10.
在普通化学教材中,氯气的制备及次氯酸漂白性的实验验证是一个重要知识点,实验装置主要由铁架台、圆底烧瓶、分液漏斗、胶皮塞、导气管、集气瓶、有色干布条、有色湿布条等几个部分组成.该实验装置有几个缺点:一是实验装置复杂,操作繁琐;二是实验中容易出现氯气泄露,危害实验者健康;三是验证次氯酸的漂白性需要进行2次实验,易造成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1.
孙颖 《中学教学参考》2010,(26):118-118
一、氯气制备及性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气体,实验室虽有通风设备,但因为氯气的密度较大,实验室内的氯气总是排不干净,所以实验教师很容易中毒。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利用玻璃瓶、干燥管等仪器对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进行改进的具体措施,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实验方法中制备氯气、收集氯气以及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实验过程中,逸出有毒气体对室内环境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提出现行的高中化学教材中,金属钠与氯气的燃烧、氯气的制备及氯气性质的探究都是重要的探究性演示实验,但这些实验很难在实际教学中开展。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教材中三个实验都存在不足之处。例如,钠在氯气中燃烧时有大量氯气参与,氯气易泄漏;氯气的制备温度不易控制且反应容器中有大量氯气残余不易处理;氯气性质探究需要逐一检验,耗时长,过程复杂。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氯气制取及其性质检验没有实现一体化等实验不足,设计了氯气制取、氯气的系列性质检验的一体化设计.整个实验装置密闭,解决了氯气泄漏污染环境等问题.基于综合一体化、绿色化的理念,设计了两例创新实验,现象明显,有助于学生对氯气制取及性质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中,在第四章第一节《氯气》里讲到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其中有个演示实验是用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来验证氯气的漂白原理,目的是验证氯气没有漂白能力,而溶于水后,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能力。在本实验中,一个关键的可变因素是水。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经干燥的氯气,先通过干燥的有色布条,再通过湿润的有色布条,  相似文献   

16.
氯气的制备与性质是高中化学非金属元素部分的重点内容,利用T形三通管创新设计氯气的制备与性质实验,密闭的一体化实验装置能一次性完成氯气的制备、氯气性质的验证以及氯气与金属的反应,实验操作简便,药品用量少、现象明显,能够提高课堂效率,适用于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潮湿的氯气(Cl2)和二氧化硫(SO2)气体具有漂白性。这两种气体的漂白作用有何不同呢?笔者作了以下的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1〕操作步骤 :把氯气和二氧化硫气体分别通入盛品红溶液的两支试管里。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里溶液的红色都立即褪去。得出结论 :潮湿的氯气和二氧化硫气体都具有漂白作用。〔对比实验2〕操作步骤 :把对比实验1所得到的盛两种无色溶液的试管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实验现象 :通入二氧化硫气体的无色溶液又变红 ,通入氯气的无色溶液颜色没复原。得出结论 :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不稳定 ,加热时易复原 ;氯气的漂白作…  相似文献   

18.
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教科书中没有安排氯气的制取方法.只安排了部分性质实验.实验时若采用教科书中的实验方法,需事先制备氯气,而制备氯气所需药品的用最大.可操作性小且氯气易外逸污染空气.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实验中氯气有毒、性质检验实验步骤多、容易泄漏等问题,可以设计氯气的绿色化制备及全封闭储存、使用装置。其中,在注射器中制备氯气,实现了药品的微量化;用注射器滴加浓盐酸增强了实验的可控性。反应过程中现象明显,操作简单,收集方便。用注射器储存氯气在使用以及尾气处理时方便便捷,只需将注射器中的氯气注射到相应的试剂中就可以检验氯气的有关性质,使用完毕后只需将剩余的氯气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就可以进行尾气吸收。  相似文献   

20.
鲁科版化学教材中,氯气的性质实验存在氯气在反应过程中逸出产生污染、没有对产物进行检验、现象不明显、操作复杂等缺点。本实验从演示实验的要求出发,对氯气的性质演示实验进行创新设计,让实验绿色化、微型化、简便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