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语言和方言众多,其复杂性是其他国家所不能及的,因此实施合理的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对国家统一、各地区人民间的交往、语言教学,以及汉语国际地位的提升等方面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使用相关的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的理论,展示了中国语言使用现状的概貌,并期望帮助各类语言教师在语言教学中正确理解并遵循国家制定的语言政策.  相似文献   

2.
3.
苏联解体后中亚各国强行推广主体民族语言,限制包括俄语在内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这给国内民族关系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由于中亚各国具有独特的地缘政治特点,其语言政策受到突厥语国家和俄罗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语言政策是处理和解决国家语言问题的基础与核心,它不仅体现着国家对语言的根本认识和态度,也蕴含着国家意识、社会价值取向等诸多重要内容;国家意识是一个人或集体内心深处对自己所属的民族和国家的认同,而这种"认同(identity)"既可来自于自我的认知意识,也可来自支配性制度;语言政策与国家意识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建构的紧密关系;本文以韩国"国语醇化"政策、汉字政策以及"韩国语世界化"政策为切入点,分析探讨韩国语言政策与国家意识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丹 《教育科学》2020,36(1):91-96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在幼小衔接期间,语言教育关系儿童综合素养的培养,影响儿童入学准备的成效。因此,应构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家庭生态系统,发挥家庭在儿童语言教育方面的优势,承担起家庭在儿童语言教育中应有的责任。在家庭语言教育中,应着眼于:帮助儿童建立课题意识,在语言学习和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言学习中渗透科技信息,利用高科技手段辅助家庭语言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引导和情景创设,帮助儿童形成创造性思维;不局限于家庭小课堂,深入到大自然中锻炼儿童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种的国家,中国语言文字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多变性的特点,因而做好中国的语文工作,必须了解中国的语言国情,正确地估量语言文字的功能和价值。中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民族平等、语言平等,采取各种措施切实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构建语言和谐是处理中国语言关系的首要任务,这当中必须看到多语社会存在语言和谐和语言不和谐的两面性,还必须看到多语社会中存在语言竞争的另一面。两全其美是解决中国少数民族双语问题的最佳模式,但存在"两难",所以在双语教育中必须坚持"两全",即母语和兼用语的互补,而不能顾一头而忽视另一头。要加强双语理论问题研究:研究怎样认识我国各民族语言的关系,怎样认识多民族国家中语言竞争与语言和谐的关系,怎样认识母语和兼用语的关系,怎样估计现代化进程中小语种的生命力,怎样估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濒危现象,怎样认识中国多元化和一体化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7.
《嘉应学院学报》2019,(2):89-94
以Spolsky语言政策三成分理论中的语言管理理论为基础,从家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和《家有儿女》中摘录的称谓语使用情况探讨家庭域中的语言管理者、语言意识形态对家庭语言的影响、以及家庭语言称谓语生态的管理模式,探究家庭交际过程中亲属关系对称谓语选择的影响,希冀以此提升对称谓语及称谓现象的认识、推动称谓语的规范传承以及语言管理实践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8.
二十年前,国语和闽南话是台湾社会的强势语言,而闽南话较之国语又略占优势。当今台湾社会,国语和闽南话仍然是强势语言,但是国语的优势远远大于闽南语。闽南人只有在家庭内部,与祖父辈、父辈交谈时及在菜市场时使用闽南话的比例超过国语,其余在面对各类交际对象、交际话题和交际场合时,使用国语的比例均超过闽南话。外省人、客家人、少数民族的国语能力、使用、评价更是远远高于闽南话。客家人和少数民族的族群对应语言已经退到家庭内部使用,在家庭之外,闽南话在客家人中的优势比客家话明显,闽南话在少数民族中和少数民族语不相上下。客家话及少数民族语处于令人堪忧的弱势。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家的语言政策,代表着这个国家对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表现本国语言所持的观点态度,一个国家的语言政策对国内社会来说,关系到国内社会是否安定、统一;对国际社会来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力强弱和形象地位,可以说,一个国家的语言政策与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人文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联系。本文从政治学角度,针对我国当代语言政策进行了分析,笔者希望能够通过对本文的描述,使社会各界提高对当代中国语言政策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的家庭语言规划是国家语言政策与规划的重要领域。作者采用民族志方法对贵州省三个少数民族家庭的语言规划进行研究,发现他们的家庭语言规划很大程度上基于语言的资本属性,把语言作为资本进行交换、投资和继承。  相似文献   

11.
以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各机关工作的哈萨克族干部群体组成的典型语言社区为对象,从语言习得、语言使用以及语言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巴里坤县哈萨克族工作与家庭语言使用情况做了评估分析,从而展现了一个新疆地区和谐语言生活、和谐民族关系的个案。  相似文献   

12.
赵寻  叶军 《江苏高教》2021,(2):59-63
文章从语言政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来自于不同层面、不同语言政策行为主体的语言政策活动对高校继承语教育产生的影响,以此说明美国高校的继承语教育政策是多方语言政策行为主体互相影响、互相协调、互相妥协的结果,微妙地促成了一个能够暂时平衡各方利益和需求的现状。但是,目前美国高校的继承语教育政策实际上是在努力规避触及“种族”这一核心问题,尽量维护表面和谐。严格来讲,美国高校的继承语教育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保护和促进少数族裔的语言权利,它更多的是一个单纯的外语教育促进政策。  相似文献   

13.
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通过对各类文学作品进行语言(包括方言)使用与语言态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英语文学作品中有母语创作,多语创作和二语创作诸多模式,对于促进英语文学的诞生与发展,体现作者的创作理念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多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希望本研究对文学赏析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仇漫漫 《文教资料》2013,(31):166-169
人类家庭语言计划(HumanSpeechome,HSP)是2006年开始实施的一个基于大数据采集的儿童语言习得项目。项目组在项目创始人Roy家里安装了14个麦克风和11个全方位摄像机,不间断地收集了其儿子生命中前三年的语言学习数据。目前项目已开发出了各种密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新技术,如视听浏览系统、语音转录系统以及视频标注系统等。借助新技术提供的数据,项目组已经取得了不少儿童语言习得方面的研究成果,接下来面对的问题是如何推广和提升其技术。  相似文献   

15.
曹国华 《海外英语》2011,(12):363-366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范围内许多少数民族语言面临严重威胁。语言生态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强调语言物种的多样化和对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保护。印第安语言作为美洲大陆的本土语言,而如今在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逐渐走向灭绝之路。该文将从语言生态学角度对美国印第安语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保护印第安语的语言规划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穗的农民工数量大,来源广,调查他们的语言使用和对普通话的态度具有积极的意义。调查显示,粤语在广州公共场合是仅次于普通话的强势语言。在穗农民工对普通话的态度比较积极,认同感较强。在穗农民工对自身普通话水平要求较高,对子女会说普通话的愿望强烈。  相似文献   

17.
老挝是曾被法国、日本、美国殖民统治的国家,语言政策上留下了深刻的殖民统治的烙印.老挝人民共和国独立后,制定了以老挝语为官方语言和教学语言的语言政策和语言法规,加强了老挝语言的传播和学习,也巩固了老挝的教学语言和教学制度.但是,法语、英语、汉语、越南语、泰语在老挝社会交际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孤独症儿童普遍存在语言受损的现象,长期以来对ASD儿童语言的研究集中于言语和非言语智力、孤独症严重程度等儿童先天因素对语言习得的影响,而忽略了家庭语言环境等后天因素带来的影响。当前有关汉语ASD儿童家庭语言环境的研究尤为匮乏,相较之下,英语等其他语言关于ASD儿童语言环境的研究起步较早,具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本文梳理了英语等其他语言关于ASD儿童家庭语言环境与语言习得关系的研究,从语言输入数量、语言输入质量、家长回应性和语言习得辅助策略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汉语ASD儿童语言干预及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
语言态度评估是语言推广和文化传播的前提与基础。基于双重态度理论探讨华语政策差异与族群身份对泰国和印尼来华留学生语言态度的影响,采用语言态度问卷和IAT范式测量其对汉语和所属国官方语言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结果发现,泰国来华留学生对汉语和泰语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一致,对汉语的评价低于对泰语的评价。印尼来华留学生对汉语和印尼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分离,在外显态度上,华裔学生对汉语的评价优于对印尼语的评价,在内隐态度上对汉语与印尼语的评价相当;非华裔学生在外显态度上对汉语与印尼语的评价无显著差异,但对印尼语的内隐评价高于对汉语的内隐评价。研究表明,所属国华语政策与族群身份影响来华留学生的语言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