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道光)隆德县续志》和《(光绪)宁灵厅志草》是流失海外的两部珍稀宁夏地方古代志书.张欣毅、张京生合著的《(道光)隆德县续志(光绪)宁灵厅志草校注》本,校勘精审,诠释精到,注释详明,突破了旧志校注体例的限制,注用结合,为学者进一步研究回族发展史、宁夏地方史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2.
高叶青 《兰台世界》2012,(15):38-39
道光元年李榕纂修之《华岳志》为现存有关华山最为完备的志书,可据此研究华山道教渊源及重要人物、道教生态保护理念、道教的养生之法、华山的儒家文化、华山道教旅游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罗尔纲在长期的学术研究中 ,对于太平天国的档案文献进行了鉴辨。他的主要成就就是对《江南春梦庵笔记》、《盾鼻随闻录》、《太平天国战纪》、《太平天国起义檄文》等档案文献进行了鉴辨。他的鉴辨方法是外部鉴辨法和内部鉴辨法。外部鉴辨法体现为 :考其来源、考其书写惯例、考其笔迹与字体。内部鉴辨法体现为 :事理分析法、是否违背典章制度法。  相似文献   

4.
胡适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体现于对档案文献价值的认识、档案史料收集、整理、鉴辨及编纂方法的运用等方面.正确看待胡适档案文献编纂思想,对今天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历来尊师重教、重视乡土文化建设的东阳,历百年"康乾盛世",除编纂过一部《康熙·新修东阳县志》外,再也没有组织人员编纂过东阳县志。一直到道光二年(1822),才开始着手《道光·东阳县志》的编纂工作。历经曲折,最后成就了中国县志编纂史上的奇闻佚事——同一时期发行出版了两套《道光·东阳县志》。《道光·东阳县志》的编纂过程曲折复杂。首先,主持编纂的东阳知县陈履和与具体编纂者的思想理念有着差异,"议论不合",取舍有异,导致胡筠等博学多识的地方学者"托故归乡",一定程度上延误了《道光·东阳  相似文献   

6.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章学诚图书分类思想的宗旨。在传统图书分类体系中,章学诚十分推重《七略》分类体系,其《和州志·艺文书》基本采用《七略》分类体系而稍加变通。他主持编纂史部目录《史籍考》,为我们提供了以考订诸书家法为划分类目基础的图书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7.
道光《平和县志》是一部手抄初稿本,其志较系统地记载了平和县从明正德至清道光年问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情况,是难得的乡土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献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8.
永乐三《大全》作为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和行为规范,沿用近五个世纪,为传承儒家经典哲学思想和丛书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本文运用文献学、考据学和引文分析等研究方法,就《大全》对后世文献编纂的影响进行剖析,可为研究和学习儒家哲学著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道光《平和县志》是一部手抄初稿本,其志较系统地记载了平和县从明正德至清道光年间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情况,是难得的乡土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献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档案文献鉴辨学,是以历史的观点考察伪误档案产生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危害,总结运用传统的经验方法并结合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档案本身的真伪、档案内容的正误及档案的形成时间、文字等进行鉴定与辨别的学科。 凡是与档案有关的鉴辨问题均属档案文献鉴辨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如:鉴辨档案本身的真伪;鉴辨档案内容的真伪;鉴辨无时间或时间不全、不确的档案;鉴辨档案文  相似文献   

11.
万历《开封府志》是现存明代开封府最全的一部府志,其编纂是在明代修志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其凡例十三则和序跋,有益于了解明代志书的修纂原则及意旨,为方志学本身的研究提供了帮助。此府志是由地方官员主持,地方名士和儒学生共同参与编纂的。在坚持“鉴古知今,存史教化”的思想指导下,体例上遵循永乐凡例,亦有一地之特色。作为稀见明代府志,万历《开封府志》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明代开封府一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史料。充分发掘万历《开封府志》的价值,有利于开展开封府地域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档案文献辨伪作为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是档案文献编纂学中的重要环节。历史上不少杰出的档案文献编纂学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阎若璩及其《尚书古文疏证》就是其中之一。阎若璩对《古文尚书》进行了系统的考辨,运用由根柢而之枝节之法,从文体、篇数、篇名等方面逐一考证,内容详尽,有根有据,从而使其论证立于不败之地,在辨伪发展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尚书古文疏证》一书,不仅将《古文尚书》之伪铁定成案,而且,其敢于怀疑经典的辨伪精神与行之有效的辨伪方法,也给后世乃至当代的辨伪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苏迪 《云南档案》2021,(2):46-47
在南朝齐梁时期,文的自觉意识下文学批评创新和文体辨析的兴起促使《昭明文选》这类具有总集性质的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产生.在编纂中,文学地位得到提升,并且在形式上按照文体分类进行编纂.从档案文献编纂学来看,《昭明文选》属于一次档案文献.《昭明文选》有着自觉而全面的选文编纂标准,正是这些标准要求才使得《昭明文选》在历朝备受青睐...  相似文献   

14.
乾隆《潼川府志》是在清代修志高潮下编纂的一部志书,不仅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更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编纂审慎、征文考据、保存佚文三个方面。是志在体例上自成一家,对所收地方文献详加考证,并辑存了一些失传文献,通过考辨相关文献,对深入研究清代地方志编纂情况,以及清代潼川府地区的历史文化风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道光)隆德县续志>是一部流失海外的孤本宁夏地方志书.现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作者依据这部志书的复制品(缩微胶片),对其成为孤本的原因及所具有的学术价值进行了推测和探讨.认为其书成为孤本的原因是未能大量印行,其内容记载除对隆德县的经济、历史、人物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外,其主要价值在于"艺文"一节的记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志书的主要编纂者黄绿的诗文颇具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章学诚是清代著名方志学家,一生主修、参修志书十余部,于方志学的建立功不可没。《和州志》是章学诚第一部独立自主编纂的志书,因未能全本刊行,传至后世,其篇目已不可全见。自《章氏遗书》刊刻行世以来,新材料有所增加,但对志书篇目的研究却未有深入,与“章学诚研究”如火如荼的现象实不相称。作者在整理《和州志》过程中,对志书篇目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现做一梳理,以期有裨于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张弛  何思源 《兰台世界》2017,(13):27-30
《金石录》作为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钟鼎碑刻铭文集录和考证著作,不仅在金石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档案学思想。通过对《金石录》进行分析,深入探析赵明诚与李清照"订史氏之失,合圣人之道"的档案价值观,旁收博采与多管齐下的档案收集原则与方法,四部分类、严格登记、遵循来源、时序排列与详尽著录的档案整理理念,以及丰富严谨的档案文献鉴辨理念与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8.
我国档案文献鉴辨工作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后经两汉、唐宋至明清以降逐步发展成熟,为后世留下了丰硕成果,形成了系统、科学的鉴辨方法。本文分析了我国档案文献鉴辨方法的演进脉络及演变特征,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我国档案文献鉴辨方法新体系的构建,该研究对今后档案文献鉴辨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佛山日报》为主报组建的佛山日报传媒集团于2003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2005年1月佛山日报传媒集团更名为佛山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20.
档案文献鉴辨和档案鉴辨形似则义别。文章从鉴辨对象、目的、标准和方法四个方面对档案文献鉴辨和档案鉴辨进行了辨析,以对鉴辨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