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东 《襄樊学院学报》2007,28(12):72-76
《报任安书》与《出师表》是同一时代不同时期的两篇文章,是两个处于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身份不同的人所写的,反映的内容与表达方式迥异。但却在思想基础、情理、感情、文学等方面又有其通同之处。他们都是感人至深的不朽篇章,无论从思想内容、艺术形式以及文风等方面都对后世文章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科学解读与合理传承孝道文化,是当下语文工作者必须担负的—个职责。本文拟就通过对《陈情表》一文的解读,谈谈笔者对孝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一、《陈情表》之“孝”科学解读《陈情表》(2014年苏教版新教材语文必修五)是以“孝”感人之名篇。说“忠”,首推诸葛亮的《出师表》,言“孝”,则必提李密的《陈情表》。《陈情表》全文四段  相似文献   

3.
刘勰著《文心雕龙》,正当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的时代,也是齐梁之际文风不正的时代。《文心雕龙》既是一部总结创作的理论,又是一部批判文风的著作。总结创作和批判文风,是《文心雕龙》一书的两个重要方面。这两方面都是值得重视的。如果在研究《文心雕龙》的时候,对于这后一方面注意不够,则对于刘勰所论述  相似文献   

4.
《出师表》的教学要在传承中创新。文中的真情与忧思是解读的着力点。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一言一语,都是“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的感情凝聚,文中所表露出来的忧国思国之情,既是诸葛亮对刘禅的言说,又是对自己的言说。诸葛亮以这种言说的方式,锤炼自己的认知,巩固自己的信念,兑现自己的承诺。解读《出师表》的真情与忧思对掌握文章主旨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提出"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关于这个论述一直存在一定的争议。如何看待这些争议,首先应该考察恩格斯发表此论述的真实语境。在此基础上回答好两个问题:一是存不存在"哲学基本问题";二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不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或研究,在学术品格、研究精神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给当下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承与创新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6.
讲《出师表》,总要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赞美诸葛亮。而“鞠躬尽瘁”一语的出处,是在所谓的“后出师表”。既然有“后出师表”.那么也得有“前出师表”啊?“前后出师表”,对学生总得有个说法。先说“前出师表”。“前出师表”,就是现行教材上选用的《出师表》。因是《三国志》作者陈寿在《诸葛亮传》中提及的,所以,从问世到现在,真伪问题基本上未起纷争。该表作于蜀汉建兴五年.即公元227年诸葛亮首次北伐前。  相似文献   

7.
《文心雕龙》以其严密的结构、丰富的内容论述了不少文学创作中的理论观点。《诠赋》篇中,刘勰阐述了其对赋的认识及评价。本文试从《诠赋》篇中刘勰对于赋体的起源、分类、创作主张、不足之处等方面,探讨其创作理论价值。笔者认为此篇在许多方面对赋体的认识是卓绝的,作者缜密的论述,独到的观点无疑是我们文学研究及文学创作中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8.
周龙田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6):20-22,44
赵树理的创作因体现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而被誉为"赵树理方向",成为解放区文学和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方向。然而,赵树理的创作却不时引起激烈的争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如果从如何对待"生活"这一观念出发就会发现,赵树理创作中对《讲话》里"文学艺术的来源是生活"观点的理解出现了悖反现象,显示了政治诉求与个人独立思考之间的矛盾。这对思考当下文学创作与时代关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龙泉山歌是丽水龙泉地区的民间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与文化底蕴,它生动地反应出当地人民的劳动生活与民俗文化。本文旨在对龙泉山歌的演唱特征进行研究,从而延伸到对龙泉山歌现状的考察与分析,进而提出传承与保护的途径,以期引发更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方面的思考。首先,是对龙泉的历史环境以及龙泉山歌的一个总论述。其次,是对龙泉山歌音乐特征的探究,主要从歌词、旋法两个方面论述。第三,分析龙泉山歌的演唱特征,以作品《采花》和《啰啰唻》为例。最后,总结龙泉山歌的保护与传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它始终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引以为傲的重要品质。《论语》中孔子的孝道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个人层面是为人之本,社会层面是秩序之源,国家层面是立国之基。研究《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分析孝道传承的现实问题,阐释传承孝道的重要性,探讨孝道传承的路径方法,对提高当代人道德修养、促进社会和谐、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两个方面 ,探讨司马迁及《史记》对蒲松龄的影响。在文学思想方面 ,蒲松龄继承了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精神 ,提出“寄托孤愤”理论 ,并把它应用到小说创作中 ;在文学创作方面 ,《史记》传记体结构影响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相似文献   

12.
"互补性声乐教学方式在本土民歌传承人培养中的价值研究"是国家社科部课题《广西民歌传承人保护机制与方法研究》中的一个子课题。由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建设,本课题以民族音乐表演方向《民歌演唱》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着重于本土民歌传承人的培养问题,探索在高等艺术院校如何教学才能有效培养本土民歌传承人。本文通过对互补性声乐教学方式内涵的阐述,论述其在本土民歌传承人培养中的应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昆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戏曲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学、艺术等价值,凝聚着丰富的美学内涵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第七届北京传统音乐节大师班讲座之七——北昆《双思凡》,通过昆曲表演艺术家张正芳先生的亲历口述,对昆曲的优秀传统剧目《双思凡》70年前创作历程与当下传习、复排记忆进行文本的呈现,反思当下昆曲传承发展寂寥的现状,从而引导社会群众正确看戏、听戏、学戏的审美价值取向。深深体会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之精神,用心领会感知昆曲艺术古人之情怀,这也正是中国戏曲文化精神于当代的一种人文回归。  相似文献   

14.
从某种程度上讲,汉代的古文经学对于文学创作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汉代古文经学更多的是追求相对简明的文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长篇大论,也使得文学创作逐渐向由繁趋简发展。此外,汉代的古文经学更加讲究兼通,可以博采众长,文化创作过程中借鉴汉代古文经学能够使文章的表现题材更加包罗万象以及无所不至,增强文学创作的批判精神。本文就汉代古文经学对文学创作的相关影响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熊元义的新著《中国悲剧引论》通过对中西悲剧理论与悲剧创作模式的比照研究,对中国当下文学创作精神缺失的症候式分析,提炼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悲剧精神",并以此为核心建构了自己的中国悲剧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是我国伟大的田园诗人,他开创的田园诗派至今为人们乐道。但关于陶渊明的形象,包括描写他的第一篇诔文《陶征士诔》在内,《宋书》《晋书》《南史》都把他当作一位纯粹的隐士,关于他文学成就的描写则寥寥无几。考证这几篇文章对陶渊明的记载以后,不难发现,造成陶渊明隐者形象的原因除了魏晋隐逸精神的高扬,以及当时文坛盛行的骈俪的文风与陶渊明的文风不一致之外,还有史书撰者个人对陶渊明的定位。  相似文献   

17.
《飘》是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场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我们主要从文学创作背景和人物性格两个角度入手,对美国南北战争有了客观与主观的认识,并通过对主人公斯佳丽、白瑞德性格特点研究,来分析他们的性格中的闪光点,及这本书的精神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江格尔》是享誉世界名史诗之一,国内外对其研究的述甚多,本对它的主题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江格尔》思想的核心是生命意识,章从生命来源,生命价值以及如何对待生命等三个方面做了简要论述,指出论述展开的逻辑框架存在于序诗之中。  相似文献   

19.
讲《出师表》,总要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赞美诸葛亮。而“鞠躬尽瘁”一语的出处,是在所谓的“后出师表”。既然有“后出师表”,那么也得有“前出师表”啊?“前后出师表”,对学生总得有个说法。先说“前出师表”。“前出师表”,就是现行教材上选用的《出师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讲话》基本精神出发,就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三个方面,论述了文艺工作者在社会主义历史新时期中坚定社会主义立足点的必要性,研究和探讨了《讲话》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