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大量文学作品的英译过程中,文化负载现象的英译处理成为研究的焦点。因此,本文在巴斯内特文化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以张培基对老舍《想北平》的英译为例,探究文化负载现象的英译方式,从而为文学作品英译以及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典籍是承载中华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典籍英译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增强国家软实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本文探寻如何将英译出来的优秀典籍传播出去,让典籍翻译工作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研究了基于旅游公示语英译国际化原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英译国际化的两条重要原则,即符合英语公示语使用的国际语言惯例和国际语境,并提出了其英译国际化的主要翻译策略"回译"和"借用"视角下的若干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发扬优秀的中国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国的软实力,而湖北省是华夏民族灿烂楚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本文将从旅游文本翻译需要遵循的标准以及跨文化交际翻译的视角出发,以功能翻译论为理论指导,以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武当山道教文化为例,主要探讨和研究该景区人文景观介绍英译出现的问题,提出旅游文本英译过程中需要注意问题以及英译技巧,并呼吁将旅游文本的翻译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纳入到翻译教学体系中去,更好的帮助湖北省优秀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是集中展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博物馆解说词英译在弘扬中华文明和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结合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解说词英译实例,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层面探讨博物馆解说词英译的“适应”和“选择”,分析博物馆解说词中的不当英译并将其重译和修正,以期提高其翻译质量,力求为陶瓷类博物馆对外宣传解说词英译提供新颖和广阔的视角,为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谚语是中华智慧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英译对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有着深远的意义。文章为汉语谚语的英译开辟新的视角,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对晚清传教士William Scarborough著作A Collection of Chinese Proverbs(《谚语丛话》)进行谚语英译研究。通过对比现今权威翻译,采用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切入分析,探究传教士翻译的可借鉴之处,旨在为汉语谚语的英译提供相应启示。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翻译的视角看,纪录片《普洱茶——时光在吟唱》既记录了中国特色茶文化,又介绍了云南区域文化。基于文化翻译理论及指导意义,分析了《普洱茶——时光在吟唱》字幕英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探析了文化翻译视角下的《普洱茶——时光在吟唱》英译策略,以期有效推动云南民族区域茶文化的对外交流和宣传,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8.
叶佳雯 《海外英语》2022,(21):52-54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作为岭南文化乃至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宣传媒介,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陶瓷枕作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特色展品之一,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文章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陶瓷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现有陶瓷枕名称与简介部分的翻译缺陷,探讨了接受美学视阈下该类英译文本的基本翻译策略及建议,旨在提高博物馆英译文本质量,推动岭南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典籍根植于少数民族文化中,其英译及外宣对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和传承民族经典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文化翻译观视角,探讨广西壮族民族文化典籍《刘三姐歌谣》的英译及外宣路径,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典籍对外传播,展现少数民族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0.
减译是翻译策略的一种,也是译者经常采用的手段之一。翻译策略的采取往往与读者的体验是分不开的,在功能对等的视角下,不应单独从文本信息考虑,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以及文化的欣赏都应纳入考虑范围内。该文基于功能对等理论,对杨宪益、戴乃迭英译《儒林外史》中删减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旨在研究在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中删减会对读者的体验造成什么样影响。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医思想与西方医学思想必然会有差异。这种中西方医学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哲学思想上的差异,中医的直觉性思维方式和西方的机械性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中医英译上语言称述存在差异。本文主要从跨文化角度下,对中医英译需要遵循的原则进行探讨,从中医跨文化翻译内容出发,深入剖析中医跨文化英译原则。希望通过了解中医英译双语差异,以提高中医翻译中的传播效率。  相似文献   

12.
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旅游景点的英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景点名称的英译让国外游客更容易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该文基于跨文化视角分析了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指出只有正确处理旅游景点翻译的文化差异才能把我国建设为"世界旅游强国"。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江苏省著名商标的英译现状,发现其存在翻译方法单一、过多使用拼音、译名缺乏独创性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等问题,易犯市场效果差、功能性翻译和文化性翻译错误。在对比分析中文商标英译成功译例的基础上,提出在音译、意译和文化意识上的翻译革新策略,以期提高翻译质量,可为今后商标英译研究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以深度翻译为理论视角,以辜正坤以及韦利(Waley)的英译《道德经》为个案,分析深度翻译现象在译文中的体现,并深入探讨了其原因。旨在探讨该翻译方法在中国传统哲学典籍英译中的合理性,以期对中国传统哲学典籍的英译、复译以及文化传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雁  刘玲妍 《海外英语》2023,(23):45-48
翻译是中外文化传播的桥梁。广西是中国对东盟开放的前沿,其壮医药文化是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东盟背景下提高壮医药文化对外传播英译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分析了壮医药对外传播英译存在误译、文化缺失、术语缺乏规范化、理论不足的困境,基于生态翻译学提出了英译策略、“忠实性、文化性、交际性”三大翻译原则和“直译、意译、直译+注解、增译”四种翻译方法,助力提高壮医药英译质量,促进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壮族神话英译是实现壮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必要一步。英译壮族神话要处理跨文化问题,解决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英译者不仅要做好文化传播的"书面介绍人",而且要做好两种文化交流过程的沟通和协调。这需要英译者在跨文化意识方面,保持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跨文化知识方面,既要掌握较强的翻译方面的语言能力和翻译理论,又要深入了解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等文化知识。在跨文化态度方面,要正面看待自身文化和他人的文化,接纳不同的文化,对不同文化保持宽容、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一项很古老的活动。近年来中西方交往密切,双方文化差异巨大,所以要将负载着中华文化的词语翻译成译文,则需要不停地学习和讨论。本文以翻译特性为视角,以其的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和历史性为基础,来分析不同类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且根据意义再生之三原则——去字梏,重组句和建空间来探讨具体语境下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文化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华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博物馆是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其文物说明牌的翻译现状、翻译策略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以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为视角,研究湖北省博物馆文物说明牌英译方法及其翻译中存在的不足,总结文化翻译观对文化外宣的指导意义,以期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语际交流活动,翻译是跨文化传播的活性转换器。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来探讨安徽省政府网旅游版的英译问题,主要以黄山市和芜湖市政府网旅游版英译为例。语料分析表明政府网旅游版的英译不仅要关注中西语言表达方面的差异,而且还必须从跨文化角度出发注重译语读者的思维逻辑习惯、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以便英译文本能在译入语文化中完美再现其语篇功能,在文化交流的层面实现意义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20.
笔者对陕西传统文化英译输出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期望为陕西传统文化英译输出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工作探索一条可行之路。在陕西传统文化英译输出方面,要解决好"译什么"、"怎么译"和"怎么输出"的问题,首先要研究和确定陕西文学、历史文化、文物、民间艺术等领域经典的、有代表性的可以翻译输出的内容和项目;其次要加强翻译研究,要关注翻译方式方法,要建立专业的翻译团队,更好地翻译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第三要理顺翻译输出的体制机制,切实采取措施拓展翻译输出传播的渠道,不断扩大中国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