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档案开放利用对促进档案资源价值及时实现、保障公民知情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中国裁判文书网中部分档案开放利用文书案件进行统计与分析,总结案例基本情况和特征,并从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四个层面分析档案开放利用司法案件中呈现出来的法治问题,即在立法层面存在着公民档案利用法律保障制度缺失、缺乏可操作性,在司法层面存在着各地各级法院判罚标准不一、事实认定错误,在执法层面存在着档案主管部门执法不严、不力,在守法层面存在社会公众档案法律知识匮乏、滥用诉讼权等行为和问题。然后从这四个维度提出了解决路径,即需要国家加快完善档案法律法规建设、法院要统一判罚标准、档案主管部门要执法必严、公民要提升守法意识等。  相似文献   

2.
3.
邢变变 《北京档案》2020,(11):10-13
与旧《档案法》相比,新《档案法》做了较大修订,档案馆在相关司法案件中也将面临很多新的问题。旧《档案法》规制下档案馆在相关司法案件的审判中处于绝对的上风位置,而在新《档案法》规制下相关案件的数量将会增加、档案馆胜诉的难度将会增加。档案馆应严格依照新《档案法》开放利用档案,依法积极履行政府信息公开答复义务,以应对变化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三十年来我国图书馆著作权侵权案件的裁判文书显示,图书馆在涉嫌数字资源侵权时援引“合理使用”往往不被法院认可,在共同侵权纠纷中,图书馆作为直接侵权人更是难以成功抗辩。依据从1348篇裁判文书中选取的8组典型案件裁判的比较分析,在“合理使用”难以有效适用的现状下,图书馆援引合法授权抗辩、权属抗辩、避风港规则抗辩、时效抗辩的抗辩事由更易为法院采纳从而免于承担侵权责任;在提供内容服务时履行更高的注意义务,周密审查数字资源供应商的授权基础,则能使图书馆在著作权侵权诉讼中免于被判共同侵权。  相似文献   

5.
6.
许乐 《档案管理》2023,(2):64-70
在我国司法改革过程中,作为确保司法公平正义的重要实现途径,法院裁判文书数字化信息公开是推进司法公开进程的必要手段,在司法实践领域极具价值。美国法院裁判文书数字化信息公开的历史演进、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以及美国法院裁判文书数字化信息公开领域的各类开放存取信息系统,即PACER系统及其CM/ECF子系统、COURTWEB系统、FDS系统的实践特征与运行缺陷,对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创建的“中国裁判文书网”的运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国裁判文书网”改进之处有四:一是“案由”检索项的设置应涵括“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与“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二是“被害人”应设置为独立的检索项;三是“案号”检索项难以使用,可予取消;四是裁判文书的说理性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图书馆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著作权侵权涉诉风险,如何平衡图书馆公共服务行为与著作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271份样本案件进行实证研究,从时空分布、诉讼程序、案件内容来探究我国图书馆著作权合理使用的基本状况。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三步检验法”,归纳了我国法院认定图书馆著作权合理使用的基本要素,包括图书馆的目的和性质、作品的正常使用、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法院在识别著作权合理使用的认定标准、衡量图书馆的合理注意义务、准确认定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未来,法院应当在重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认定标准,适当调整图书馆的合理注意义务,明确图书馆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认定标准等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8.
档案服务外包已经成为新兴的服务产业,有关档案服务外包的司法纠纷值得关注。对2008年至2022年法院受理的139起档案服务外包纠纷展开分析发现,档案服务外包纠纷呈现出数量波动式上升、地域分布不均、法院层级下移等特点,案件类型涉及民事、刑事、行政等领域。档案服务外包法律法规可操作性较弱、档案主管部门对安全与风险管控的关注较少、档案服务外包行政执法水平有待提高、档案服务外包行刑衔接不畅、档案服务外包合同双方维权意识不足等问题频发。未来,需优化档案服务外包立法保障,完善法律风险管控监督工作,提高档案服务外包执法水平,保障档案服务外包行刑衔接顺畅,加强合同主体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人民法院适用《档案法实施办法》的案件类型、案由、涉案主体、援引情形等,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对中国裁判文书网261篇文书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司法实践中存在档案馆利用服务行为性质不明,档案原始性遭到破坏和档案利用违规收费现象仍然存在等问题,并从明晰档案馆利用服务行为的性质,解决档案丢失补救问题和规范档案利用程序等方面对《档案法实施办法》与《档案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2002年到2021年法院受理的2142起档案纠纷案件为样本,分析当前法院审理档案案件的现状与困境。实证研究显示,档案纠纷分为了行政、民事、刑事、国家赔偿四种。立案登记制实施以后,档案案件日益增多,档案行政行为存在不规范现象,档案主管部门执法乏力,行政、民事赔偿案件中原告举证困难,档案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不畅等问题频发。未来,应当健全立案登记制,强化诉源治理;规制档案主管部门不当行为,纠正行政不作为;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完善联合执法机制;提升档案查询服务水平,保障当事人查档取证的权利;解决用人单位失档扣档问题;完善行刑衔接机制,准确打击档案刑事犯罪。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立案登记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群众的诉权得到了充分保障。与此同时,在司法实践中,档案开放滥诉现象也愈发突出。实践中部分申请人因档案部门档案开放工作无法满足于自身需要,遂出于泄愤、报复或其他不正当目的反复起诉档案部门,从而造成档案开放领域的滥诉现象突出。对此,笔者以中国裁判文书网中的187份司法案例为样本,对档案开放滥诉现象进行界定,继而深究档案开放申请人滥用诉讼权利的原因,最后从立法、司法、执法、普法层面探索档案开放滥诉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著作为中心回顾了文书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介绍和评述了学科萌芽期、形成期、过渡期和成熟期的主要代表著作,总结了各个时期文书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其中重点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文书学研究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图书馆功能扩张与著作权诉求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网融合扩张了图书馆的功能,数字电视图书馆、移动数字图书馆、在线学习、流媒体服务将随之成为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形式。图书馆使用著作权作品的形式呈现出多样性,图书馆著作权诉求也发生新的转移:由复制权扩大到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展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领域。因此,赋予图书馆的著作权待遇应与图书馆的功能相匹配。  相似文献   

14.
电子剪报是数字技术条件下图书馆的特色服务之一,其中涉及复杂的著作权问题。文章分析了图书馆剪报资源的著作权性质和权利归属,阐述了剪报资源收集组织、编辑加工、传播利用可能发生的侵权行为,就剪报工作中著作权保护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络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著作权法上相关法律概念的适用问题。文章在介绍内容网站平台的基础上,以百度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百度平台内容的生成模式,进而论证其能否就平台内容主张著作权。  相似文献   

16.
侯笑宇 《出版参考》2023,(10):29-31
我国《著作权法》以保护创作和建立利益平衡关系为立法目的,旨在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将以苏州过云楼藏书楼相关史料题材汇编作品著作权纠纷为例,试论以相同的历史题材创作的不同文体的作品,如何在《著作权法》合理的保护范围内再创作,为公开历史事实资料的使用划出了清晰的界限,即不因先行使用而被独占,仍属于他人可以创作利用的公有素材。本文还进一步对史料汇编类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加以分析解读,以期在图书编辑出版中遵循著作权的合法边界,保护好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历史文化遗存的合理利用和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田磊 《新世纪图书馆》2013,73(10):65-75
书途网是以图书交流和真实社交为核心,以网络为手段的社交型图书馆和图书交流平台,具有成本控制、真实社交和精准营销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网站自身建设、用户隐私保护和盈利模式等方面的不足.设立用户等级机制、保护用户信息、坚持公益性的同时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是其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德国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藏中国契约文书》整理了265份现藏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的中国民间契约文书。该书涉及契约以土地田房买卖契约为主,多为红契,行文结构完备,地域上分布较为零散,年代上集中于晚清至民国年间,为民俗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契约文书提供了可靠的原始文献资料。本批契约的整理工作以识别契约文书内容并录入数据库为主,逐步整理出了每份契约的题名、内容、朝代与具体年代、原生区域等基本信息;并将契约图片与说明文字对应,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全彩影印出版。  相似文献   

19.
数字环境增加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侵权风险,著作权风险管理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在详述新兴馆际互借系统Tipasa与Rapido著作权管理方案的基础上,分析两者在著作权管理方面的特点与不足,结合我国信息资源共享实践与典型司法判例,从制度、系统和版权素养三个层面为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著作权风险管理与科学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