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敬业与乐业     
粱启超 《现代语文》2004,(11):15-15
这是一篇演讲词,在选入新加坡教材时作了改动。不能敬业,又如何能乐业?又如何找到自己生存奋斗的价值?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我们可以仔细读读这篇文章中梁先生告诉我们的两个做事原则:一是工作要有责任心,一是从工作中寻找趣味。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在工作或学习中如果都能想到这两个原则,遵从这两个原则,学习的该能学好,工怍的该能工作好吧。  相似文献   

2.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所作关乎“敬业与乐业”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做的基本问题阐释,聚焦阐释与教化,目的是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进而帮助做工者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寻找人类理想的生活状态。文章寓意和哲理深刻,与中华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价值观十分契合,集中体现了梁启超先生思想特质中的儒家智慧和文化自信力。透视《敬业与乐业》中儒学文化的内涵,对培养中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陈晓玲 《读写月报》2022,(18):40-45
<正>[教材分析]《敬业与乐业》是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选自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讲述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此单元除《敬业与乐业》外,还有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傅雷先生的《傅雷家书两则》、  相似文献   

4.
<正>《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这篇文章既是一篇议论文,又是一篇演讲词。所以,我在上课之前引导学生介绍阅读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和演讲词的一些特点,为解读文本做准备。一、采用的教学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发现观点和材料的关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为了目标的达成,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  相似文献   

5.
一、简介作者,激兴趣 师:同学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百科全书式人物,他的文字被人评价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他就是学贯中西的梁启超先生.1922年,梁启超先生来到中华职业学校,面对即将走向社会进入职场的学生,作了一场慷慨激昂的演讲——《敬业与乐业》.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精彩的演讲稿.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课教学中适当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既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使学生领悟人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掌握阅读的真本领.教师因文施教,引导学生随文学习语文知识,相机点拨阅读方法,顺势发展学生思维,智慧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日积"课"累,学生在阅读中就能自然提高"自能读书"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导语】同学们,你们听过这段话吗?(屏显,让学生齐读)“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  相似文献   

9.
议论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是思辨意识与逻辑思维的培养。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学应以建构思辨课堂为抓手,以提升思维品质为主线;理清论证要素,夯实阅读素养的根基;开展深度阅读,探究逻辑与思辨性的阅读与表达;拓展运用,强化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能力。做好上述所谈,才能助力学生形成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课内检测一、填空1.本文选自《_________》第十四册。梁启超,字______,号________,又号_______。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_______"变法。变法失败后_______(人名)慷慨赴死,留下了"二百年来未有为民变法流血者,流血请自嗣同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探究如何利用议论文阅读课堂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对比阅读能提升他们的辨识能力,运用知人论世的方式思考能帮助他们探索生活本质,读写结合的活动有助于学生进行能力迁移。这些方法都有助于让学生的思维更缜密,提升理解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发展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说理文的阅读应重在这个"理",就是要弄明白作者说了什么理,如何说理,为什么要这样说理,甚而学会说理,做到言之有理。《学与问》整个教学过程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对应达成以上目标,使学生习得说理方法,发展思维能力。说理文阅读是一种细细地读、静静地思、轻轻地议的过程,它带给学生的是不同于以往课堂的独特体验。经历思维体验、点燃思维火花、静待思维生长、习得说理方法,培育核心素养,应是说理文教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逻辑教学提出这样的观点:不能把逻辑推理仅当成一块独立的知识进行教学,它在教学上的定位及落脚点应是着重于成为数学思考的法则,成为学生思维的一种习惯.就此列举一些案例阐明在教学中应将逻辑推理不断渗透,适时适地的提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熟悉.  相似文献   

14.
囿于统编教材的单元安排,《敬业与乐业》的教学多是紧扣论证内容、论证思路、论证方式等展开。而从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演讲稿的角度看,其言语形式特点鲜明,具体表现在经典的引用、生动的比喻、有力的反问、通俗的口语、清晰的章法等五个方面。从上述角度组织教学活动,学生更有兴趣,其言语建构和审美创造的素养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高中政治学科选择性必修课程《逻辑与思维》的教学已全面推开,在教学中,一线教师们提出了一些困惑。文章就《逻辑与思维》谈论逻辑教育的价值,对“概念”“判断”“推理”的教学提出相关建议,解释教学要点,并提出逻辑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进入初中阶段,对于学生逻辑思维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由抒情散文的“随性”向议论文的“理性”过渡,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论理能力。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春》和《敬业与乐业》具有一定代表性,清晰展现了从“情”到“理”的发展过程,从对两篇课文的分析中,可以梳理从“抒情”到“论理”写作的进阶思路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18.
<正>设计思路:《敬业与乐业》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议论文,主题鲜明,结构层次清楚。同时又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意味绵长。考虑到学生之前学习的议论文比较少,对这一文体只有初步的认识,感受和认识不一定深刻。根据以往的观察,学生往往能分辨出文章的论点,但对论据、论证方法的认识和分析能力还比较薄弱。另外,本册第六单元是演讲主题,因此演说文的相关知识在此暂不涉及,这一课的设计着重从教学议论文角度  相似文献   

19.
明末徐光启、李之藻首次传播逻辑学,由于历史的原因并未引起国人对传统思维方式变革的响应。鸦片战争以后,为发展中国的科学文化,近代的有识之士积极推动西方逻辑的系统传播,同时以西方逻辑为参照系,努力探讨中国传播思维方式的变革。考察这一文化历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对于正确评价逻辑学的价值。搞好中西文化交流,推进现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所谓的“敬”,指的是“责任心”,“乐”则是指“趣味”。……然而,深究之下便会发现,梁先生所谓的“责任心”是一种社会性的道德原则;而“兴味”或者“趣味”是属于个体的情感经验,两者在美学层面上并不一致。关于这一点,梁先生并没有做进一步解释,只是告诉听众,责任心和兴味表面上看是相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