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唃厮啰政权是在宋代河湟地区出现的一个吐蕃政权,学术界对这一政权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但是对它的统治疆域以及统治区域内的民族与人口这一问题,研究并不多。本文首先根据各种零散的材料对这一政权的统治疆域进行初步探讨,并以此为基础对在这一政权疆域内所居住的民族与人口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民族地区的社会控制,民国时期新桂系集团在广西民族地区构建起了"三位一体"的行政网络,代替少数民族传统的社会组织,使政府政令直接插到乡村,实现了从上至下的严密的控制,强化了政权的统治.  相似文献   

3.
总括上述七大首都的兴替过程,可以看到,中国的建都史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从殷周直到北宋二千四百年是为前期,其时一统政权和统治北半个中国的大地区政权的首都殷(邺)、长安、洛阳、开封,都在中原地区(北纬35°左右一度许,东径108°~ 至114~ );江南的南京只做过统治南半个中国地区政权的都城,而位于华北平原北端的北京,则根本还够不上做较大政权的都城。所以这前期又可以叫做中原期。自十二世纪初叶赵宋南渡以后至今八百多年是为后期,一统政权和大地区政权的首都都离开了中原,或向南移到了江南,杭州做了一百五十年的南宋都城,南京做了五十  相似文献   

4.
耶律大石是我国古代契丹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建立了西辽王朝,统治西域和中亚94年。这期间,不仅弘扬了中原汉文化,促进了欧亚文化的交流;而且维护了中亚地区半个多世纪的基本和平,推进了中亚地区社会经济向前发展。耶律大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契丹族的英雄。  相似文献   

5.
慕容鲜卑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重要少数民族,其在中原及辽东地区先后建立5个政权,史称五燕。在政权的各时期,慕容氏统治者都保持着龙城归葬习俗,这与其民族意识及汉化进程密切相连,是慕容氏在入主中原后努力维系政权的民族性、保持民族发祥地之统治政策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题我国辽阔的疆域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据此回答1~4题。1.下列朝代中,统治范围最早到达东北南部的是A.商B.西周C.秦D.西汉2.8世纪前期,东北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的是A.渤海B.回纥C.吐蕃D.黑水3.元朝时管理东北地区的机构是A.枢密院B.辽阳行省C.宣政院D.澎湖巡检司4.我国古代中央政权对下列地区行使管理权的先后顺序是①台湾②珠江流域③新疆④黑龙江流域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②③④①D.①③④②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据此回答5~7题。5.唐朝时,边疆少数民族首领政治上的共同倾向是A.建立本民族政权B.接受…  相似文献   

7.
北魏与西域关系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魏与西域关系述略马国荣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北方各游牧民族纷纷入居中原,同汉族一起建立了许多地方割据政权。公元386年建立的北魏王朝,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即拓跋鲜卑为统治民族的、统一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王朝。公元423年,拓跋焘即皇帝位...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落后野蛮的民族,在征服一个先进的文明程度较高的民族时,最终总要被他们所要征服的民族的较高的文明所征服。元蒙统治者在灭西夏、西辽、吐藩、金、大理及南宋等政权,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必然要受到上述国家的较高文明的影响,尤其是具有先进封建文明传统以汉族为主体的南宋政权,其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农业文明、职官制度、礼乐制度以及人文风俗对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除元、清两朝为全国统一政权外,其余则是割据性政权。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为维护本民族的特权,大多实行了民族统治,在官制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下面仅就辽、元、清三个朝代官制中的民族歧视问题作一简述。一、实行“一国两制”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国历史上,统治全国和占据部分地区独建政权的帝王中,有不少是10岁以下的娃娃皇帝。这里按年代顺序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民族羁縻统治政策的变迁及其原因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羁縻统治政策是我国古代统治阶级贯彻始终的、主要的民族政策,它兴起于夏商周,发展成熟于汉唐宋,衰落质变于元明清。夏商周以要服荒服为内容的民族羁縻统治政策的兴起,既是对原始习惯法中关于部落结盟与血族复仇等规定的扬弃,也适应了夏商周奴隶制中央集权的相对弱小、周边民族仍处于较封闭的部落状态、民族或部落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稀疏的现实。与先秦停留于理念上的要服荒服羁縻政策相比,秦汉隋唐属国制与羁縻州制,则使民族羁縻统治政策有了机构与制度的保证;这一标志着民族羁縻政策渐趋成熟的属国制与羁縻府州制,适应了这一段历史时期内地中央政权与周边民族军事集团的力量对比现实。元明清时期,北方强大游牧民族两度南下并与内地汉族统治阶级建立政权,导致了内地封建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增强及周边少数民族势力大大削弱,它要求元明清统治阶级对民族羁縻统治政策作大幅度的调整与变更。我国古代民族羁縻统治政策的合理内核不仅被我国现代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吸收、发展与完善,其政策变迁依随时势的客观规律也给我们当前及今后制定民族政策以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12.
鲜卑是我国最早建立政权并且列为正统王朝的北方民族,继匈奴之后再一次统一蒙古高原;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中第一个入主中原建立政权,以显赫的声名载入史册的部族;它的各部建立了诸多政权,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它的制度、习俗被后起的北方民族所因袭。内蒙古是鲜卑民族发源、发展、壮大的主要历史舞台。把鲜卑的历史研究清楚,对于解决古代北方民族历史上的许多问题无疑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榆林窟党项蒙古政权时期的壁画艺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项族、蒙古族都建立过政权,统治过河西和瓜沙地区。党项族更是一个能征善战的民族,11世纪初,在“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的胜利声中,建立了以兴庆府为中心的西北小区域的统一政权——夏国,史称西夏。管辖的境域:东至黄河,西至  相似文献   

14.
金代民族政策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王朝是一个以女真族为主体、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多民族联合政权。其民族政策有三个基本思想,一是确立和巩固以女真为主体的多民族联合政权,二是确保统治民族的利益.三是积极学习中原文化,提高民族自树能力。金代民族政策除具有阶级社会所共有的民族压迫特点外,还具有更强的民族特点,那就是统治民族女真族积极学习先进的汉文化,这个倾向是进步的。金代民族政策对令天我国"中华一体"民族格局的形成起了重大的历史推动作用,金代民族多元一体是元代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先河。  相似文献   

15.
经验之一: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抗日战争时期,昌延地区由于处在“伪满州国”、“伪蒙疆”和“伪华北”三个不同政治、军事统治区的结合部,面对着三方面的凶恶敌人:东北部地区属“伪满州国”统治,敌军有日军和伪满州军;西北部地区属“伪蒙疆”统治,敌军有日军和伪蒙疆队;南部地区属“伪华北自治政府”统治,敌军有日军和伪治安军。这三个伪政权虽然相互间也有矛盾,但因为都是一个日本帝国主义主子,所以在镇压抗日军民方面是可以协作和协调步调的,其政治统治、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  相似文献   

16.
公元八世纪上半页,正当大唐帝国走向衰落的时候,南诏突然崛起於云南。这个政权建立以后,虽然经过与唐中央王朝和吐蕃政权的激烈而复杂的斗争,它终于得到巩固和发展,其疆土所及“东距爨,东南属交趾,西摩伽陀,西北与吐蕃接,南女王,西南骠,北抵益州,东北际黔巫。”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强盛王朝。南诏以后大理继起,两个政权相沿五百多年。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曾出现过为数甚多的由少数民族统治集团建立的地方政权,这些政权大多数存在的时间比较短促,统治地域较狭小。就是像辽、金那样的大国,存在的时间也是比较短促的。南诏和大理的统治一脉相承,就其统治时期之长,统治地  相似文献   

17.
两宋时期,活动在西北地区的吐蕃、回鹘、党项、契丹等民族政权的科学技术有所进步与发展。吐蕃、回鹘、西夏的天文历法颇有特色;回鹘的印刷术与西夏的医药、地理学,深受中原王朝的影响;喀喇汗王朝、西辽的建筑科学与园林艺术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这一切皆是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体现出时代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许多少数民族建立过政权。这些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它们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不仅是政权之间的关系,更反映了民族之间的关系。这些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尽管有不同类型,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有其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清代以前,湘西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极其薄弱。随着中央权力的进入,为保证其统治的普遍性、长久性,清朝统治者在湘西积极倡导教育,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湘西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民间化、平等化,促进了义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木里的寺院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高原,地处川、藏、滇交界处。这里自古就是“西番”地区,也是多种民族南下北上的交通走廊。唐代,吐蕃统治这一地区达三十年之久,藏族宗教文化开始向该地区渗透,到元明清时,这一带的“西番”最终成为藏族的一个支系。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使该地区形成了以藏族为主体,多种民族杂居的民族分布格局,藏族宗教文化也成为该地区主体文化。随着黄教在该地区的发展,各种类型的政教合一政权相继形成,从而改变了该地区的地方统治格局。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和宗教文化背景下,寺院教育蓬勃兴起,并且在许多地方成为唯一的教育。木里的寺院教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在该地区很有代表性。本文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