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业是中国古代主要的产业部门。从主导方面和发展方向看,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精耕细作。精耕细作对中国历史有着巨大的影响,本身就构成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要素。如何认识精耕细作?本文准备简要地谈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史家对史学本体问题的探讨,积累了相当厚重的理论遗产.在中国古代史学本体论的内涵中,史学"求真"和"寓义"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然而从先秦至清代史家对于史学本体的认识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偏颇,一个时期过度强调史学本体的"求真"理念,另一个时期则过分强调史学本体的"寓义"理念,导致史学思潮在征实与空疏之间畸轻畸重循环发展,给史学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很有必要深入考察古代史家对"史义"认识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站在今天的认识高度借鉴和吸收,丰富和滋养当代史学理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统论视角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非实体性存在的事物有其自身的系统,既是系统构成又是过程构成。在系统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分解为主体要素、对象要素和方法要素,在动态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划分为认识环节、行为环节和效果环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环节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环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素在时间中的展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素相互关系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代光学诞生前,中国传统光学经历了缓慢发展,古人在长期对光的刻画中使光与我国古代人生存的精神活动相关联,衍生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旨在研究和分析古代光学发展的文化引申,管窥出一些与光有关的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分析古代光学发展的实践和认识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饮食文化的审美构成要素入手,分析了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方向与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构成主体认识结构的基本要素及其原因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基础,任何一个系统都是由要素构成的。主体认识结构作为一个动态功能系统.也是由要素构成的,所不同的只是构成主体认识结构系统的要素同其他系统相比较要复杂得多,这种复杂性首先表现在其构成要素的多样性上。构成主体认识结构的要素,是以人的主体性为依据的。所谓主体性是指自身所特有  相似文献   

7.
宁波市中小学校长专业能力认知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校长对专业能力的理解与认知,直接影响校长的专业发展.但是,在校长专业发展过程中,校长对于专业能力的认知与理解与校长能力素质的客观要求常常出现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实践中校长对于校长专业能力要素的构成,在认知上可能存在着局限性;(2)校长专业能力构成要素的重要性认识,认知上同样可能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8.
邓景茹 《文教资料》2010,(17):33-34
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要素由表象要素和非表象要素构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正确把握表象要素,解读非表象要素,真正理解原诗的审美意境,在译文中形而上质地再现原作的质感之美。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范畴,它表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过程中发挥和表现出来的物质力量就是生产力.在理论研究中,误读马克思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把生产力要素泛化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深入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力问题的论述我们得出如下认识:生产力由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构成: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投入要素,劳动产品是生产力的产出或表现要素.这既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思想,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过专门的小说理论著作。人们所见的,大多是一些小说评点、小说序跋等著述形式。它们结合具体作品对小说创作提出了一系列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探讨和阐明了一些理论问题。有的侧重于小说本质特征的研究,有的对小说的艺术规律和创作方法进行了探讨,还有的对小说欣赏发表了意见。如果我们不是把各家分开作为各别来研究,而是把各家综合起来考察,就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确实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从结构上说,它主要包括了小说价值构成,小说创作艺术构成和小说欣赏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乐律学的理论体系与架构,是在整个思想文化大背景的笼罩、影响下发展的.其中,通过阴阳五行、天文历数、地域方位等自然哲学的观念及其相应的值配模式,使《易》学象数模式的象征体系与乐律学的理论体系与架构形成了通融互摄的阐释发挥的关系网络,这一形态,对古代乐律学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对《易》学与古代乐律学的文化解释功能群叠加的问题展开论述,以探明古代乐律学的重要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的许多语法要素都是从古代汉语或近代汉语中承继下来的,因此,对语言要素不能孤立静止地看待。在对元杂剧句尾语气词作静态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它与现代汉语句尾语气词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到,现代汉语的句尾语气词有不少来自近代汉语,它们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元杂剧时代,甚至更早。  相似文献   

13.
论客家文化构成的多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是华夏汉族一个民系,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客家文化的形成经历了近千年历史,其文化的构成主体是古中原文化,途中汲取了江淮文化的养分,进而与聚居地的闽粤赣三角边地的少数民族(畲、苗和瑶族)文化相互激荡,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客家文化,从而显示了客家文化构成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并考论了四个方面:(J)“炎黄子孙”、“与子同袍”是中华民族形成中的一个基本事实;(2)汉藏语系中各语族语支在语言文化背景上存在的亲缘关系;(3)“三星堆”与“金沙”两处文化遗存所标志的古蜀文化有着深远的古羌人渊源;(4)古彝文化与古蜀文化存在着许多联系和共同元素。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代汉语同义词研究领域,以什么标准认定同义词、以什么方法构拟同义词组、以什么方法辨析同义词,都是同义词研究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工作,直接决定了同义词研究的价值。本文分析了现有古代汉语同义词的认定标准、认定方法、辨析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局限,并对其进行了修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6.
浅谈古代汉语偏义复词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偏义复词的结构看,古汉语偏义复词的特点一是偏义复词中的两个语素结合得不够稳定,具有临时性,二是陪衬语素不定位,时前时后;从偏义复词的意义上看,其特点是两个语素都保留其作为单音词连用时的词汇意义。对古代汉语偏义复词不同特点的剖析,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水平,进而增强其驾驭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7.
变韵构词是属于音变构词的一个类别,也是古代汉语构造新词的一种重要方法。《晋书音义》中的许多音切反映了变韵构词在古代汉语中构造新词的一些规律。拙作试图对这些规律加以揭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儒道两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都是从人体生命与心灵的独特修习实践作为最根本的起点的,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哲学范畴之一的"德"正是对这种修习实践方式的独特的概括和表达。"德"不仅仅是一种高远的思想,它同时更是一种踏实的实践功夫,是人的生命和心灵联系于宇宙自然、联系于社会、人伦的独特实践。有了这种独特修习方式入手的实践,才有可能洞达宇宙、自然、人生的本真之理,才有可能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德"这个带根本性的哲学范畴所涵盖的思想精髓,由此才能进一步理解"道"和"德"的关系以及其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9.
转注作为"六书"之一,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观点不一。地下古文字材料的出土为这一文字学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角度。本文以古文字材料为基础,结合汉字尤其是形声字的形成过程对这一理论内涵的阐释作出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综观二十世纪中国古代骈文研究之进程,可以将其划分为因循与突破期(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和拓展与繁荣期(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两个阶段。总体来看,因循与突破期的古代骈文研究的特点为:研究范围较大,视点较多,如对于骈文的形式要素、对待骈文的态度、风格特点、骈体作法、骈文发展史等问题多有所论,既继承前人的部分观点,又有明显的突破。拓展与繁荣期的研究成果质量颇高,涉及的问题较多,如对骈文的评价、骈文的文体特征及美学特征、成因及发展演变、与其他文体的关系、关于骈文理论批评著作、骈体作家作品、骈文史研究等,角度不一,方法灵活,论述透彻,观点鲜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