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西西 《红领巾》2006,(3):8-10
“乌wū拉lā,吃chī饭fàn了le!”乌wū拉lā妈mā妈m的de大dà嗓sǎn门ménr儿响xiǎn透tòu了le整zhěn幢zhuàn楼lóu。“唉āi……”乌wū拉lā的de话huà音yīn还hái没méi落luò,人rén已yǐ经jin坐zuò在zài饭fàn桌zhuō上shàn拿ná着zhe筷kuài子zi了le。“去qù,  相似文献   

2.
罗西西 《红领巾》2006,(5):16-19
“唉,”饭粒头头无奈地叹了口气,“只能搬救兵了!”他望向遥远的天边。米粒国圆圆的,像个棉花糖,能在天上飞,在地上蹦,在  相似文献   

3.
天tiān黑hēi透tòu了le,米mǐ粒lì们m en都dōu进jìn入rù了le梦mèn乡xiān。“吸xī——呼hū,呼hū——吸xī。”右yòu大dà臣chén用yòn力lì地de打dǎ着zhe呼hū噜lu。周zhōu围wéi的de空kōn气qì都dōu像xiàn睡shuì着zháo了le。突tū然rán,“砰pēn”一yì声shēn巨jù响xiǎn,所suǒ有yǒu米mǐ粒lì都dōu被bèi震zhèn得de弹tán了le起qǐ来lái。“地dì震zhèn啦l,地dì震zhèn啦l!”在zài其qí他tā人rén都dōu还hái没méi反fǎn应yìn过uò来lái的de时shí候hou,右yòu大dà臣chén就jiù尖jiān叫jiào起qǐ…  相似文献   

4.
罗西西 《红领巾》2006,(6):16-18
“哼hn,我wǒ要yào让ràn他tā见jiàn识shi我wǒ们m en米mǐ粒lì的de怨yuàn恨hèn!”听tīn完wán白bái酥sū酥sū的de哭kū诉sù,执zhí政zhèn官uān大dà人ren怒nù了le,本běn来lái就jiù圆yuán的de肚dù子zi更èn显xiǎn得de气qì鼓ǔ鼓ǔ的de,刚ān好hǎo配pèi得  相似文献   

5.
罗西西 《红领巾》2006,(7):18-21
天黑透了,米粒们都进入了梦乡。“吸——呼,呼——吸。”右大臣用力地打着呼噜。周围的空气都像睡着了。  相似文献   

6.
罗西西 《红领巾》2006,(4):16-18
乌拉在床上摆着大字,睡得稀里呼噜。他的鼾声和窗户外面的虫叫声一唱一和,一起一伏。“嘀嘀嘀——哒哒哒”,一群饭粒踮(diǎn)着脚尖小步跑进屋来。突然,它们又停了下来,听了听没什么动静,又“嘀嘀嘀——哒哒哒”一路从地板上跳上乌拉的床,一股脑儿地钻进了乌拉的被窝。咦,它们  相似文献   

7.
30年的怨恨     
美国波士顿的一个小镇上,有两位30多年互相为敌的老太太,由于这场战斗旷日持久,连她们也不记得当初矛盾产生的原因。如果一个老太太当了教会机构的主席,另一位老太太就永远不会在这个敦会中露面;因为那个老太太的女儿当了图书馆长,这位老太太就因那书“满是细菌的脏东西”而开始自己买书阅读。  相似文献   

8.
《下一代》2009,(10):17-17
所以,结交朋友要永远记住: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  相似文献   

9.
适当引入舍勒在价值现象学方法描述下做出的怨恨分析对鲁迅个人经历及文本中的怨恨情结进行探源梳理,可以认为鲁迅的怨恨跟他生命经验中的“创伤记忆”、自我牺牲者的角色定位及弱势边缘身份的处境意识有关。这种将怨恨可区分为“哀怨”与“愤怨”两种不同表现,鲁迅面对不同对象时其怨恨心态也是复杂变化的。  相似文献   

10.
怨恨感是一种无力宣泄而压抑于内的敌意情绪。学生一旦滋生了怨恨感将会给其带来严重的危害。教师应把预防学生怨恨感的滋生当作重要的教育任务。预防的教育策略主要有:切忌随意剥夺学生的基本需要,避免造成学生的心灵伤害,杜绝教育中的偏心现象,引导学生在攀比中做争强好胜者,铲除学生命定情结滋生的土壤。  相似文献   

11.
南非的民族斗士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在荒凉的大西洋罗本岛上一关就是27年。专门看守他的3个人很不友好,千万百计地寻找种种理由对这位高龄犯人进行精神上的虐待和肉体上的折磨。  相似文献   

12.
以舍勒的怨恨理论分析郁达夫的前期小说,得出家国怨恨,情爱怨恨,寒士怨恨,家庭怨恨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怨恨是现代人的一种精神气质,教育怨恨感源于外在的社会结构及人们自身的虚弱感,在平等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相互比较并将自身教育利益受到的伤害归因于社会,从而产生教育怨恨。教育怨恨感导致了民众教育冷漠、价值位移并造成了社会群体的分裂等消极影响,为此,我们需要从社会和个体两方面着手,对教育怨恨进行预防和疏导。  相似文献   

14.
怨恨是现代人的一种精神气质,教育怨恨感源于外在的社会结构及人们自身的虚弱感,在平等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相互比较并将自身教育利益受到的伤害归因于社会,从而产生教育怨恨。教育怨恨感导致了民众教育冷漠、价值位移并造成了社会群体的分裂等消极影响,为此,我们需要从社会和个体两方面着手,对教育怨恨进行预防和疏导。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怨恨心态是一种因无力发泄而隐忍于内的不满性情绪。伤害、隐忍和无能是构成教师怨恨心态的三个要素。教师怨恨心态的滋生是由内外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外因是指他人对教师自身的伤害,而内因是指教师本人的虚弱无力性,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种因素,怨恨心态都难以产生。教师的怨恨心态会给自身带来危害性:它浇灭了教师的激情、破坏着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她进教室的第一天,我就告诉自己,我无法喜欢上她。因为她的到来.教了我们一年多的老杨,去教了隔壁班,那个让我们大家难以割舍的老师,终究还是与我们隔了一堵墙。  相似文献   

17.
为创立中国现代性语境中的"新怨恨"理论,整合现代西方怨恨研究述要,论及意大利的布鲁诺、阿尔贝蒂,法国的笛卡儿、薇依、帕斯卡尔,荷兰的斯宾诺莎,英国的洛克、休谟、斯密,美国的富兰克林、梅、蒂利希,德国的康德、歌德、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尼采、韦伯、西美尔、舍勒,丹麦的克尔凯郭尔,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奥地利的弗洛伊德、阿德勒、舍克等人的怨恨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新怨恨”理论的观照下,赵树理致力于大众与民间的文化建构,表现了明显的怨恨体验,这至少包括对农民与对恶势力以及对时弊的三重怨恨。  相似文献   

19.
"新怨恨"理论是中国人面对世界生存竞争时在中国现代性转型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情感体验,它摈弃了尼采的强权立场,割弃了舍勒的毒怨体验,具有强大的重构能力与创造欲望,也是一种关于现代文学评论的批评理论.  相似文献   

20.
怨恨:鲁迅研究的新判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鲁迅研究一直囿于“传统”与“反传统”的论争与停滞和重复阶段。实际上,“怨恨”是21世纪鲁迅研究的新判断,因为怨恨来自于传统力量的强大,怨恨来自于现代文化价值与传统文化价值之间的矛盾,怨恨来自于现代性本身的内部矛盾,怨恨是鲁迅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