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阅读实验和词汇测试,分析阅读材料中不同注释方式及学习者的二语水平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二语水平越高的学习者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越好;目标词汇的多项选择注释比单项定义注释更能促进词汇的附带习得。  相似文献   

2.
在词汇附带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外在的阅读目的等客观因素影响对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分析了影响学习者词汇附带习得的主客观因素,提出在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词汇习得策略的方法来达到更好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深加工理论、投入量假设理论为基础探讨英语学习者能否通过听力附带习得词汇。研究结果显示学习者并不能通过听力附带习得词汇,投入量不同的听力练习可能是影响词汇习得效果的因素之一。对于教学的启示是词汇的有效学习仍然需要要通过有意学习和不断强化实现。  相似文献   

4.
英语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词汇习得方式,是阅读带来的一种"副产品"。研究者就影响阅读中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不乏外部因素(相对于学习者自身因素而言)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本文就外部因素在阅读中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些影响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尹真真 《海外英语》2011,(11):377-378
近年来,国内有研究者针对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现象,从学习者的二语综合水平、阅读任务、认知过程、输出任务和目标词的输出频率几个方面,进行了各种大胆的实验设计和实证研究。以往的研究证明"投入量"的制定必须考虑时间及学习者外语水平因素对词汇习得的影响,二语综合水平和词汇知识水平与二语阅读过程中词汇附带习得呈正相关,"投入量"假设在网络阅读环境中具有可行性,专注于意义的自然阅读有助于词汇附带习得,输出任务对促进词汇习得有显著作用,阅读词汇附带习得是频率累计习得的过程。这些研究结果给二语词汇学习及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逐渐受到二语研究者的重视。对阅读促成词汇附带习得这一研究热点从理论模型、认知机制、实证研究3个角度对国内外近10年研究作一综述和评论,阐述了学习者通过阅读附带习得词汇的心理认知机制,并对影响其词汇习得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为了提高国内二语词汇教学效果,语言教师可尝试将词汇附带习得理论应用于词汇教学中,将有意学习和附带学习两种方式有机结合,设计学习任务时注意提高目标词在语篇中的凸显度和出现频率,并针对不同学生水平设计难度各异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7.
英语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词汇习得方式。不少学者就影响阅读中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然而目前对这些研究中的影响因素作深入的介绍的文章却寥寥无几。因此,就学习者因素在阅读中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进行了整体的概括.并且在此基础上探讨这些影响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以期促进英语教学的改革与进步。  相似文献   

8.
词汇附带习得是学习者在完成其他任务过程中的副产品,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焦点和热点,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影响词汇附带习得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词汇所处的语境、学习者的注意力、任务需求的性质等。本研究认为生词密度是影响词汇附带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并重点探究生词密度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不同注释方式对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不同英语词汇水平者通过阅读附带词汇习得的影响。笔者使用问卷调查、词汇测试的方式对122名非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通过SPSS 13.0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词汇量较大的学习者通过阅读附带习得的词汇知识更为牢固,其测试成绩明显高于词汇量较小的学习者。(2)中英文注释对于3 000词汇水平以上学习者的词汇附带习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于3 000词汇水平以下学习者来说,中文单项注释效果最佳。(3)英文多项注释在即时和延时测试中无论是对于词汇量较大组还是较小组,对词汇附带习得效果最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测试及受试者内设计的研究,从语篇类型这一新的角度探讨了影响EFL词汇附带习得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在记叙文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要明显优于在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这说明记叙文较其它两种文体更容易促成阅读者的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结果对英语词汇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讨大学生英语词汇教学中建构感性认知语境对学习者词汇习得策略、记忆效果的价值。为评估效度,研究以140名大学生为对象,收集的调查问卷及词汇测试数据运用SPSS工具进行处理,相关数据的描述性分析与检验表明,在大学生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建构感性认知语境能有效改变学习者的词汇习得策略,促进学习者的词汇长时记忆。  相似文献   

12.
语言习得理论与大学英语词汇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语言习理理论、词汇板块学说对词汇习得的启示,同时指出探究词源的方法是在上述理论指导下的词汇学习模式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3.
基于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对116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的词汇认知进行了实验,探讨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融入概念隐喻对词汇习得的作用及影响。实验结果证明:概念隐喻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词汇记忆以及词义拓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语言学习者最多的国家。基于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和Swain的语言"输出假说",得出了语言习得的一般模式是输入→输入过滤→有效输入→输出过滤→输出。但在不同语境下,阶段性语言习得会呈现出两种基本模式:输入导向和输出导向模式。这两种模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可以确定不同语境下第二语言习得的一般路径,这对我国英语的教与学两方面均会产生有益的影响。构建第二语言习得的一般路径有助于改进第二语言教学活动,完善语言习得考核机制,为选择妥当的学习策略提供借鉴,最终提高学习者语言习得效率,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首先强调了在英语知识学习中建立语块意识的重要性。介绍了国外语言学家对词汇语块的不同定义,并简要分析了语块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实践。笔者认为,词汇教学上特别是对初学者或者基础相对薄弱的学习者以语块为单位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而且有助于他们语言地道性应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对听音输入的过程及制约因素的分析,从母语习得、二语习得、语言学、心理语言学、非言语交际理论、生理学等六个视角深度挖掘了二语习得中听音输入的诸多理据,旨在加深外语学习者及外语教学从业者对听音输入及其重要性的认知,并在二语习得与教学实践中重视听音输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Laufer&Hulstijn的"投入量假设"为理论框架,结合比较Swain的"输出假设",通过输入(阅读中附带词汇的多项选择注释)模式和输出(阅读后复述文章大意)模式来检验两种不同模式及两种形式的结合分别对英语词汇附带习得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第一,多项选择注释对词汇附带习得的作用明显,但阅读后复述大意对词汇的附带习得并没有产生明显的作用;第二,两者对词汇的延时记忆都没有产生具有显著意义的作用;第三,两种形式的结合对词汇的延时记忆的作用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别对不同汉语水平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进行了汉语声调的听辨实验。实验结果发现维吾尔族学习者容易混淆二声与三声,因此二声和三声的听辨正确率较低,一声和四声的听辨较容易。由此推断维吾尔族学习者首先习得一声和四声然后是二声和三声,同时不同的语音环境时声调辨别正确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As English increasingly becomes th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many ministerial and educational organisations have identified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competence of Thai students in speaking English. While there is significant research devoted to developing software tools to support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they are mostly concerned with adult learners. This project focuses on addressing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to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an educational software tool referred to as the Total Communication with Animation Dictionary (TCAD), which supports learners in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new English lexical knowledge and i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pproaches of Total Communication and situated learning.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as undertaken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CAD in improving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Early results are promising with increased learner engagement and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