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完善,公务员录用考试成为国家及地方选拔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莘莘学子和相关人员进入国家行政机关的一个阶梯, 《申论》作为此类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已为社会所广泛关注.本课题研究立足于14套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从话题、背景材料、试题结构和答题要求等方面探究《申论》命题趋势,以解决《申论》“考什么”的问题;并从考生的视角出发,审视《申论》“怎么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四川省公务员考试为例,针对《申论》考试中概括题、分析命题出题原则和答题逻辑,提出了简便易行的"贴标签"应试方法。  相似文献   

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精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事半功倍。《申论》是公务员录用考试测查其文字综合能力的一种方法,而能否保证有效测评,试题质量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能保证高质量的《申论》考试呢?从2000年到现在,《申论》也有五年的历史,应该说,《申论》考试的内容、方法以及要达到的测评功能,涵盖了策论和作文这两种考试形式的基本方面,把阅读理解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形式新颖、灵活,能够较好地测评考生的综合素质。但是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之更科学。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考"),旨在检验学生必修模块知识是否达到国家要求的合格标准,对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做出基础性判断。2011年,湖南省学考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杜绝出现各种复习资料和模拟试卷中的陈题、现题,其中原创试题的比重要占50%以上。为圆满完成命题任务,地理学科命题小组在创新试题的设计方面,做了较多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一、理论依据:《考试大纲》和《试题评价报告》毋庸置疑,《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近几年的《考试说明》经历了2002年的大变和2003年的微调,所有的变化因素在当年的高考试卷中都较好地体现出来了,《考试大纲》经过前两年的变化、调整后,正进入一个稳定期。分析、研究《考试大纲》固然重要,但是在备考中不能忽视另一个重要的信息点,那就是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都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评价报告》,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其“总体评价”、“试题特点”、“统计数据分析”,特别是“复习建议”的相关内容将成为高考命题的趋…  相似文献   

6.
《河北自学考试》2004,(11):27-29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银行会计学》课程考试说明一、考试依据和范围1、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颁发的本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为命题考试的依据。2、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指定的统编教材《银行会计学》(许明主编,2001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为命题考试的必读教材。3、命题内容覆盖到各章。二、考试要求1、考试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判断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业务题(计算题、分录题)。2、在本课程试题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占总分比例为:较易30%,中等30%,较难20%,难20%。3、在本课程试题中,不同认…  相似文献   

7.
从申论考试看实用写作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论考试是公务员考试的重要内容,有其明确的考核目标。长文讨论申论考试命题的变化和不同评卷标准的不同结果,认为要实现中论考试的考核目标越须在命题上体现灵活和变化的原则,而评卷标准应明确针对考核目标,能够比较准确地测试考生的综合写作能力,并由此对考生实际工作能力做出判断。申论考试实际状况和效果给实用写作教学以启发,即实用写作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综合写作能力为根本,这样才能使实用写作教学在提高学生整体能力方面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申论是公务员录用考试的重要公共科目,命题对于提高考试质量作用重大。针对近几年来命题的特点和问题,改革命题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公务员录用考试命题水平,选拔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过程中,申论科目一直以来都是极为重要的科目。自从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考试时间由150分钟延长至180分钟后,申论试卷作答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考生的个人能力与备考水平,明显地提高了考生的区分度和申论考试的科学性。与往年相比,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体现出了"命题更为科学、更加创新"的特点,本文深入解析了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对于广大考生而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论述命题是申论考试中继提出对策方案之后“申而论之”的考项,这就是实质意义上的“申论”,是申论考试最核心的环节,是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阐释论辩能力、文字表述能力。以及思想素养、文化素养、政策水平等方面的综合性测试,是最能体现考生个体价值,关系考试成败的考项。所谓“审题”,是对命题的内涵、外延和要求等要素进行认知、思考和分析,并确定应对方法和策略的一个过程,是进行申论的决定性前提和基础,此步失误,全盘皆输。纵观我国十年申论考试的国考题和部分省市考题,比较常见的论述命题可归为五种类型,因各命题的内涵和要求不同,故审题方法和立意指向也各异。  相似文献   

11.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中正式确立了"调解优先"的原则,法院调解再次成为了学界的热点问题。但在"大调解"的背景下,法院除了调解还应有更大的作为。从替代论、利益论和力量论三个角度对法院调解进行再认识,可以看出目前的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陷,应予以重构。  相似文献   

12.
教学生活研究是21世纪以来我国教学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主要经历萌芽期、发展期、争鸣期和深化期四个阶段。研究内容主要分布在教学生活的内涵及特点、呈现的方式、构成、时空以及变革等领域,其核心主要体现在"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教学生活的反思与批判"、"教学生活论重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旅游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该有自己的一些理论与学说。只有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才能实现学科的持续发展。文章根据作者多年的旅游研究总结,提出关于旅游基础研究的几个学说:旅游概念的“圈层理论”、旅游本质的“樊笼理论”、旅游结构的“冰山理论”、旅游境界的“金字塔理论”。  相似文献   

14.
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争论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学界的重要问题,"三形态"理论和"五形态"理论并不完全对立,而是互为支撑的。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中,"三形态"理论作为重要的参考和补充能够加深学生对某些重要理论的理解。针对该理论我们可以开展专题式教学、研究型教学和是实践性教学。  相似文献   

15.
科学认识高校构成,对于政府调控、高校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构成理论主要有"学科构成论、学位构成论、功能构成论、属地构成论、体制构成论"五种。综合这五种基本理论,依据"以市场为导向、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背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使命"的分类原则,我国高校可分为精英型高校、精英—大众型高校、大众型高校三种类型。精英—大众型高校情况复杂,地位特殊,在人才培养及区域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拟以日本幕末维新期尤其以山田方谷为代表的保幕派或协幕派阳明学者为重点考察对象,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同一时期日本阳明学基本特质的概述与阐释。在所叙述的几大特质中,有的应当属于整个日本阳明学而能显示其时代共同性的特质,如"王朱并举、以王为重"和"文武并举、以文为重"等;有的则主要属于部分日本阳明学而能显示其政治立场性的特质,如"道术并举、以道为重"和"义利并举、以义为重"等。这些特质虽皆与中国阳明学有联系,但其日本化现象却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7.
针对数学分析教学的经典概念作较本质的剖析,对典型问题从几何或物理的角度进行较形象的处理,并用哲学的思想对重要概念或定理作较深入的思考,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能力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灌输是正面地较为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纲领的一种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战争与革命胜利的主要"法宝"。但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传统的灌输出现了较大的不适,"否定论""过时论""阵地论"等声音无一不指向灌输的现代存在。回溯历史,灌输在战争与革命年代的科学性、合法性和价值性毋庸置疑,但也正因如此,建国后我们长期忽略了其发生的缘起与叙事的视域,因而造成了后期灌输视域扩大化、内容泛化、方式僵化等现象。思考现实,以时代主题转换和社会结构变迁为立论基点,可以肯定,灌输在其应在视界的价值与地位依然未变,但相较其他社会空间的生成和扩大,灌输的现代存在迫切需要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9.
“大学学报特色论”不应否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的属性、编辑工作的规律决定"大学学报特色论"应该成立。大学学报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大学学报特色论"是学报同仁思索办刊方略的外化。从理论和现实来看,"大学学报特色论"不应轻易否定。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E-Learning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研究领域和社会教育形态。从"信息互动系统"视角来研究人力资源E-Learning是较可取的研究取向。这是因为"信息互动系统"是基于人类科技史上经典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而整合提出的新观点,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论。它以整个世界的原理与工程为起点,通过不断迭代,可以达到实践所需要的粒度。在HR E-Learning领域,通过以"HR E-Learning原理与工程"为迭代起点,以"HR E-Learning要素及其架构、过程及其状态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管理、评价"为迭代主线,即可构建起HR E-Learning理论和实践的整体框架。这一框架以"员工和HR E-Learning软件之间的互动"为起点,包括员工、HR E-Learning软件、内容、方法、媒体、互动六大要素,以及登录系统、浏览资源、各类互动、退出系统等环节。该框架能够指导和促进HR E-Learning实践的体系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