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婚变是民间文学一大主题,受弹词、鼓词、戏曲等艺术样式的影响,宝卷亦存有大量婚变主题的作品。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婚姻家庭的悲欢离合总离不开“婚变”情节的发生,它不仅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成为婚姻故事中的一类主题。从宝卷婚变主题渊源、宝卷中婚变故事的类型、宝卷中婚变主题的程式化结构以及宝卷与戏曲中婚变主题的异同四个方面,可一探当时社会的婚恋观以及民间道德观念影响下婚恋主题在宝卷中产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3.
尹季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4(2):85-88
当下部分作家对婚变题材进行了大胆挖掘,从自由人性的观念出发,书写了婚恋中复杂的情感变异,对家庭伦理规范裂变进行了多层面阐释,凸显出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5.
1944年6月,日军在“一号作战”中占领长沙,并扫荡湖南的盟军机场,蒋介石一天到晚听汇报,要求中央军死守衡阳。正在这个时候,宋美龄突然提出想到南美洲去治病,与他分居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6.
7.
许祖华 《四川三峡学院学报》2014,(5):85-91
鲁迅小说书写人物婚变事件的特性主要表现为杰出性、传统性及创造性。鲁迅小说书写人物婚变事件的杰出性主要表现为,只要书写,即成为中国现代文坛的“绝唱”;其传统性主要表现在采用传统的白描手法及放重拿轻的低调修辞方面;其创造性则主要表现在创造性地使用白描手法及放重拿轻的低调修辞书写人物婚变事件及其结果的悲剧性方面。 相似文献
8.
黄晓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2):77-80
作为一个古老而常新的文学母题,婚变在新时期自然有一个现代转型过程。正是通过描写婚变的现代转型,十七年农村小说切入政治规范——道德评价——主体建构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了这一潜隐的现代性命题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皖西J村两组解除婚约事件的分析得出,青年民工的婚变行为对当地农村的婚姻思想、婚恋模式及当地青年的婚配状况产生了一系列影响。考察偏远农村地区青年民工的婚变行为,对村落通婚圈的变化机制、农村社会关系的整合及农村现代化的建设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婚变是爱情和婚姻的坟墓,婚变中女性往往成为了受害者.为了祭奠死去的爱情和婚姻,有些女性选择了复仇.女性婚变复仇因此成为了中西方文学语境中的重要命题.现以<美狄亚>和<霍小玉传>个案为例,比较同一母题在不同文学语境下的差异性及造成这种差异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1.
李达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9(3):59-61
立足新旧文学的纵向比较,聚焦新时期三部小说路遥的《人生》、贾平凹的《浮躁》、李佩甫的《城的灯》中共同存在的“婚变”叙事,通过分析发现,它们在运用“负心婚变”母题这一点上与我国古典文学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然后,从叙事模式、人物形象和道德评价等三个方面深入剖析,揭示出作家内在创作观念上的传统性因素是导致这一创作倾向的根本原因,表达了对作家们所坚守的道德信念的忧虑。 相似文献
12.
13.
从前,已经订婚却还没有结婚的女性。叫“未婚妻”。现在,订婚习俗已消退,“未婚妻”的说法就有些不妥了。女未婚,就不是妻,可以是恋人;妻,就不是未婚,而是合法已婚。男方称女方为“未婚妻”可能是男方在双方私下确立了夫妻关系之时,考虑到双方毕竟还未履行法律手续.还未正式结婚。就称女方为“未婚妻”。 相似文献
14.
16.
17.
如果有人问起十二生肖都有哪些,相信同学们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子鼠、丑牛、寅虎……但是如果让你用英文表达出来,你会不会有些糊涂呢?会是那些我们熟悉的小动物的词汇吗?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8.
英文广告的语言表达含有一定的技巧性,其中修辞的应用更是丰富多样。本文仅简要介绍了几种英文的修辞表达方式,从而在修辞的角度上对英文广告有一定的了解,旨在指导英文广告的翻译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