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外源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慢性高原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海拔3658m对30例慢性高原病患者吸入由海拔3658m空气平衡的浓度为10ppm的NO气体,流量3L/min,30min/次,每天上、下午各一次,连续治疗三天,并分别在第一天上午治疗前和第三天下午治疗后进行肺功能检测,对其进行比较。结果慢性高原病患者吸入NO后肺功能除FEV%外其余各指标均较吸入NO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0.01)。结论吸入外源性NO能显著改善慢性高原病患者的肺功能,对患者的病情改善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曹祯吾  王俊清 《西藏科技》1996,(1):20-25,19
本文报告了西藏地区8所部队驻不同海拔3000-4520m高度医院30余年收治的22334例 高原病的调查情况。结果表明:高原的住院发病率随涨拔高度的增高呈显著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杜翔  刘英华 《西藏科技》2011,(1):28-29,36
有别于目前诊断标准中的急性和慢性高原病的高原病,提出亚急性高原病的诊断,对亚急性高原病的形成机制、诱因、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通过增强对亚急性高原病的认识,达到对亚急性高原病引起重视和加强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高原病是危害进入高原或居住在高原地区人群的主要疾病,目前对急慢性高原病的预测手段尚不肯定,脑电图是反映脑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无创检查手段,本综述复习了脑电图在急慢性高原病预警中的研究进展,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指患者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感染、外科大手术等急性损害24小时后,机体同时或序贯出现2个或2个以上系统或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发生在高原低氧环境下的MODS和由急性重症高原病(Serious Acute Mountain Sickness,SAMS)导致的MODS有它独立的特点,但到目前为止,对AMS并发MODS的认识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报道。为此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格尔木市人民医院联合完成了“急性重症高原病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课题,负责人为马四清主任医师。  相似文献   

6.
宇飞 《西藏科技》2001,(12):13-14
作者于94年11月至98年10月,对长期居住高原(20年以上)患窦性心动过缓患者29例进行食道心房调搏,测定窦房结功能。结果表明,受检者29例中,仅1例窦房结功能低下,与阿托品试验有良好相关性,说明高原环境对人体植物神经张力影响十分明显,高原性窦性心动过缓是慢性高原病之一,世居者随海拔高度的增高可患慢性高原病。  相似文献   

7.
青藏铁路参建者4500名,进入高原低气压、低氧环境中,除基础习服外,登高前准确服用三联药物用于预防高原病,经观察,大幅度地降低了轻型高原病,有效地遏制了急性重型高原病。  相似文献   

8.
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高原上常见的慢性高原病之一。据我病房统计1986~2003年18年间住院病例3474例中,慢性高原病就有637例占18.34%,而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又占慢性高原病的28.57%[1]。由于西藏工作性质的特殊,许多患病人员因为工作、生活、学习等原因而不能及时返回内地,还需继续呆在高原生活、学习和工作。因此,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做好健康教育,让患病者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慢性高原病,做好预防和自我保健、防护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将Web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急性高原病易感人群的预测中,通过Web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将分散于Web中的数据经过检索、清洗、处理后存储在专门的数据仓库中。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简便、高效的急性高原病易感人群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0.
《西藏科技》2012,(4):80-81
"西藏自然疫源性疾病和急性高原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治措施研究"通过鉴定近日,"西藏自然疫源性疾病和急性高原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治措施研究"通过鉴定。1987年1月至2011年12月,课题组成员先后有400余人次深入西藏高原,行程300余万公里,野外现场工作4000余天,第一次在西藏对自然疫源性疾病和急性高原病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在中印边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高原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对132例急性高原病住院患儿进行积极合理的临床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132例患儿全部痊愈。结论小儿急性高原病的表现与成人有所差异,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精心护理,可以治愈,并且不会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对高原病发病情况、分型及我院防治高原病情况进行总结。重点提出对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旅游业发展,高原病的发病率与日俱增。高原病是高原旅行者常见的死亡原因。急性高原反应是高原病最常见且最轻的类型。赴藏旅游的游客行程安排较紧凑,特别小朋友对旅游的好奇性和好动的行为,不及成人能自控,同时发生高原反应时的不适感,会增加患儿和家长的紧张和恐惧感,降低治疗的依从性。在护理过程中用最佳的心理护理措施来影响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活动,使之有利于疾病的转归与健康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孙尚志 《资源科学》1982,4(1):70-75
西藏自治区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据粗略量算,海拔4000米以上的占土地面积86%,而海拔3000米以下的,仅见于横断山区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及喜马拉雅山南麓局部河谷,不及全区5%。而世界陆地平均海拔875米,海拔  相似文献   

15.
周萍 《西藏科技》2008,(1):44-44
目的 探讨急性高原反应病知识对患者的帮助.方法 对30位边防官兵进行急性高原反应知识健康教育宣传.结果 官兵掌握急性高原反应病知识达80%以上.结论 官兵能积极参与到急性高原反应的防治工作中,在缺医少药的限苦环境中更好的进行自我护理,从而减少、减轻进入高原的反应症状及其它高原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希夏邦马峰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在我国西藏聂拉木县境内,海拔8012米,它是地球上十四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中最后被征服的一座。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山上终年被冰雪复盖。登山队的第二高山营地(海拔5800米)就设在一条冰川旁边,5800米以上的登山路线几乎连续通过冰川雪坡。这些冰川象一条条银龙,从主峰婉蜒爬向四方,进入深谷。希夏邦马峰北坡最大一条冰川长达13.5公里,末端一直伸到海拔5530米的地方为止。山上白茫茫的一大片都是冰雪世界,也是科学上的空白点。通过这次考察,揭穿了这个冰雪世界的许多秘  相似文献   

17.
高原低氧对人体健康有哪些不利影响?低氧环境影响人体健康和导致某些高原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理是什么?在整体、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分子水平上发生了哪些改变?怎样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高原低氧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保障身体健康?这是高原医务工作者长期探讨的一个科研课题。青海省人民医院高原医学基础研究及高原病防治课题组成员,长期以来,多次反复深入高原腹地,用高科技方法从器官水平向分子水平深入,全方位的研究低氧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在系统地探讨研究某些高原病发生发展机理基础上,广泛吸取中藏医药理论,利用青藏…  相似文献   

18.
海拔敏感性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探讨该区域气候变暖与海拔的关系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基于1971-2012年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123个气象站的月平均气温数据,采用Mann-Kendall(M-K)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气温变化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①1971-2012年研究区年、四季、最热月和最冷月均温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但增温幅度空间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中、东部和东北部高,东南部低的态势;②除春季外,研究区增温幅度总体呈现随海拔上升而增加的趋势,且该趋势在青藏高原主体范围内尤为明显,但在不同海拔梯度内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海拔2 000~3 000m内增温对海拔的敏感性最强,海拔3 000~4 000m次之,而在海拔4 000m以上区域,增温幅度随海拔增加呈现下降趋势;③年均温的突变年份与海拔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具体表现为:海拔每升高1 000m,突变年份推迟1.1~1.2年(p=0.001);④青藏高原年均温变化趋势及其海拔敏感性对研究时段起、止年份的选取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制出一种能够有效防治驻藏和进藏部队发生高原病的药物,降低官兵的高原病发生率。方法应用水、乙醇、甲醇,分别在同一条件下制成实验样品,采用试管反应法和圆形滤纸层析法,对化学成分进行系统预实验;用小鼠做了红景天胶囊的抗缺氧试验、寒冷应激试验、热应激试验、抗疲劳试验和免疫试验,用大鼠做了本品的抗心肌缺血试验;在海拔4800m-5410m 10个驻地官兵进行试用试验,规定每人每天服用0.38克(2粒),连续1个月;采用双盲模拟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对进藏新兵进行应用红景天胶囊预防急性轻症高原病试验。结果红景天胶囊高、中剂量能明显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的时间(P〈0.01),并能增加小鼠减压耐缺氧的能力,提高小鼠存活率(P〈0.05,P〈0.01);能明显增加小鼠对脑缺血缺氧(结扎颈总动脉)的耐受能力(P〈0.05,P〈0.01);能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息的时间(P〈0.05,P〈0.01,P〈0.001);能明显延长小鼠游泳的时间(P〈0.05);能提高正常小鼠及免疫低下模型小鼠单核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P〈0.05,P〈0.01);亦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及免疫低下模型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P〈0.05,P〈0.01)。对驻高海拔地区官兵改善食欲方面有作用的占89%,睡眠方面有作用的占76%,抗缺氧方面有作用的占93%,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方面有作用的占82%,增强体质方面有作用的占87%,智力、工作指数方面有作用的占86%。预防急性轻症高原病效果明显优于安慰剂组(P〈0.01);其急性轻症高原病主要症状头痛和呕吐逐日评分明显优于安慰剂组(P〈0.01)。结论红景天胶囊具有抗缺氧、抗疲劳、抗寒冷、抗高温、抗心肌缺血和增强免疫等作用,对人体有较高的安全性,在高原军事医学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高原病3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西藏科技》2005,(4):32-33
目的本文探讨高原病的发病规律及其预防。方法对我院2001~2003年收治的388例高原病患者的性别、年龄、民族、发病季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统计结果来看,男性多于女性,汉族多于其他民族,冬季发病率较夏季高,多发于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每年7、8、9月份的发病率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