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生天性好动爱玩,对传统的重复、繁琐的作业是没有发自内心的兴趣去做的,仅仅是应付任务罢了。我认为可以用有趣的语文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有趣的作业有如下几种。 (一)抓“草药”式的作业我经常在周末布置学生摘抄“三十种××”类的作业,如蔬菜、树木、鲜花、陆地生活的动物、水里生活的动物、玩具、食物、中药和书刊名称。三十种起点,多不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些孩子,平时读书很少,提到背诗诵典就头疼。尽管老师要求他们备有“读书笔记本”、“采蜜本”,布置诸如读书,做笔记等一类的作业,但他们为了完成作业,只是变“摘抄”为“直抄”,翻开一本《好词、好句、好段》,按作业要求直抄。这样的动笔墨摘抄式阅读,对他们来说只能是负担、是压力,只会扼杀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3.
我最大的教学乐趣是无声的。那就是我这半年来日日要花两小时做的工作———批改学生的“星级作业”。我的班上有47名同学,他们天天都坚持做“星级作业”,没有一个同学间断过。这里的“星级”是“难度系数”的标志,具体而言:五星级的作业是自己的文学创作;四星级的作业是自己的专题搜集和整理的资料;三星级的作业是课外摘抄;二星级的作业是课内字词或警句等的摘抄;一星级的作业则是最简单的课后练习答案的抄写。星级的选择完全由学生自主,作业的内容也全由学生自定,只是要求不少于300字。无论选择哪种星级,安排怎样的内容,批改时我都要根据…  相似文献   

4.
《少先队小干部》2014,(11):36-37
夏目昭:爸爸看电视剧,我要写作业;妈妈去跳舞,我要写作业;爸爸妈妈周末去逛街,我还要……哎呀,我的忧愁“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思思罗:哈哈,其实有一件事,我们可以和家长大人一起做,比如——“悦读”!  相似文献   

5.
一、写作内容:讲真事,求新颖 写作内容是学生写作时首先要考虑的——“写什么”。同一个话题或同一个命题,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写作内容。例如,学生写“我的周末生活”时,写作前交流时我引导学生选真实的生活,写出自己的周末生活,抓住最难忘的事件写。每一个学生的生活是不同的,必须围绕自己选材,组织内容。提纲交上来后,我挑选三分之一的学生作业进行点评,启发帮助其余学生选择自己的周末生活。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习作中要让学生尝试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积累语言需要长期性的摘记书本与生活中好词、佳句、精彩片段。我班的学生在刚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就在班内为他们精心设立了一个“小小读书屋”。发动班内的学生主动将家长为其购买的故事书、卡通书、连环画、漫画等带到读书屋与同学们一起阅读.实现了“资源共享”,发展学生阅读潜能,提供阅读空间。在学生进行阅读时,我总是有意识地参与到他们的阅读之中去,并在笔记本上用笔摘抄一些词语。  相似文献   

7.
大人总是羡慕小孩儿无忧无虑。唉!其实当个小孩儿也不容易。小孩儿在大人心中永远是小孩儿,永远长不大,永远都要被大人们管着。大人们可以做自己乐意做的事,做错了,小孩儿不能批评他们,要不就骂你不孝顺,说你讲话没大没小。小孩儿就不一样了,处处受大人管教,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错了事,大人又是批评又是教育,唠叨个没完,甚至采取“武力措施”。难道大人就可以做错事,我们小孩子就不能做错事?小孩儿在大人心中永远是“不懂事的孩子”。大人们说话的时候,小孩儿要是插嘴,他们会说“:去,去,去,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一边玩儿去。”其实,…  相似文献   

8.
《宁夏教育》2013,(12):80-80
把“生活”设计在作业中。把家庭作业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就把学习触角伸向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知识、发展能力。把“创新”设计在作业中。高品质的作业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造、探究等能力的重要载体。学生都是极富个性的生命体,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和诠释也都极富独特性和创造性。自主性作业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最擅长的表现方式把学习体验和认知呈现出来,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又到了周末.学生应该写综合实践性作业——札记和生活园了。早在几天前,自己就暗暗发愁,不知道本周写什么好。其实每到周末,都要为布置作业费一些心思,期待着在学生的作业中发现亮点,看到学生的自主与快乐,看到学生在作业中任思绪翻飞,但往往学生的作业总令自己失望。快放学了。硬着头皮走进教室,心里明显底气不足。本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指导好学生的习作,我体会到应该经常地观察学生的生活,揣度学生的心理。学生的习作大部分是写他们生活中的事情,如:一次什么比赛,课间活动,寒暑假中一件有意义的事,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情……由于我们离开孩提时代远了,不容易体察出孩子们的情趣,指导习作时往往凭大人的想法指导,免不了成人腔,学生也就写不好作文。为了指导学生作文时有针对性,教师应该去观察学生生活,揣度他们的心理,把握学生生活的脉搏。为此,我经常科用早上、午后的时间在校园内转转;课间休息,走出办公室到操场上看看;节假日带着孩子去登山,到河边、草地捉虫,捉蜻蜓,钓鱼。学生喜欢去的地方,经常活动的地方,我都留心观察,“摄下”他  相似文献   

11.
小幽默     
我是毛驴街上一大堆人在买福利奖券 ,当场开奖。凡是奖券上印有动物图案的即为中奖者 ,图案上面的动物体型越大 ,奖品越贵重。某人小心拆开一张奖券 ,见中了一等奖 ,喜不自禁 ,大声叫道 :“我是毛驴 !我是毛驴 !”小题大作老师 :“小题大作是什么意思 ?”一位男生回答 :“小孩的作业让大人去做。”一位女生补充道 :“没错 ,我妈妈就经常替我做题。”一塌糊涂老师 :“一塌糊涂是什么意思 ?”学生 :“去年学校建了一栋教学楼 ,建楼时 ,镇长乡长校长个个争着要管 ,后来楼房塌了 ,他们全部躲起来装糊涂。”几条狗某厂长招待几位客人吃午饭。因时…  相似文献   

12.
“减负”了 !能玩了 !  学生们想法很多。电视随便看,大街随便逛,闲书随便读……这都曾是他们梦想中的生活。如今,梦想终于成真 !  可是,他们很快便兴味索然,“梦中生活”原来不过如此:电视里演来演去老是那么些内容,大街逛了几次也就那么回事儿,闲书整天看也难免枯燥……剩下的就只有无聊。   与“减负”前的无奈比,无聊似乎更可怕。 “以前还有作业拽着,现在有这么多课余时间,也没个大人看着,学坏了怎么办 ?”家长的担忧不无道理。   “减负”是为了“增效”,是为了在富余的时间里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如何组织学…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设计英语课外作业才能使学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如何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完成课外作业并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有这些做法。一、设计趣味性的作业在我们周围,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许多英文商标、标签、广告词、英文缩略词等,我让学生随时留意,引导他们在课外去收集、摘抄。  相似文献   

14.
上海一位小学五年级学生,其父亲每个周末都要带她出去“对比生活”。上午到建筑工地去逛逛,每次看到人家穿着破旧而肮脏的工作服在做苦力,父亲就对她说:“他们这么辛苦,就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好好读书,没上过大学。”下午,父亲则带着她出入于写字楼、银行和希尔  相似文献   

15.
罗日荣 《教育》2013,(13):5
每到周末,老师们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些周末作业,从语数英到数理化,似乎一科也不能少,老师希望学生能抓紧一分一秒,在家好好学习,希望能通过题海战术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然而学生的周末作业完成得怎么样呢?周末作业到底提高了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周末作业到底塑造了孩子什么样的性格品质?作为老师是否有这方面的思考呢?既然是一种负担,如何减轻这个负担呢?爱因斯坦说过:"教育是什么?就是当他忘记了在学校学到的东西,留下来的  相似文献   

16.
每一个学生写完作业都希望能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赞赏。当学生看到自己辛勤劳动完成作业后得到“优”或100时,就会充满信心,增强学习兴趣。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世界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的新的能力。”可见,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兴趣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我们在批改作业时不要把学生的缺点看得很突出而采取一味的批评,而应尽量发现学生作业中值得肯定的地方给予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小孩子都有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如果长期重复一种批改方式,就会使他们觉得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17.
我当大人啦     
要是你问我最羡慕什么,我就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最羡慕大人。”当大人是多么幸福的事啊。他们有权.想干什么就千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最让我羡慕的是他们根本没有什么作业。而我.在学校里有做不完的作业。  相似文献   

18.
小鬼当家     
女儿四岁;乖巧伶俐,惟一的缺点就是胆子太小。为这事,我们没少伤脑筋。 什么?你问她的胆子怎么这样小?那就让我来说你听听吧。在我们院内,每到周末,小朋友们就都在院子里集合做游戏,她总是不敢独自下楼,大人把她送下楼,她却要大人陪她玩到底,在家里也是这样,大人在客厅看电视,她就不敢去书房,牵着你满屋乱转,你说烦人不烦人?最丢人的是有一次带她去  相似文献   

19.
一“热爱每一个孩子”,是周静同志的一种信念。她认为:幼儿,若没有成人的爱,就不会接受正常的教育,难以健康的成长。因此,热爱每一个孩子,正是为了教育好每一个孩子。而要教育好孩子,就必须了解孩子,熟悉孩子,摸透他们的共性和个性。幼儿,不同于成年人,也与少年儿童不一样。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差,需要大人更多的  相似文献   

20.
罗日荣 《学子》2013,(11):23-23
每到周末,老师们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些周末作业。从语生英到数理化,似乎一科也不能少。老师希望学生能抓紧一分一秒,在家好好学习,希望能通过题海战术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然而学生的周末作业完成得怎么样呢?周末作业到底提高了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周末作业到底塑造了孩子什么样的性格品质?我们老师是否有这方面的思考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