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琦 《考试周刊》2011,(40):126-126
"学困生"是指在一个班级中由于教师的偏见或由于家庭及学生自身等原因造成的、被其他学生所轻视的学生个体或群体。他们表现为缺乏自信、学习被动、态度不端正、方法欠妥、习惯较差,对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在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这样的学生很多,并且随着年级的递增、课程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大,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衰退,信心锐减,英语学习成绩下滑严重。  相似文献   

2.
所谓学困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有困难,学习水平与其现阶段应达到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的学生。在一个教学班级里,总是有部分学困生存在。在教学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培养优秀生又要注意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这才能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冷枫 《贵州教育》2014,(22):42-44
今年,我接了高一年级的一个学习普遍有困难的班级。面对这些学生,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我让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但是起色不大,月考和半期考试成绩都在全年级垫底。怎么能让这些学生学懂生物呢?怎样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相似文献   

4.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我们农村小学,几乎每班都有几个这样的学困生。由于学习有困难,这些学生就产生了厌学情绪,个别学生对学习有一种恐惧感。因此,他们上课不听讲,经常不完成作业,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学习也就越来越困难。对这些学生,老师、家长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耐心地进行教育和帮助,但收效甚微。怎样有效地转化这些学困生呢?笔者通过实践,认为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让他们快乐地参与学习,是转化学困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赵丽 《现代教学》2009,(7):59-59
众所周知,十指有长有短,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当然会有强有弱,所以在任何一个班级内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与统一的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总有一部分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这些学生通称为学困生。学困生的有效辅导工作成为了每位教师工作中必须攻克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6.
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发展正常,但受某些因素的影响,从而在学习上出现一定困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人数众多的学生中,学困生占相当比例,尤其在英语学习方面,学困生的数量更是不言而喻。这些学困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效率低,  相似文献   

7.
佘斌 《华章》2012,(25)
不同学校由于生源素质的差异或学生入学后自身发展的差异等原因,导致同一年级、同一班级中的学生学习产生了分化现象,从而出现一部分学习困难学生,这是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这些“学习困难生”仍然是班级的成员,是我们教育培养的对象.作为教师则更应抛弃对这些“学困生”的错误认识,探寻科学合理的途径,从产生学困生的根源入手,以人文关怀的行动去了解每一位学困生,带领他们共同前进、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习惯于把学习困难的学生定为“学困生”,使这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能与其它学生享有同等的待遇,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  相似文献   

9.
每个学校与班级都有"学困生",从一定程度上说,"学困生"是相对的,甚至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学科"学困生"(学习某学科或某知识点有困难),这就促使我们思考怎样转化"学困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学困生指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基础较差或很差,以至于使继续学习或深造产生困难的学生。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学习进步不大,对学习容易产生逆反的情绪。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关键问题。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对学困生的帮助和指导,使学困生的水平得到提高。下面就我在帮助学困生学好数学的过程中的一些做法谈一谈。  相似文献   

11.
一、研究背景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所钱在森这样界定“学困生”:其一,智力正常,而学习效率低下;其二,智力正常,但学习准备与学习任务不相适应,学习效果低下,持续困难状态的学生。数学“学困生”普遍存在于各个学校、各个班级,甚至有的班级“学困生”达到班级总人数的20—30%。实施素质教育,对“学困生”的转化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祁霞 《青海教育》2013,(9):23-23
对于教师来说,想要提高班级整体的学习水平,一定要先帮助班里的学困生提高学习能力。但是令大部分教师感到吃力的是,这一部分学生缺少学习的激情与动力,他们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不主动回答问题,课后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不理想,  相似文献   

13.
胡静炜 《教师》2011,(13):44-45
做英语教师以来,每届都会遇到一定数量的英语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也就是“学困生”。在英语教学中,他们是如何出现的呢?教师又该怎样带领他们走出学习英语的困境呢?  相似文献   

14.
我们经常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称之为学困生。学困生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对学习无兴趣,成绩稳定在班级的后三分之一。我们教师经常这样感叹:这些学生真让人头痛。怎么这么笨?如果他们能考八十分,甚至及格也行啊!教师对“差生”往往是爱不能,恨无法,摇头叹息日,“无可救药,朽不可成材”。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班级里,有优生有学困生,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我们通常把那些智力正常,但在学习上有较大困难成绩明显落后的学生称为学习困难生,即学困生。但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并让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学困生无疑就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每个学校与班级都有“学困生”,从一定程度上说,“学困生”是相对的,甚至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学科“学困生”(学习某学科或某知识点有困难),这就促使我们思考怎样转化“学困生”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沈卫芬 《时代教育》2013,(6):153-154
由于先天和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上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每个班级中总有几个学困生,而随着年级的不断上升,到小学高段每个班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感觉学习困难。虽然老师们在数学学困生身上花了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但效果并不明显。本文根据教学实践体验,在教学中通过对学困生进行静态观察和动态把握,借助"异"类评价,对学困生进行合理编"异",努力提高学困生的数学课堂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淑英 《广西教育》2009,(25):33-33
所谓“学困生”是指在学习中有特殊困难的学生。他们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导致学习基础差、知识欠缺多,表现为课堂上学习不专心,学习上缺乏信心、耐心和恒心。转化学困生既是教师工作的“老问题”又是班级管理的“新难题”,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学困生的转化能激活一个班集体,影响一个班级,因为他会使班级里的优秀生受到激励,中等生受到鼓励。  相似文献   

19.
学困生在班级和学段中是普遍存在的,他们通常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或者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等原因造成成绩的不理想.因此只要教学中采取恰当方法,就可以帮助学困生把学习搞好.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英语成绩落在了其他学生的后面,成了学困生。作为教师,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转化学困生,这些学生可能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丧失学习的信心。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学困生走出英语学习困难的阴影,最终摆脱"学困"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