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对《档案法》规定“的鉴定档案”“和销毁档案”行为谈了看法,认为:“1.鉴定档案”与《档案法》本身相矛盾;“2.销毁档案”与档案法定定义相矛盾;3.在《档案法》制度下“,销毁档案”将陷入尴尬境地。并对“鉴定档案”“和销毁档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一是客观上存在着作“为档案”保管,但实际上是对国家和社会没有真正保存价值的所谓“档案”;二是“鉴定档案”到底鉴定的是什么?三“是销毁档案”中“的档案”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文件形成者、档案保管者、“三结合”(档案人员、业务人员和有关领导)的人员能不能作为档案鉴定的代表以度档案利用者是否该有档案鉴定话语权、究竟应该由谁鉴定谈了看法。认为应该由文件形成者、档案人员、档案利用者三方面人员共同完成档案鉴定。档案人员在档案鉴定中主要是代言人和具体操作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沧海一粟:看了2006年《档案管理》第2期、第3期先后刊发的刘东斌先生的《档案鉴定——为谁鉴定》和《档案鉴定——由谁鉴定》两篇文章,我很受启发.想到了“档案业务指导应当对谁指导、由谁指导”这一看似很平常常的问题.可真要回答,大脑却一片空白,觉得怎么回答都不太合适。深感困惑.特说出来请教大家!也许经过讨论后会得到一些大家相对比较认可的答案.对我们的业务指导实践也许会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4.
自1987年国家档案局颁发《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以来,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但是至今未见“期满鉴定工作”有什么进展,即使有些档案馆由于馆藏饱和,不得不考虑鉴定,可是一动真格的,又有些不知所措。为此,“期满鉴定”已成为档案馆业务建设中的棘手问题。笔者就期满档案鉴定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宏观职能鉴定通常被认为是档案鉴定由“国家模式”走向“社会模式”的转变,从哲学基础、鉴定客体和价值追求来看,档案宏观职能鉴定的真正内核无疑是反映和尊重“社会”,但其是否为完全的“社会模式”、是否实现“知行合一”却有必要作进一步探析。[方法/过程]分别以“国家性”和“社会性”作为基本考察对象,分析阐述宏观职能鉴定对于两者的体现情况与程度。[结果/结论]宏观职能鉴定存在“国家性”有余而“社会性”不足的问题,若欲真正实现档案鉴定向社会模式转变的目标,应当将宏观鉴定与微观鉴定相搭配,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鉴定路径相结合,同时在鉴定时划分正式场域与非正式场域。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外国的“年龄鉴定论”、“行政官员决定论”、“职能鉴定论”、“文件双重价值论”、“利用决定论”、“宏观职能鉴定论”等档案鉴定理论进行了简析。认为这些档案鉴定理论都存在缺陷,并对这些档案鉴定理论进行了思考。对“外国档案鉴定理论发展了吗?”、档案价值是可知的吗?”、怎样保存‘社会记忆’?”谈了看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并成为人类社会记录信息、传达信息和留存信息的重要工具。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档案界对电子文件的管理研究成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鉴定作为电子文件管理中最难也最具挑战性的环节,很自然地成为档案界应对电子文件时代挑战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必须回答好三个重要问题。一、为谁鉴定这是一个涉及电子文件价值主体(电子文件的利用者)确立的首要问题。众所周知,鉴定实质上就是为利用者所做的选择性工作,关于为谁鉴定的问题,历史上曾有几个答案,经历了几个认识阶段,首先是以服务统治者为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8.
正确定位档案鉴定工作——谈如何破解档案鉴定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论是归档鉴定,还是进馆鉴定、存毁鉴定、开放利用鉴定,档案鉴定工作贯穿于档案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随着电子文件的风行,“大档案”的出现,“大鉴定”呼之欲出。要求我们破除鉴定工作无足轻重、重藏轻鉴和等待观望的态度,把鉴定工作切实重视起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自电子文件产生那一刻起,人们就开始研究它的鉴定问题,特别是发达国家已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学者对电子文件的鉴定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问题:(一)电子文件鉴定的方法。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文件的大量出现,使得传统的靠逐份阅读文件内容、判断存留价值的直接鉴定法失去了用武之地,如何对大量的电子文件进行批处理,实现有效地鉴定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美国的戴维·比尔曼最先提出“来源力量”,这一概念不仅是在复杂计算机信息系统中鉴定档案文件的关键,也是档案人…  相似文献   

10.
为切实做好出版物鉴定工作,有必要从类型界分、行为性质、鉴定主体三重视角对出版物鉴定重新审视。发现出版物鉴定的类型界分存在漏洞,需要明确出版物鉴定的类型界分实质上是对出版物能否合理或合法存在的判断,可以考虑从“鉴定类型”到“鉴定方法”的模式转换;出版物鉴定的性质认识存有分歧,需要明确出版物鉴定的性质仍属于行政鉴定,可以考虑转变出版物鉴定意见的解读视角;出版物鉴定主体的公正性面临挑战,而出版物鉴定机构的非独立建构与公正性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可以考虑提升出版物鉴定委员会的专业化构造。  相似文献   

11.
档案开放是提高档案公共服务能力的关键环节,厘清“档案开放审核”与“档案开放鉴定”的关系对于做好档案开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阐述“档案开放审核”提出的背景和意义,深入解析“档案开放审核”与“档案开放鉴定”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出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期为人们区分档案开放审核与档案开放鉴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电子文件鉴定与纸质文件鉴定在鉴定方法、鉴定内容、鉴定时间三个方面的区别,分析两者之间的异中之同,并进一步指出认清两者之间这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复杂关系有助于促进文件鉴定工作和鉴定理论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档案鉴定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档案鉴定工作缺乏科学、具体的理论指导。针对这一情况,笔者从分析档案鉴定相关概念的内涵出发,结合国内外档案鉴定工作实践,提出解决我国档案鉴定问题的关键在于彻底废除档案鉴定工作3个阶段中的“销毁鉴定”之主张,以求教于档案界同仁。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子政务的广泛推进,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并成为人类社会记录信息、传达信息和留存信息的重要工具。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对电子文件的管理研究成为档案界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鉴定作为电子文件管理中最难也最具挑战性的环节,很自然地成为档案界应对电子文件时代挑战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我们必须回答三个问题。一、为谁鉴定这是一个涉及电子文件价值主体(电子文件的利用者)确立的首要问题。鉴定实质上就是为利用者所做的选择性工作。关于为谁鉴定的问题,历史上曾有几个答案,经历了几个认识阶段:首先是以服务统治者为衡…  相似文献   

15.
档案的鉴定工作可分为归档鉴定、密级鉴定、存毁鉴定、等级鉴定、开放鉴定等等,其中等级鉴定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鉴定而言,属于一种比较新的概念。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提出了“馆藏档案分级管理”这一概念,这是对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包括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发展与创新。一、档案价值等级鉴定的必然性档案价值的鉴定工作是档案馆(室)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全面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这一传统意义上的档案价值鉴定可以看作是归档鉴定。经过归档鉴定,不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被剔除,具有保存…  相似文献   

16.
金涛 《新闻前哨》2004,(5):69-70
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1948年提出一个经典论点:要描述一个传播行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要回答: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这就是现在所说的“5个W”模式。 这个模式从传播的各个环节解释、说明多方面的问题。研究“谁”就是研究对大众传播的控制。研究“说什么”,就是内容分析,研究传播什么内容才能吸引更多的受众。研究“渠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档案鉴定”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其中的档案价值鉴定、开放鉴定、数字化鉴定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理性思考。针对档案保管期限,建议将一直以来实行的“三分法”改为永久和定期10年“两分法”;针对档案存毁鉴定,主张对经鉴定拟剔除的档案原则上不销毁,可考虑其直接进入文物市场流通;针对档案的开放鉴定,建议应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接轨,取消30年禁锢期限,可将档案分为主动公开的、依申请公开的、不予公开的三类;针对档案数字化鉴定,提出档案数字化的根本目的是方便利用,应将扫描对象区分为扫描件和不扫描件,以剔除冗余信息,节约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一己之见,期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档案鉴定应该为谁鉴定进行了分析,认为档案鉴定既不是为统治者,也不是为文件的形成者;既不主要是为现代的普通公民,也不是为未来的普通公民;也不主要为现代学术研究人员(主要是历史研究人员),而档案鉴定主要是为未来的学术研究人员(主要是历史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职能鉴定理论的产生动因,对“文件社会价值”和“文件形成者职能”两概念之间的深层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揭示了“职能鉴定论”的逻辑合理性,并谈到了如何在实际档案鉴定工作中贯彻实施这一策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要研究宣传效果问题,离不开对宣传过程的分析。一切宣传都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宣传员、宣传的内容、宣传的媒介和宣传的对象。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宣传就是谁对谁通过什么途径说了些什么,这里的两个“谁”、两个“什么”都与宣传效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需要分别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