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发表在今年9月10日《人民日报》上的通讯《怎样治理城市交通阻塞症——武汉市交通改革、整顿纪实》,是篇既有思想深度,又有“立体感”的好作品。这篇通讯具有哪些特色呢? 首先,作者善于  相似文献   

2.
1988年11月底,华东地区报刊第8次协作会议闭幕式在良友饭店举行。市委书记江泽民一行匆匆而来,一开口便是:“刚才,我与朱镕基市长一起忙于处理燃‘煤’之急。这几天,只要六七个小时不来煤,上海就可能出现电厂无燃料发电,工厂停产的严峻局面……”在座老总闻言大惊,坐立不安。笔者身临其境感受到领导对舆论  相似文献   

3.
对于我釆写的一系列深圳报道,同行们众说纷纭,议论纷纷。还起了这样那样的名字,给予或高或低的美誉。但是,我自己,始终认为,深圳报道是新闻式的通讯。新闻式的通讯,靠新闻取胜,用事实说话。活生生的现实,是新闻式的通讯的基础,是新闻式的通讯的生命。没有大量的、活生生的事实,也就没有了新闻式的通讯。  相似文献   

4.
通讯员也能写大文章──从三篇报道刘章华的长通讯引起的联想蓬溪县委报道组蒋先平在今年上半年五个月时间里,《四川日报》连续三次发表长篇通讯,报道刘章华的事迹。第一篇是2月12日一版右下角由川报记者采写的长篇通讯“一个农民党员的合格答卷”;第二篇发表于6月...  相似文献   

5.
经济报道应该反映激烈的经济竞争。今年9月6日《解放日报》刊发的通讯《谁能中标》,就是反映经济竞争的一篇好通讯。这篇通讯发表后,在参加“地铁”展览的外商中激起巨大反响,法国、英国、日本等地铁商反映:该文对参展各家厂商技术水平的评价客观公正,许多外商由此鼓起了夺标取胜的信心。这篇通讯以公正的态度介绍了各国地铁制造商的情况。参加这次展览的,有来自欧美、日本、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64家厂商。可以说,这个展览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地铁展”,是世界地铁制造技术的一  相似文献   

6.
假日经济是自1999年9月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出台后,新实行的长节假日所形成的一种消费热潮。即人们利用假日集中购物、集中消费,从而带动供给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综合性强、牵涉面大、可持续发展的系列经济模式。面对这一新的经济景观,各大媒体在上几轮假日中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报道。但在各报的“爆炒”中,我们发现,不少报纸往往过多地停留在对热闹场面的浅层次报道上,而很少触及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经济规律。但作为江苏省委机关报的《新华日报》没有随流  相似文献   

7.
8.
韩炼 《当代传播》2003,(6):71-71
人物通讯《苟利人民生死以》(见2003年5月27日《中国教育报》一版),篇中没有什么高邈的宏论,艰深的哲理,也没有哗众取宠的煽情,却震撼人心,催人泪下,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9.
《河南日报》1988年5月23日头题发表的《农民负担问题透视》是一篇既有深度,又有力度的好通讯。农民负担重,是当前农村较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敏感的问题之一。有关报道,已经有了很多。但以往多是平面、单一地反映事物:要么是肯定性的,某某地区粮食丰收,农民喜交爱国粮;某某地方采取什么措施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某某专业户自愿捐款(或集资)兴办什么公益事业等。要么就是否定性的,某某县、乡干部违背政策,强行摊派,引起农民不满情绪,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等等。其中不乏偏激之词,缺乏客观、具体、冷静的分析,因而难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通讯的大话题。可以通过选择小角度、小侧面进行诠释,即“以小见大”、“寓大于小”,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经过选择的事实,作为一个“剖面”、一个“片断”,可以是一个典型的细节、一个典型的镜头、一段真实的故事,但叙述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困惑不少记者的一个问题是写不好短通讯。笔者也有数年的记者生涯,至今尚未写出一篇象样的短通讯。编辑和读者喜欢短通讯,不少记者写的却是洋洋数千言的长通讯。发回报社后,审签的部主任和老总们,都望文生畏,头皮发麻,所以,迟迟不能见报。结果,鲜菜拖成了黄菜,黄菜拖成了干菜。最后,虽无人“枪毙”,却自然“死亡”了。最近,再读1990年5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金马”征文《夜,静悄悄》(见报稿附后),使我感悟到选择最佳角度和典型材料,是写好短通讯的关键。过去,我们写通讯很少从横断面结构作品,从最感  相似文献   

12.
李清华 《青年记者》2002,(12):53-53
入世,给我国各行各业带来了观念和行为的挑战,报纸传媒业也不例外。面对新的形势,县市级党报只有全力打造自身特色、优势,服务地方经济,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争得一席之地。正是基于此,《高密日报》社创办了《经济周刊》,开始了县市级党报向深度广度发展的积极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3.
普及法律知识,进行守法教育,是我们报纸宣传的一项经常而又重要的任务,从广义来说,这也是法制建设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报刊上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也有了相应的加强和改进,通过年度新闻评奖活动我们可以看到,每年都有一批优秀的法制新闻作品出现,这篇《猫猴马引出的“官司”》,就是我省1991年度涌现出的一篇比较出色的法制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浙江日报一版的“转型升级不动摇,四大建设再登攀——转变进行时”专题报道,发表了不少时效性、指导性和可读性俱佳的好文章。其中5月23日以半个版的篇幅刊登的通讯《一支毛竹的美丽蜕变》,从标题到内容全文都找不到一个“转型升级”的专用词,但它却是一篇能给人以深刻肩示和思考的经济转型升级的成功报道,在读者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向市场经济迈进这一宏伟目标后,要求我们的经济报道也必须与之适应,彻底打破过去那种以一地一厂完成指标和介绍经验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报道格式,尽快抹去计划经济在我们今后宣传报道中的荫翳。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全面的经济范畴,它融入了我们整个社会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也融进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希冀。它本身包含着通过经济折射的社会各个方面。因而经济报道面向社会,已成为我  相似文献   

16.
1997年8月16日的大众日报一版,以《困难多,也不能委屈老同志》为题,刊登了记者李瑞成在全省落实离休干部“两费”工作会议上采写的新闻。这原本是一条很平常的会议新闻,但经过记者的深入采访和精心写作,变成了一篇有情有景,现场感很强的新闻特写,读后给人留下清新活泼的感觉。由此,我们想到了各家新闻单位的记者编辑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这就是会议新闻报道如何突破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模式?怎样才能让受众爱看、爱听?《困难多,也不能委屈老同志》这  相似文献   

17.
低飞,也能飞得更远──读《人鸟低飞》王伟瀛一位朋友去呼兰,回来说在萧红故居里看见一本新出版的描述萧红一生颠沛流离的作*品《人鸟低飞》(长春出版社*1996年版),作者是诗人王小*妮。我心弦一颤,从东北飞到*南国的女诗人,一定会更深切*地理解半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18.
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里,多少过去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现在不但想了,而且做成了;又有多少想有所为而不能为的人,在这场变革的洪流中,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才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业绩。新华社记者李峰、林楠采写的通讯《乡土奇葩——记农民企业家鲁冠球》,通过介绍一位创业者的事迹,深刻地再  相似文献   

19.
1999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推出了一个震撼全国人民心灵的重大典型———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吴登云。为了推动学习宣传吴登云活动的深入开展 ,去年5月间 ,由中组部、中宣部、卫生部和自治区党委联合组织全国21家新闻单位的31名记者组成新闻采访团 ,深入乌恰县进行了为期10天的实地采访。从6月21日起 ,首都和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发表了大量关于吴登云先进事迹的通讯报道 ,其中不乏生动感人的新闻佳作。由新华社记者胡晓梦和人民日报记者白剑峰采写的长篇通讯《雪山的呼唤》 ,就是其中一篇十分优秀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20.
去年11月,朱镕基副总理来徐视察,肯定了徐州市深化经济改革的经验之后,一段时间里,徐州成了全国新闻宣传的“热点”。徐州市广播电视台自然更须振奋精神,精心采编。这一段的宣传受到听(观)众普遍好评,市领导也说“这次经济改革宣传,打了个响雷。”这次活动的重点稿片,在市、省1991年度优秀节目评选中,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有的被推荐参加全国评奖,不少被上级台采用,电视系列片及评论被30多个电视台复制回去在本地播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