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泰国的华人社会主要以“五缘”作为群体连系的基础,长期建立起互补互助的共利结构,由于时代的演变与教育因素,泰国新生代华人有逐渐泰化的趋势。在泰国广大乡村聚集的华人,主要是靠宗教信仰活动来强化其对原乡文化的认同感情。由此可见宗教有助于华人社会的薪火相传,重新整合华人社会的财力、人力与物力,在共同的神圣使命下,展现出集体的理想实践。在泰国的华人宗教团体热衷于华文教育的推动,可以减缓华人泰化的速度,有助于华人与泰人之间更多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
泰国的华人普遍崇信天后妈祖,尤其是福建人、潮州人和海南人,妈祖庙宇散布泰国各府县,妈祖信仰在泰国华人社会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对泰国华人社会发展、华人成功融入泰国社会、泰国华人海洋经营以及中泰文化交流融合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泰国华人的母语往往是原有籍贯的方言,在百余年与主流社会的接触过程中,语言中出现了双语、多语以及母语转移的现象,弱势的籍贯方言在竞争中逐步被泰语所取代。虽然语音及词汇略有变化,但其句法特点与祖居地汉语方言的句法特点无甚差异。本文对泰国华人方言中的定语结构进行了初步考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华人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偏正短语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资本主义概念入手,探讨了华人资本主义在泰国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属性,认为华人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具有本土性,而且具有中华性,如果能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泰国华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前景必然是广阔的。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华人很早就移居泰国。泰国华人现已占泰国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在泰国,唐人街是华人与泰人进行文化与经济交流的社会空间,销售中国物品、族际通婚等是其族群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而公庙的建设则系华人社区公共空间生产的重要方式。由于文化根基的不同,唐人街华人与泰人社区不会因为交融的深入而消弭,空间的生产也不会停止,但新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成果必然会随空间生产而璀璨绽放。  相似文献   

6.
泰国华人作家群中百分之八十是中国广东潮汕籍作家。泰国华人作家与潮汕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因涉及到泰国潮汕读者的因素,于是,泰国华人作家尤其是泰华潮汕籍作家们把潮汕文化作为他们的主要创作题材,以潮汕地区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意蕴在作品中便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化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泰国华人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认同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此背景下,对泰国北部最大华人社区美斯乐乡的华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语言生活、语言教育及中华文化认同等情况进行田野调查。研究发现,从20世纪中期至今,美斯乐乡华文教育经历了起步、骤变、复兴三个阶段。由于各阶段教育内容与教育效果不同,在华语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两个层面产生了代际差异,从第一代华人到第三代华人对于这两个层面的认同逐渐降低但幅度较小。美斯乐华人在中华文化认同方面也呈现代际差异,老一代华人更偏向情感认同,主要体现在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上;而新生代华人更偏向工具认同,尤其注重网络文化层面。建议从增加中外教育合作交流机会、拓宽民间华人联系渠道、加强中华文化符号建设三个方面,建构海外新生代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8.
《宜宾学院学报》2019,(3):88-94
通过调查问卷考察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北部华人在华语交谈中的华语语言能力及语码转换情况发现:马来西亚华人华语语言能力最强,泰北华人次之,印尼华人最差,这是由各个国家的中文教育体系决定的;语码转换的主要原因是华人的语用目的和集体认同。从人口统计学变量上来看,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马来西亚和泰北华人语码转换的行为和目的不同;印度尼西亚华人各个社会统计学变量下的华人的语码转换行为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人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论述二战后泰国华侨华人社会发生的变化 ,并分析变化的原因。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二战后泰国华侨华人社会变化的总趋势是融合于泰国社会的速度快、规模大、程度深。这种泰国式的民族融合既是当今泰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促进因素 ,又是中泰两国发展友好关系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论泰国华文教育发展动因及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国华文教育历史的演进对东南亚各国的华文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其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先见之明,而将经贸、文化同华文教育紧密结合是泰国华文教育发展的时代特色,华人社团的积极倡导和华人经济的引领示范作用则是华文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但师资短缺、教材缺乏针对性以及教学质量亟待提高,也是制约泰国华文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
从世界范围来看,强调国家认同的公民教育已发展成为当前全球多元文化社会治理的核心主题。我国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目前集中在两个主题,一是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多民族国情,二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既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产物,也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新时代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首先,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及其相互关系,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工作思想体系;其次,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从政治上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道路";最后,从教育路径入手,提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治理方略。  相似文献   

12.
社区教育是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发展社区教育对促进经济发展、辅助社会管理、传承先进文化、提升个人素质、拓展电大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邯郸在实践中将地方文化资源作为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地方文化活动作为开展社区教育的有效载体,并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系统发展社区教育组织,这些做法或许为社区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了些许思路。  相似文献   

13.
面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成为当今世界主要教育思潮,发展社区文化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现实任务。以廊坊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为例,从社区文化建设认识、受教育程度以及社区文化建设投入等方面,具体分析廊坊市的社区文化特色,以期为社区文化的未来发展提供思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社区教育作为服务并依托于社区的一种教育形式,双方在目标相同、利益相关、"资源"互补或共促基础上存在一种共生发展的关系。在服务与保障指向上,社区教育是一种为了社区的教育,是社区发展的重要支撑;而社区又为社区教育提供存在与发展的空间,是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托。有鉴于此,为深化社区教育与社区的互动共生,推进二者共生发展,应创造和提供如下前提条件:树立"共生发展观",为推进社区教育与社区共生发展提供理念支撑;做好"社区居民培育",为社区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强化"资源保障",为社区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强劲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在犹太民族在华散居的历史上,开封犹太人尤为令人注目。自唐宋年间,犹太人经陆路和水路达到开封后,便开始了具有犹太民族特色的社区生活。这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宗教、风俗礼仪等活动中,经过700多年的修养生息,开封犹太人自然地融合到中化民族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三喻文化与社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飞 《成人教育》2008,(9):46-47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从文化传递的角度提出了“三喻文化”的理论,对于教育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教育实际上就是对文化的一种传递。当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日益要求社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社区教育内涵丰富,这要求其文化传递方式也必须是多样的而非单一的。  相似文献   

17.
王冰 《成人教育》2019,39(10):31-38
社区、社区教育、社区教育载体是三个既密切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概念。受经费、师资、场所、课程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般社区本身都不具备自有的、独立的教育载体及其资源,因此,社区要依托学校、教育机构、行业企业等教育载体来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社区教育载体是社区教育的有力承担者,是支撑社区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支点,社会必须建立和架构起一个能够使社区成员随时参加并享受到社区教育活动的载体系统,社区教育载体制度化和标准化建设是未来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图书馆是最能够体现文化功能的重要角色之一,公共图书馆作为社区文化设施,是属于文化硬件建设,它既是社区文化的窗口,也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现代社会,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教育作用日益显著,在培养社区文化,提升公民素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公共图书馆已成为社区公民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