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腊八节     
1月17日晴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摩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节日之一。北方许多地区在这一天都有喝腊八粥、腌制腊八蒜的习俗,我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
腊八节是腊月里重大的节日。在腊八节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吃腊八粥和祭祀祖先的习俗,人们团聚一堂享用腊八粥,我家也不例外。腊八粥由八种食材熬成,包括红小豆、薏米、莲子等。如果放入红枣、核桃、杏仁、桂圆等食材,味道会更加美味。有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娃娃、动物、花朵后再放进锅中熬煮,这样熬出的腊八粥就更漂亮了!  相似文献   

3.
<正> 元月17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天南地北的中国人都保留着在这一天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的,后来用的材料逐渐增多;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出产的谷物不同,所以加入的谷豆果仁也不尽相同。有用糯米、红豆、枣  相似文献   

4.
腊八节     
腊八的由来:腊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正值冬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其名日腊八粥。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牢监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命名为腊八粥。  相似文献   

5.
起源腊八是农历十二月的第八天,是欢庆农历新年的开始。在汉语里,"腊"的意思是第十二个月,"八"的意思是八。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大约3000年前,一种祭祀仪式叫作"腊",在农历十二月举行。人们向天上和地下的神献出他们的猎物。那时候,表示猎物的汉字"猎"和表示农历十二月的腊"是可以通用的。从那时起,"腊"就用来通指这两种意思了。因为这个节日是在最  相似文献   

6.
传统腊八节     
刘凤祥 《现代语文》2007,(12):57-57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时在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简称"腊八",也叫"佛成道节"。在远古时期,腊,本是一种祀仪,常在新旧接替时,用猎获的禽兽举行大祭,以此来祈福求祥,避灾驱邪。当时,腊、猎如同一字,猎字原意为"合",并有"接"的意思,古人就把这种祭祀称为"腊祭",于是是冬至的十二月就被称为"腊月"了。当时每年的腊月,  相似文献   

7.
腊八节传说     
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为什么这天叫腊八呢?原来,在古代"腊"字与"猎"字是同一字.古人喜欢在新旧年交接时,用猎获的禽兽来举行大祭,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称为"腊祭".所以把冬末十二月叫做"腊月".  相似文献   

8.
腊八节和腊八粥的故事源于佛教。佛祖释迦牟尼原来是古印度的一位王子,后来出家修道。一次,他因饥饿劳累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用五谷杂粮和野果熬成粥,救活了他奄奄一息的生命。释迦牟尼得救后,坐在菩提树下修行,并在农历腊月初八这天得道成佛。以后,佛教徒们把这一天定为“成道节”。每年的这一天,寺庙的僧侣都要举行诵经活动,并仿效  相似文献   

9.
画蛇添足     
《顽皮娃娃》2009,(3):24-26
很久很久以前,楚国有一个贵族准备祭祀祖先。他准备了很多的祭祀物品,有牛有羊,有酒有肉,还请了很多人来帮忙。祭祀完成后,为了感谢来给他帮忙的人,他就把一壶好酒赏赐给了这些为他服务的人。但是,酒只有这一壶,而要喝却有好几个人,明显不够喝呀!  相似文献   

10.
"呼呼呼",寒冷的北风猛烈地吹,让我想起了美味的腊八粥。于是我问外婆:"外婆,冬天来了,是不是可以喝腊八粥了?"外婆摸着我的头,笑着说:"小馋猫,还没到腊八节呢!腊八节那天才可以喝腊八粥哦。我先给你讲一个关于腊八节的故事,好不好?"我立刻托起腮帮子认真地听外婆讲故事。"古时候,有个叫朱元璋的小朋友,他家里很穷。他给一个小气  相似文献   

11.
徐徐 《动漫界》2021,(2):40-41
今天是腊八节,空气里都是腊八粥香甜的味道.是的,每年的这一天,我国许多地方的人们都会煮一大锅腊八粥来吃.为什么要在腊八节里吃腊八粥呢?听完下面这个故事,你就明白啦! 相传明朝皇帝朱元璋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他只能靠给地主放牛来挣一口饭吃. 某一年腊月初八这天,朱元璋放的牛摔折了蹄子,地主知道后便恶狠狠地把他关进了黑屋子.  相似文献   

12.
我的外公是客家人,住在广西柳州。客家人过春节都要祭祀、吃素和登高。除夕祭祀要赶早,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早早地进行祭祀活动。摆上煮熟的腌鸡和猪肉,倒上白酒,点上香烛,在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缅怀勤劳的祖先。接下来的年夜饭写话也特别丰盛:白斩鸡、酸甜排骨、扣肉、红烧鱼、酿豆腐、鸡汤火锅……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满族曾经历了一个典型的宗法性传统宗教信仰阶段。该信仰的基本对象是"天"和"祖"。天,即天帝、天道、天神;祖,即祖宗、祖德、祖灵。由于对两者崇拜的主要活动是祭祀,且同时进行,故合称为"天祖祭祀"信仰。围绕着"堂子"进行的各种仪式活动构成了这一基本信仰的文化内容。满族宗法性传统宗教是民族与宗教互动发生的结果。今天,"天祖祭祀"信仰在满族民间还有遗留,表现为"祖德宗功"的民俗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汉武帝在其执政的五十余年间,大规模地频繁地举行了封禅、祭祀、寻仙祀神等活动,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对此作了详尽的记载。汉武帝为什么要举行这一系列的封禅、祭祀活动?司马迁又为什么在《史记》中专辟《封禅书》来记载此事?这些问题历来受到史学家们的关注。笔者近读《封禅书》,感到对上述问题尚有继续深入研究的必要,某些传统的看法似值得斟酌。下面不揣冒昧,谈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以就正于方家。一、怎样看待秦汉时期的封禅、祭祀和寻仙祀神活动在秦汉时期,封禅、祭祀、寻仙祀神等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活动?当时的人们对这类活动持怎样的态度?这是我们评价封禅问题以及《史记·封禅书》时首先必须弄清的问题。下面就从这二个问题谈起。 (一)在秦汉时期,封禅、祭祀、寻仙祀神等究竟属于一种什么性质的活动? 笔者认为,由于生产力水平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封禅、祭祀、寻仙祀神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15.
盘瓠是苗、瑶、畲等族共同敬奉的民族图腾,盘瓠文化是一种古老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化现象,遍及湘西以及渝、鄂交界的苗族和瑶、畲族聚居区。湘西境内的麻阳苗族自治县,聚居着十多个民族,其中一半以上为苗族,每年农历五月都会举行大规模的盘瓠祭祀活动。在为期十多天的盘瓠祭祀活动中,传统祭祀音乐一直贯穿始终,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民族心理。论文着重介绍了湘西麻阳苗族盘瓠祭祀音乐中的龙歌和舞蹈。  相似文献   

16.
<正>又到九九重阳节,秋风飒爽嗅菊香。重阳节在古代也称为“祭祖节”“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祭祀祖先、登高望远。近代后,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敬老的新含义,成为人们尊老、爱老的“老年节”“敬老节”。每到重阳,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忆起成长中的温馨和美好。下面,让我们一起品味那饱含深情和温暖的文字,感受人间最美真情。  相似文献   

17.
神奇的瓶子     
动物王国现在正在闹旱灾,一斤黄金都换不了一斤水,动物们渴得没办法了,只好四处去找水喝。这一天,美丽善良的小兔子又出来为生病的妈妈找水了。突  相似文献   

18.
母爱     
母亲一天比一天老了 ,走路已经显出老态。她的儿女都已经长大成人了 ,各自忙着自己的事 ,匆匆回去看一下她 ,又匆匆离去。往日儿女绕膝欢闹的情景如今恍如梦境 ,母亲的家冷清了。那年我去湖南 ,去了好长时间。我回来时母亲高兴极了 ,她不知拿什么给我好 ,又忙着给我炒菜。“喝酒吗 ?”母亲问我。我说喝 ,母亲便忙给我倒酒。我才喝了3杯 ,母亲便说 :“喝酒不好 ,要少喝。”我就准备不喝了。刚放下杯子 ,母亲笑了 ,又说 :“离家这么久 ,就再喝点儿。”我又喝。才喝了两杯 ,母亲又说 :“可不能再喝了 ,喝多了吃菜就不香了。”我停杯了。母亲又…  相似文献   

19.
画蛇添足     
[解释]: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祀过祖先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人。人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的话,就不够了,一个人喝正好。咱们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其中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得意洋洋地左手拿起酒壶,  相似文献   

20.
很久很久以前,那年非常干旱,森林里的小河干涸了,泉水枯竭了,动物们找不到水喝,难受极了。一天,小熊、小兔、小狮子等动物凑到一棵大树下面,商量如何找水喝。忽然,大树开口了:“孩子们,你们在我的脚下挖一眼井,就有水喝了。”“那么,我们就赶快动手吧。”挖井开始了,其他动物听到这消息后,都不约而同地加入到挖井的队伍中。看到人多使不上劲,狐狸提议十人为一组,每组干一天,轮流挖井。大公鸡和小狗编在一个组。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