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莉 《湖北教育》2022,(8):8-10
<正>与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相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在综合与实践领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集中指向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跨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正>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一项重要变革,是以结构化的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要求,课程标准编制要“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则将“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作为五大课程理念之一,并赋予其重要的价值定位——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栾长伟 《辽宁教育》2022,(21):17-21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相对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有了较大变化,新增了四分位数、百分位数、组内离差平方和等新知识的同时,也对简单随机抽样等知识的能力要求层次进一步提高,这种变化对教师是一种挑战。笔者对新课标与“2011年版课标”中“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进行对比,对新增加的内容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的基本原则,同时要求各门课程将不少于10%的课时用于跨学科主题学习。《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将跨学科实践作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加强学科之间紧密联系来弥补单一学科教学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杨勇  梁磊 《辽宁教育》2023,(3):64-66
<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应深入学习新课标,理解相关要求,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在学习任务群的指导下注重对学生阅读的引领,深入思考,理性实施,让整本书阅读教学深入学生内心。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3月25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数学课标》”)印发,本次课程标准修订主要在“结构体系”“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附录”等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与改变,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也提出了许多建议。那么,《2022年版数学课标》新在何处呢?  相似文献   

7.
蔡静 《小学教学设计》2024,(Z1):127-13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呼应《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要求,在“课程内容”部分设立了“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设计跨学科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教材为依托,通过对教材创造性地重组和拓展,设计基于单篇课文的、基于单元整体的、链接同主题多学段的三种形式。笔者以五下第三单元“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为例,谈谈基于单元整组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8.
彭俊芳  袁书琪 《福建教育》2022,(24):30-33+38
<正>近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及地理新教材的编制已纳入2022年教育部的工作要点。本文结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2022年版”),就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应关注的若干要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将百分数从原来的“数与代数”领域移到了“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目标从“数的认识”转变成了“统计量的认识”。调整的原因,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学习任务群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的“亮点”,也是当下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2022年版课标“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跨学科学习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最后一个教学目标,其本质是突破学科之间的限制,引发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和创新力。本文主要讨论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明确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确定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提供了数学教学的相关标准。准确理解和把握数学教学标准的内容,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课程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何捷 《江西教育》2022,(31):5-9
<正>课程标准是国家规范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教育行政部门推进课程改革行动的指导性文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国家课程标准规定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是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以及课程实施管理的直接依据。”可见,由国家统一颁布的课程标准,毫无疑问体现着国家意志,是国家在教育发展上的总导向,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总指挥。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强调了“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意义,指出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要“实施单元持续性评价,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构对单元主题的认知,发展能力,形成素养”,这为单元整体教学和“教—学—评”一体化的进一步探索、尝试和完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一、“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概念  相似文献   

15.
<正>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减负工作的开展。2022年4月,教育部颁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意味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表面看来,“双减”政策与新课标源头各异、互不相干,但就实质而论,它们却血脉相连、底部联通:“双减”政策是从教学系统底层开展全面减负,新课标则着力于从课程改革顶层实施减负提质,二者都站在义务教育全局全程的高度,致力于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根治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顽疾,提升学校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量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在小学阶段“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中的关键词,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相比,也是唯一增加的一个关键词。我们思考:量感的内涵是什么?“课标2011年版”中已经有发展学生“数感”的要求,“课标2022年版”中为何还要专门将发展“量感”作为核心素养的表现?量感与数感之间到底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学生的量感需要通过怎样的教学方式?设计怎样的数学活动?以下就这些问题,结合实践作一些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2022年4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正式颁布,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不同的是,新课标不仅给出了学习内容的内容要求和教学提示,还专门制定了数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将“教”“学”“评”这三个数学教学的重要方面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数学课程学业质量是对学生数学学习表现的整体反映,直接反映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是学生核心素养在具体学段、具体学科中的体现。数学作业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同样应该以“教—学—评”的一致性作为设计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突出学科实践、整体建构和因材施教的课程改革特征。  相似文献   

18.
<正>为帮助一线教师深刻领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2022年版”)的精神,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外语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杨良雄老师邀请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蒋京丽老师,就修订理念、主要变化、实施重点、教学建议等方面对义教课标2022年版进行解读。——编者  相似文献   

19.
<正>统编教材六上第二单元共安排了五篇课文——《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口语交际是练习演讲,习作内容是记叙多彩的活动。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实施后,如何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开展本单元的教学?建议可以围绕以下四点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20.
<正>2022年4月,《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正式发布。随着新课标的发布,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科技教学内容确立了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六条逻辑主线,并包含了过程与控制模块的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