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美育的功能得到进一步重视。为解决当前小学高年级美术欣赏课中存在的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教师可尝试运用“赏述2+1”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将“课前思维导图预习+课前口语训练+课堂创作体验”的教学模式融入美术欣赏课中,能有效激发学生进行美术欣赏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李晟 《教师》2011,(9):53-53
新课改下的初中美术教育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通过对美术基础知识和美术技能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审美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具备使幼儿认识深化、道德感化、情感净化、智能开发和心理平衡等诸多功能,在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显示出独特的作用。但在幼教实践中,我们觉得,幼儿美育存在颇多偏差:首先,有部分幼教工作者把美育简单地等同于艺术教育,仅仅在部分艺术学科领域实施所谓的“美育”,使幼儿美育往往未能有效地发挥其丰富的功能。其次,由于受前苏联分科教学模式的影响,不少教师只简单地把美育看做是特长培养,仅对幼儿进行技能的机械训练,忽视对幼儿进行审美感受、审美创造、审美体验能力的…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美育主要以开设美术、音乐、书法等艺术课程的形式开展。这些艺术课程主要涉及基本的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让我们拥有欣赏美、体验美的机会,帮助我们掌握艺术特长。同时,艺术美育是全面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我们多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于聆静 《作文》2023,(8):17-18
<正>一、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的美育意义(一)丰富学校美育方式《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意见》指出,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兼具丰富审美体验、学习人文知识、传承中华文化的功能。戏剧作为艺术形式,囊括戏剧主题理解、词牌唱段学习、典型人物演绎的内容。在戏剧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时空、资源优势,在语文知识学习、素养培养过程中达到美育教育的效果,丰富美育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6.
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艺术美育教育以来,许多音乐教师们为了把艺术教育普及到心智逐渐成熟、审美需求强烈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群体中去,他们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有的学习国外的美育教学理念,有的参照中学高中阶段的艺术教学模式,还有的根据自身的条件搞“职业特色”。  相似文献   

7.
刘艳 《考试周刊》2012,(30):117-118
“体育、艺术2+1项目”是教育部为了落实《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逐步推进的一项课外文体活动工程项目,其含义_是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作者对“体育、艺术2+1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体育、艺术2+1项目"(简称"2+1项目")是教育部为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而逐步推进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是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都能较好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和提升审美素质、陶冶情操奠定良好的基础。实施"2+1项目",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课程改革的一项重点,是衡量学校是否全面贯  相似文献   

9.
<正>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校体育工作“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是新时代学校体育的总体目标。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学校体育要贯彻“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模式”,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升级版的出台,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是实现国家意志强国梦的有效抓手。  相似文献   

10.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艺术教学要“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其中,焕发积极情绪,获得审美直觉和美感体验”,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喜悦和自我实现的愉悦,提升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其中“喜悦”“愉悦”正是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积极情绪的外显要素之一,展现了学生因满足而表现出的优质学习状态。“艺术课程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方面,强调在夯实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上,加强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促进知识、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学校艺术班是以各种艺术课程为专业,以有艺术特长的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专业人才为教学目的的专业班级。根据艺术班学生自身的特点,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文对职专艺术班英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美育关涉学生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是真正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学校美育应以学生为本,满足大学生的主体性、多层次需要,健全美育制度,保障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条件;注重课程美育,保障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建设;丰富美育第二课堂,扩大大学生全面发展实践场域;依托美育项目,搭建大学生全面发展载体平台;利用互联网+美育,拓展大学生全面发展网络空间;畅通家校社美育协同机制,激活大学生全面发展“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3.
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美术大纲》中指出美术教学目的是: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学习美术不是为了培养美术家,而是学生成长必要的不可缺少的“营养”。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种新的“专项远项课”教学模式,并与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实验比较.结果表明:新的教学模式具有明显优势.它在培养学生专项技能和特长、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较高的实效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数学教学,向学生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着眼于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与全面发展,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增强爱国主义精神,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全面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等能力才是发展性课堂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6.
<正>美育即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让歌声伴我快乐成长”为主题的“每周一歌”活动,旨在营造“班班有歌声、人人共参与”的良好学校艺术文化氛围,让学生在音乐的浸润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7.
蔡元培曾经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可见,教育离不开美育。新时期的体育教学观,不仅要把美当成教学手段、工具来使用,而且要把美作为教学的一种存在方式,构建以生命体验为核心的欣赏型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工程概预算”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门课程实践性较强,对学生前期所学的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实践表明,传统的考核方式不能将学生的学习结果真实反映出来,课程的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体系存在“轻基础、轻过程”等弊端。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特长分组+交互式答辩”的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方法,给出了“特长分组”和“交互式答辩”的概念,论述了这种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体系所具有的优势,通过“特长分组”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长处,通过“交互式答辩”能加强对学生的过程考核,将学生由课堂的客体变为主体,变被动为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美育质量测评,是撬动学校美育建设与发展的杠杆;美育目标和美育课程是杠杆的两大支点。为有效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2015]71号),各级各类学校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美育目标1)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各项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美育目标2);普通高校、专业艺术院校、中高职院校等还应促进学生"专业审美素质"的发展(美育目标3)。据此三层目标,应建构"将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的"美育课程体系"。我们借鉴史上一些数学家、美学家、心理学家等采用的审美和艺术测量方法,以重构合理的美育质量测评公式;同时,提出基于"互联网+"的美育目标、课程、直接相关教材、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五位一体"的大数据方案,以实现随时随地测评与督导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审美学习。这项巨大而精细的工程,理当纳入国家或区域十三五"互联网+"行动计划,并需要组建各方专家队伍,统筹设计与指导实施。  相似文献   

20.
1999年,广东省进行了高考科目设置“3+X”的改革试验,这是我国高考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认为:“3+X”高考科目改革,有利于高中学生在学好全面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个性特长,也为学校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提供了可能;并且对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