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理解六侧面理论,从概念理解、概念应用、概念认知三个维度对概念学习进行分析,构建概念学习的三维六侧面模型,并以初中数学平行线和相交线为例,展示上述模型应用于教学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3.
结合实例探讨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学习情境实施的六个步骤: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内涵、相互关系及实施"六步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确定学习领域,并设计了学习情境。按照学习情境进行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陈晓芳 《学前教育》2011,(12):18-19
“科学学习情境”是与幼儿所学习的科学知识相适的、包含科学问题产生的、生活中的科技事件。创设科学学习情境的目的是为幼儿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同时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创设科学学习情境有利于幼儿循着科学知识产生的脉络去准确把握学习内容,帮助幼儿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促使幼儿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那么,如何为幼儿设计有效的科学学习情境呢?  相似文献   

6.
“情境”是新时期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完整理解“情境”是语文课程实施的前提。基于中西方学界对“情境”的不同认识,分析指出完整理解语文课程中的“情境”应在新课标整体框架下进行,在与2011年版课标的比较中理解其发展,重新梳理“情境”类型与含义。教学实施时,应确立语文课程“情境性”理念,统整课程内容,设计统整的、系列的学习情境,优化评价情境。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作为一门课程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因为这既是课程定位的出发点 ,也是课程本质的张扬点。这里以几个课程标准为例 ,看看我们要找的问题。“历史教学能够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及现在 ,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 ,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拓展对世界的了解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使他们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①“历史学是认识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  相似文献   

8.
一辨析比较材料——直观感受分数 1.初步感知二分之一. 师:(出示小明一家郊游的图片)瞧这一家子,奶奶、爸爸、小明和妹妹在郊游.妈妈因为加班没能去,临走时吩咐小明:"你是小男子汉,要学会照顾大家哦.我准备了8个面包、4个苹果,你给大家分一分."如果你是小明,你打算怎么分? 生:每人分2个面包,1个苹果. 师:奶奶想把这1个苹果让小明和妹妹分,可以怎么分?  相似文献   

9.
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思想是既有理论依据,又有相应行动方案,且经过亲身实践验证的教育思想;在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探索中,学生不仅是教师所创构的情境的享受者,而且是不断形成、丰富、优化的师生共同情境的创构者;情境教育特别需要教师有爱心、童心及恒心;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探索不仅含有"中国元素"、具有"中国特色",而且含有"人类元素"、具有"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基于工作过程体系的课程改革中,通过学习情境设计,将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结合起来,帮助、引导学生经历了完整的工作过程并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实现实践训练与理论学习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宣雯 《小学生》2023,(8):58-60
情境能实现感情与环境的有效交互。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将人文情感融入到“真实情境”当中,与小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学互动。在基于情境视角实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强调“真实情境”的开发,利用情境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赋予学生更为出色的学习素质,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在综合性学习的引导下,设计学习、认知、交互多元合一的真实情境,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正>从学习科学的视角看,人的学习大致有三种模式:其一是获取模式(Acquisition framework):其假设是“人的心智是知识的容器”。因此,人的学习过程就是由自己或者别人往这个容器里装进更多的知识。课堂教学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就是等着“获取”知识,对于教师而言就是“传递”知识。有效学习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地传授知识以及学生是否有积极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3.
深度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信息时代对知识教学的反思和改进。对于深度学习,应从深度学习的性质、内容、过程以及任务与目的等方面去理解。深度学习不是自学,而是在教师的帮助和带领下学生主体的主动活动。深度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有挑战性的学习单元,深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学习过程。从根本上来看,深度学习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教学理念;它是历史上一切优秀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凝炼、提升,是良好教学的理想形态。深度学习的目的是培养能够创造美好未来的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84页。设计理念:本课时教学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让学生认识1公顷,并会进  相似文献   

15.
<正>陈寅恪先生强调“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让学生对历史怀有温情与敬意,在认识历史时给予同情之理解是中学历史教学应该培养的历史思维方式。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历史学习且活泼好动,对于艰深的历史分析难以理解也不感兴趣,教师需要找到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历史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科书文字和语言的讲述,  相似文献   

16.
<正>学习行为是决定教学是否有效的最为直接的控制变量,教师的教导行为要通过作用于学生的学习行为来影响学习的结果与效率。学生学习行为研究属于教学行为研究的一部分。我国早期的教学设计研究多着眼于教学系统本身的改进,重点设计"如何教",很少将教学系统与外部环境相联系,以致与学生"学会学习"相脱节;教师多从钻研教材、从教师"教"的角度进行思考。在"备学情"的时  相似文献   

17.
在全民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能力,是当今幼儿教育者所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而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让幼儿理解什么是"分享"才是关键。本文中阐述了利用早期阅读、情境体会、互动交流、图示提醒等情境体验方式来唤醒、体验、感悟、建构幼儿心中的"分享"概念。  相似文献   

18.
<正>“情境化”虽不是新的教学实践,却是新课标的新要求。古诗文的“理解性默写”真题,不仅为我们理解教学的情境化提供了支持,还为我们在正确理解“情境化”后设计“情境化”试题提供了参考。从真题设计理解“情境化”“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1]在新课标要求下所拟定的中考真题,完全有理由成为我们理解“情境化”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19.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一个正确的方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需要从任务载体的选择、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环境、考核环节的设计等五个方面开展学习领域设计,并以“教师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情境为例实施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新的生物课司翌改革已进入实验阶段。高中生物新课程要求评价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评价学生对生物技能的形成和运用,评价学生掌握生物科学方法及进行探究活动的质量,评价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就是说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评价不再拘泥于生物学习中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注重生物学习中的过程和方法,更关注生物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