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始于2019年末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间,内地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目前,疫情已经升级为全球性疾病大流行事件。作为以新发传染病为代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危机传播管理研究与过去的2003年"非典"事件相比都离不开对信息传播的观察。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中国进入移动社交媒体时代后首次出现的全民性公共危机在这个新的传播语境和情境下,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危机传播研究在媒介信息传播、地方政府管理和受众舆论引导方面也呈现出新的特征与样态的同时,也给我国危机传播管理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启发与改变。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倡导的集体防疫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社交媒体作为公众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在建构风险感知、动员公众参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往的风险沟通研究多集中探讨个体层面的媒体使用、风险感知与防疫行为,缺乏对社会层面的观照;且多将社交媒体笼统考量,难以提出足够有针对性的沟通方案。有鉴于此,论文通过细分社交媒体、风险感知和防疫行为类型,构建了“心理动机-媒体使用-风险感知-防疫行为”模型,在梳理疫情期间公众社交媒体摇摆使用行为及其内在动因的基础上,检验其对个体与社会层面风险感知和防疫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监测、社交、回避等动机会促使公众摇摆使用内容导向型社交媒体和用户导向型社交媒体。从作用机制来看,内容导向型社交媒体可直接影响或间接通过风险感知推动个体采取自我保护行为,并且配合集体防疫行动;而用户导向型社交媒体仅可直接作用于集体防疫行动。另外,社会规范在内容导向型社交媒体使用对集体防疫行动的作用路径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不确定及其造成的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易造成社交媒体倦怠。依据媒体同步性理论和个人-环境匹配理论构建理论模型,研究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媒体同步性特征和疫情风险认知影响社交媒体倦怠的机理。研究发现,2020年3月底,个体社交媒体倦怠水平处于中低程度;媒体同步性特征中的并行特征显著负向预测、符号集和可重复处理性特征显著正向预测社交媒体倦怠;疫情严重性感知在符号集、可编排性与社交媒体倦怠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上述结果为完善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国家应急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2011年,传播学者金姆和当代著名的公关学者詹姆斯·格鲁尼格提出了新的公关传播理论:问题解决情境理论。该理论模型主要由问题认知、受限认知、涉入认知和参考标准4个自变量,一个调节变量情境动机和信息搜寻、信息注意、信息筛选、信息许可、信息告知、信息共享6个因变量组成,旨在探求人们对某一问题情境下的认知与传播行为之间的关系。该理论是公众情境理论的最新进展。新理论模型的价值及其实践亟需探讨。  相似文献   

5.
赵勇 《新闻世界》2020,(4):25-27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城市媒体如何发挥主渠道作用,打通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是对媒体动员、引导和服务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媒体融合传播成果的检验。本文从徐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实践分析评议切入,以丰富的案例和数据,探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城市媒体发挥传播职能的操作路径,展现了非常时期城市媒体的作为和担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新冠肺炎期间,虚假健康信息泛滥演变成一场信息危机,而中老年人是疫情虚假健康信息的主要受害者,研究其疫情虚假健康信息的应对行为,有助于精准健康信息服务的开展。[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28位中老年应对疫情虚假健康信息的相关行为,结合PADM理论、启发式-系统式模型和应对行为理论,依据指引式路径分析方法,探究突发公共卫生情境下中老年人虚假健康信息应对行为形成的内在机理并构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突发公共卫生情境下,中老年对虚假健康信息的关注、理解受到信息类型、损失程度、信息源、信息渠道、响应的直接影响,并受到当地疫情程度的调节;基于疫情虚假健康信息认知形成危害感知、相关利益者感知和防护性行为感知,进一步通过启发式或系统式信息处理路径制定行为决策,选择采取问题聚焦应对行为和情绪聚焦应对行为。研究结果有助于突发公共卫生情境下针对中老年进行精准辟谣以及健康养老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聚焦危机传播情境下社交媒体用户的涉疫信息转发行为,遵循扎根理论研究范式,深度访谈22名研究对象,提炼出转发动机、转发对象、转发内容、转发形式、转发渠道、转发障碍、转发行为生命周期7个主范畴及核心范畴,进而揭示危机传播情境下社交媒体用户涉疫信息转发行为的形成机理。危机传播情境下社交媒体用户在利益相关、情感交流等动机的驱动下,将筛选后的涉疫信息以特定的形式,通过特定社交媒体平台转发给选定对象,在此过程中存在信息与平台两个层面的障碍。研究发现:随着疫情的发展,社交媒体用户的涉疫信息转发行为呈现出生命周期性特征。研究危机传播情境下社交媒体用户涉疫信息转发行为的形成机理,有助于深度了解与预测用户行为,可以为政府相关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社交媒体精准信息推送等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姚乐野  吴茜  李明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5):123-130
[目的/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至今传播速度最快、传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微博是新冠肺炎疫情舆情传播的重要场域,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微博舆情的针对性研究,利于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方法/过程]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索新冠肺炎疫情舆情传播的网络结构特征、各传播主体的位置与角色。[结果/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微博舆情体现出总量巨大、节点林立、关系复杂的网络特征;不同类型的微博用户在网络中的传播作用各不相同,官方媒体微博、商业媒体微博、自媒体微博在突发事件舆情网络中占据不同的传播位置、具有不同等级的传播能力;在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和引导过程中,应当推动各类媒体的广泛合作。  相似文献   

9.
新传播技术不仅改变了媒介生态,也重塑了公共卫生防控体系。本文从社交媒体在疫情预测、公共沟通和传播干预等方面入手,分析了社交媒体如何介入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首先,基于事件与症状,社交媒体可以对公共卫生事件及疾病的发病率、规模进行预测;其次,通过推进公共参与,社交媒体可以弥合公共卫生资源获取上的不平等,促进疫情中的公共沟通;第三,社交媒体还能有效地参与健康传播干预,实现公众从认知到行为的改变。最后,文章探讨了社交媒体参与疫情防控中的数据与隐私问题及理性对话如何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就在今年,除夕夜到来之际,全国暴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新闻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引导社会舆论,唱响防疫主旋律,控制和处理突发性等方面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本文就以今年的新型冠状肺炎为案例,就媒体在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应有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探寻媒体的角色把握以及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蔓延,是2020年至今最受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抗击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应对能力的一次挑战。本文以恩施日报新媒体矩阵2020年至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为研究对象,从传播主体、渠道、内容、受众、效果等方面,探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地方主流媒体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2.
国际社交网络平台在重大突发事件的国际舆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社交平台中的情绪传播,直接影响用户的认知和传播行为.为使中国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能有效应对国际舆论和提高国际传播地位,以新冠肺炎疫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例,选取Twitter平台上的评论信息进行情绪挖掘和呈现,总结国际社交网络平台情绪传播特点和规律,针对有利...  相似文献   

13.
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既显现出实施救灾的能力又传递着大量不实信息,社交媒体场域的不确定性促使公众的风险意识愈发明显.为了解公众风险感知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研究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4106个样本,构建媒介信息特征、疫情风险感知和信息分享意愿模型.研究发现,首先,社交媒体使用和官方媒体信息可信度正向...  相似文献   

14.
档案信息的资源优势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坚实保障,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文章对新冠肺炎疫情档案管理进行多层次分析,以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流行后,大量信息和舆论铺天盖地而来。准确把握疫情暴发期公众的信息获取行为及特征,分析探索错失焦虑的形成与影响因素,对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与科学决策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认知心理学等梳理分析错失焦虑、信息获取行为、无聊倾向及情绪之间的关系,构建研究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采集957份样本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法检验模型,结合访谈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结果/结论]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期,移动新媒体是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接收推送分享与主动搜寻行为均衡,信息阅读观看的日均耗费时间较长,呈现高频次短时间隔获取特征。疫情关注度显著正向影响错失焦虑与信息获取行为;无聊倾向与错失焦虑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错失焦虑是信息获取的动机性因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错失焦虑较高的个体更容易感染负面情绪;信息获取行为与负面情绪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覃洁 《青年记者》2020,(7):54-55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突袭神州大地,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全国多家媒体对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了持续报道。其中,财新传媒作为一家专业财经媒体,派出多名记者到一线进行报道,刊发了多篇有影响力的新闻稿件。本文聚焦财新关于新冠疫情的相关报道,探索财新如何在疫情暴发初期便发出预警,并持续对疫情进行深度、立体化的全纪录式报道。  相似文献   

17.
从2019年12月开始,中国出现了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疫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典型事件。我国各级政府、主流媒体与新媒体平台,乃至关心疫情传播的普通公众都在该事件发生后发挥其独特优势,采取了相应措施进行健康传播,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健康传播的传播主体的地位及舆论引导力、传播内容的特点、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的选择,以及所产生的传播效果,探析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媒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8.
张艺鸣 《传媒》2021,(2):37-39
2020年春节,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搅局.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笼罩下产生的公众恐慌和传播危机,北京卫视以抗疫传播者、舆论引导者、政府议题输出者的身份,持续启用特别报道,发布多款视频产品,在疫情正面宣传引导上起到重大作用,也展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电视媒体的专业性与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探究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虚假信息传播行为的因素,为有针对性地监测预警、阻断传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虚假信息提供借鉴参考。[方法/过程]基于S-O-R理论模型,综合考虑外部刺激因素和个体认知因素对传播者信任感知及传播行为的影响,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并利用新冠肺疫情期间微博平台的虚假信息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虚假信息质量、信息发布者影响力和事件进展对信息接收者的信息传播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医护人员主题、呈现积极情感的网络虚假信息更容易获得信任和传播,网络影响力高的信息接收者在虚假信息传播过程中起到辟谣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冠肺炎疫情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的努力之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后疫情时代",深入思考和研究图书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服务日益重要。介绍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图书馆的影响及图书馆的应对举措,分析了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在疫情期间应急服务存在的问题,从8个方面阐述了"后疫情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应急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思路,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应急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