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文文章论述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概念及方法,讨论了包埋法固定化法处理石油污染水体的载体选择、制备工艺、应用效果.并对固定化技术在石油污染水体生物修复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黄土区石油污染土壤的现状及其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黄土区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方法 概述黄土区土壤石油污染的现状,比较当今国内外主要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并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前景加以科学展望.结果 生物修复技术是黄土区石油污染土壤的理想修复技术.结论 提出了利用生物技术修复黄土区石油污染土壤的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解析了生物炭和腐殖质各自的性质特点及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可能起到的作用.重点论述了生物炭和腐殖质二者联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可能机理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具体现状,为应用生物炭和腐殖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生物修复在海洋石油污染治理中具有重要地位,虽然目前环境中可以培养的微生物比例很低,但微生物的基因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借助宏基因组技术可以克服传统生物修复技术中微生物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为利用未培养微生物开展环境修复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宏基因组技术实施的方式,并结合海洋石油污染的特点,对该技术的应用现状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小试和现场中试的基础上,采用预制床处理工艺对江汉油田4种不同类型石油污染土壤进行实用规模的生物处理技术研究。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当稀油、稠油、特稠油和高凝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总量(TPH)为(25.8~77.2)g.kg-1时,经过86d的运行,TPH去除率为39%~66%。TPH的降解速率除与微生物的生长环境有关外,还与石油的理化性质密切相关。4种石油污染土壤的降解速率依次为:稀油>高凝油>稠油>特稠油,TPH的组分对其降解速率有重要影响。本试验研究为大规模石油污染土壤异位生物修复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将不同老化方法引入稳定化修复实验教学,开展了长期条件下生物炭稳定重金属效应教学研究。探讨了生物炭稳定土壤中的砷和镉的机制,分析了重金属再释放的风险。通过测定土壤基本性质和重金属浓度实验内容,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合电子探针等表征手段,研究了长期条件下不同老化土壤中砷和镉的释放规律,得出了生物炭对重金属稳定化起正面作用的结论,可为模拟分析实际场地稳定化修复的长效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复合菌剂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生物降解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验模拟研究了营养物(N、P)、电子受体(H2O2)、含水量和表面活性剂(TW80、SDS)等多因素对复合菌剂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影响.实验针对四个影响因素,设计了正交实验,得到实验结果表明,营养物、电子受体、水和活性剂对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都具有较大影响,当添加C∶N∶P为400∶6∶1、H2O2为10 mg/g、水为30 %和阴离子活性剂0.6 mg/g时,复合菌剂降解土壤中石油的效率可达到73.2 %.  相似文献   

8.
介绍微生物修复受石油污染土壤的基本原理,以及人类促进这种修复作用的思路,供一线教师用作高中化学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9.
土壤农药污染的现状与生物修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菊  周青 《生物学教学》2006,31(11):3-6
土壤农药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概述土壤农药污染主要类型与土壤农药污染的三重效应基础上,介绍了土壤农药污染的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酶修复的概念与过程,并对土壤农药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的可能机制与生物修复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到4株对柴油、正己烷等烃类具有乳化作用的细菌。对4株菌的耐盐碱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4株菌株均能耐受较高的盐碱环境并产生生物乳化剂,其中菌株FB-8的乳化活性最高。将菌株FB-8进行发酵培养,采用盐沉法从发酵液中提取到生物乳化剂粗品,得率为1.62g/L,该物质能够在高盐碱条件下乳化柴油。分离到的4株菌可用于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的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11.
主要分析了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的特点,并以石油污染土壤为供试土壤,采用室内盆装模拟实验以及外加N源、P源强化土著微生物处理的方法,从几种土著微生物常用N、P源中选择了最佳N源,最佳P源,并实验确定了本模拟实验系统的C∶N∶P.在本模拟实验系统最佳强化条件下,土著微生物降解石油烃效果得到明显提高,30天其降解率最高可达73.3%,较对照高出了58%.  相似文献   

12.
土壤Cd污染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污染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本文总结了土壤中Cd的分布特性、污染状况、存在状态及其对生物的毒害作用,分析了土壤Cd污染的生物修复研究状况,重点评述了Cd污染的植物修复原理、类型与技术及其进展,并结合我国土壤Cd的污染特点和部分研究结果,提出今后的研究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污染场地的生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体废物填埋场、污水处理厂、油库、地下输送管道的泄漏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正日益受到关注,生物修复技术在治理受有毒有害有机物污染的环境的作用日益突出,因而生物修复的研究愈加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稻壳生物炭对玉米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的前10周,生物炭对玉米株高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随着玉米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逐渐消失。收获时,生物炭对玉米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随着生物炭增加,土壤的有机碳和全氮增加,并且当生物炭用量为5%时达到显著水平。生物炭对土壤p H、铵态氮、硝态氮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及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治理污染的地下水及土壤以其安全、简便、无二次污染的优点而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概述了生物修复技术在污染的地下水及土壤的研究及应用状况,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了土壤生态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微生物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染治理技术.本文探讨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行为特性及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酶学评价,综述了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及其微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7.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修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阐明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污染情况及造成的危害,主要综述了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对土壤污染及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微生物降解与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生物降解性、降解途径及影响微生物降解磺酰脲除草剂的因子。并对其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选择福建水稻研究所吴凤综合试验站为研究样点,采用室内培养-气相色谱法对对照、炉渣、秸秆、生物炭和炉渣+生物炭添加后稻田土壤甲烷与氧化亚氮产生潜力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观测期内,稻田土壤对照、炉渣、秸秆、生物炭及炉渣+生物炭处理甲烷平均产生潜力分别为0.007 1、0.004 9、1.505 1、0.079 0、0.080 0μg/(g·d),炉渣处理比对照减少了31%,其他处理则出现不同程度增加的趋势;土壤氧化亚氮平均产生潜力分别为0.003 5、0.001 6、0.001 1、0.002 1、0.002 9μg/(g·d),各处理分别比对照减少了54%、69%、40%、17%;炉渣的添加能有效抑制稻田土壤甲烷与氧化亚氮的产生;秸秆、生物炭及炉渣+生物炭处理均能有效抑制稻田氧化亚氮的产生,但并未抑制土壤甲烷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概括了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和修复方法.工业污水、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工业废弃物堆放及大气沉降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目前中国耕地约1/5被重金属污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修复技术也越来越先进,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工程物理化学法、土壤农化调控法和生物修复法,前两者是常用的处理方法,生物修复法是目前非常有前景的一种处理方法.尽管治理技术日益先进,预防重金属污染也非常重要,只有防治结合,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这一世界性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