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怕文言文列在“三怕”之首。但丢弃了文言阅读.就是丢弃了古代文化。丢弃了古代文化,就等于丢弃了另一只眼睛,同时也丢弃了另一条腿。因此,中、高考古文阅读题有增无减,而且花样迭出。如何让古文阅读充满兴趣、焕发生机呢?一篇古文就是一座古墓,打开它.有所发现,才会有所惊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吉林 《阅读与鉴赏》2009,(9):42-42,25
据说,现在学生中流传着“三怕”:一怕周树人(鲁迅),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写作,本是件快乐的事情;现在,教师面对学生怕写作文的尴尬情况,该采取什么措施让学生写作快乐起来呢?  相似文献   

3.
当下高中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岂外咄咄怪事?文言文距离现今高中生的时代、生活遥远,古今语言变化甚大,怕文言文还说得过去;鲁迅的作品思想深邃、笔锋犀利、语言奇崛,反映的时代与现在格格不入,学生理解困难,这也情有可原;可怕写作文,无论如何都让人匪夷所思哟!作文,归根结底,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无非就是表情达意,天地万物,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前两怕我们暂且不谈,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一俗语非常形象地概括了我们当前的作文教学现状,学生主要是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  相似文献   

5.
当下.中学生流传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学生把文言文列为“三怕”之首有许多原因.在此笔者无意列举,认为这与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缺乏兴趣一定有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我1991年大学毕业,到现在已经快30年了,没有再敢回到课堂上.我对教育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但七八年前去成都和一些中小学老师交流,他们告诉我,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好像全国各地的学生都是这样的. 怕周树人和文言文不用多说,但是怕写作文让我没有想到.用自己的母语写作,这应该是最基本的能力,就像...  相似文献   

7.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是流传在中学生中的一句顺口溜,它形象地道出了语文学习方面的三个难点:文言文阅读、写作。现代文阋读。文言文由于与现代生活相隔年代久远.话法规则与现代文区别较大,初学文言文觉得佶屈聱牙.同学们也因此视为畏途。其实只要掌握方法,加强积累,文言文也并非那样难学。我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中学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诚然,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难以乐观,要么一味重“言”,死记硬背,枯燥乏味;要么一味重“文”,满堂对话,空洞飘浮。中学文言文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兴趣?本期选刊一组初中文言文教学设计和分析文章。一篇高中文言文复习课观察评析,以图引发读者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全面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9.
莫怕周树人     
夏发祥 《学语文》2011,(1):34-35,62
中学生中流行一则名为“三怕”的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在众多的作家当中,唯独怕“周树人”,可见学生对周树人“怕”的程度是多么深。不仅学生怕学,不少语文教师也怕教鲁迅的作品.认为其作品难教。  相似文献   

10.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校园流行语。实际情况是,有些同学有这“三怕”(或其中“一怕”“二怕”),有些同学不但不怕反倒喜欢。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中流行一则“三怕”的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学生之所以怕上鲁迅作品,或由于他的作品篇幅较长,不易整体把握内容;或由于其语言深奥,思想深刻,理解起来有困难;或由于其写作背景离现实生活太远,无法走进其作品与他进行思想交流和精神对话。我倒认为,这些都不是学生怕“周树人”的真正原因。其实,真正让学生“怕周树人”的责任在教师,  相似文献   

12.
加强对学生周记写作的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归纳说现在学生有三怕: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当然这是调侃的说法,但却从很大程度上指出了语文教学上的薄弱环节,作文的问题最为突出。不仅学生怕,老师也怕。现在多数老师已经开始重视作文教学,有的学校已经把作文作为专门的课程,并配有教材。多数老师总结的经验是多读多写多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周记,  相似文献   

13.
凌丽屏 《考试周刊》2010,(44):45-45
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由此可见学生对文言文的无奈、畏惧。究其原因.在于初高中课标要求衔接不上,导致初高中文言学习断层。义务教育第四学段(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目标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文言文16篇)。”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阐述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相似文献   

14.
一、在琅琅书声中亲近抑扬的文字有人说,中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这话虽不免言过其实,但还是说出了部分真理。古人的生活环境、思维特点和语言习惯和现代中学生隔着辽远的时空距离,因此,文言文与学生有着天然的隔阂。如何拉近文言文与现代学生的距离?朗读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作文特别是写考场作文是学生最头疼的事情。而考场作文是对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验,批阅要求比较严格。作为将要参加考试的学生要采取恰当的应对策略,做到“不打无准备之战”。那么写好考场作文有什么技巧呢?下面笔者介绍一些常见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莉 《语文天地》2012,(8):38-39
都说高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鲁迅文章佶屈聱牙,但好在没几篇,还大部分已经被整理出教材了;文言文难学难懂,但只要加强训练,也基本上能过关;偏偏是作文,学生从小学写到高中,分值从30分涨到70分,躲避不了,成绩又很难提高,以至成为很多学生难以消除的梦魇。  相似文献   

17.
丁成华 《语文天地》2012,(15):38-39
都说高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鲁迅文章佶屈聱牙,但好在没几篇,还大部分已经被整理出教材了;文言文难学难懂,但只要加强训练,也基本上能过关;偏偏是作文,学生从小学写到高中,分值从30分涨到70分,躲避不了,成绩又很难提高,以至成为很多学生难以消除的梦魇。  相似文献   

18.
武辉 《语文天地》2011,(5):37-38
当前学生中盛传着这样一句语文学习过程“三怕”的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怕文言文,可以理解,毕竟老祖宗留下来的之、乎、者、也,离我们太久远了,学生接受起来肯定有困难。  相似文献   

19.
都说高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作文对于高中学生无疑是个梦魇,每每60分、70分(江苏)的考试作文,一般也只能拿个40多分,平时练习了很多、也看了很多高考满分作文、优秀佳作等,一到考试发现该拿几分还是几分。于是,不少高中生的感觉就是,作文更多靠天赋,久而久之也就无所谓了。其实,高中老师更怕  相似文献   

20.
中学校园里时下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句话让我感到茫然,可仔细想想,似乎又在情理之中。究其原因,课文内容陈旧、教师授课以灌输为主、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等现象并未根除,应试教育还在作祟。因此,学好语文,仅依靠教科书中有限的课文是难以奏效的,应该广泛涉猎,把语文教学放宽到课外生活的领域和教材外的优秀读物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