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创新是发展的希望,青年是创新的基础。如何激发青年一代的创新热情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课题。如何组织青年,如何搭建载体,如何长效进行,“青”字号品牌——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奖探索着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引领着600万央企青年掀起“中国创造”之风。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软银机器人杯”2021年国际青年人工智能大赛嵌入式AI与边缘计算创新应用赛中,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团队“公路卫士队”荣获全国一等奖,并取得了由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协作项目工作委员会颁发的国际证书。据介绍,国际青年人工智能大赛是目前竞赛水平最高、参与院校最多的世界级青年高水平人工智能大赛之一,旨在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热情,搭建国际青年携手解决机器人科技、人工智能领域前沿问题的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与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一脉相承,从历史唯物质主义基本观点和无产阶级市场出发,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青年工作的主题和方向,深刻揭示了青年工作的本质规定、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将培育和提升青年创新创造活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抓手。  相似文献   

4.
“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是党的二十大对全体青年的殷切期望与伟大号召,也是青年一代的成才方向与成长道路。要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必须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并贯彻落实“新时代好青年”的本质内涵与根本要求。“有理想”是立身之本,要筑牢青年信仰、信念、信心、信赖的精神家园;“敢担当”是成才之要,要涵养青年志气、骨气、底气、勇气的胆识魄力;“能吃苦”是成长之基,要锻造青年能吃生活苦、学习苦、成长苦、竞争苦的意志品质;“肯奋斗”是成就之源,要引领青年走好人民至上、贡献社会、苦干实干、创新创造的奋进之路。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综合创新素质的教育。综合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与动机(触及的是“想不想”创新的问题)、创造精神(决定“敢不敢”创新)、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思维与创造技能,解决的是“能不能”创新的问题)和创造个性(“善不善”创新)等要素。创新教育是通过“创造的引导者”——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提供创造的环境,激发“创造者”——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品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从而有创造的行为或结果。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引擎,创业是社会发展的源泉。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当今社会最具创造潜力的优秀群体。他们是“现有机会的拥有者”,更是未来事业和“就业机会的创造者”。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青年成长的必然要求。湖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一、创造和创新的关系关于“创造”与“创新”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创造”是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创新”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在此,“创造”和“创新”都有一个“创”字,都含有开始的意思。“创造”与“创新”的相同点都是指人所具有的思考能力,并通过反映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产生新的富有成效的结果。这就是说  相似文献   

8.
从2011年1月至2022年6月福建省出台了63份与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创造相关的地方规范性政策,从“发布时间”“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工具”四个维度对63份政策进行分析,发现福建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创造相关财税政策存在一些局限性,政策在时间分布上与创新创业创造发展需求不够匹配;中小企业在创新创业创造相关资助政策上无明显优势;中小企业概念界定不统一,支持“创造”的政策匮乏;各类政策工具使用不均衡等局限性。针对性提出未来应注重结合发展需求适时推出创新创业创造财税政策;各政策主体合力助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创造发展;统一中小企业概念的界定,强化对创造的财税激励;优化财税政策工具的内部结构,增加需求面政策的运用,为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政策的制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于伟 《中国研究生》2022,(11):58-5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这为广大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线教师指明了工作方向。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是做好青年工作的基础,突出一个“知”字。新时代青年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较强、个性更加突出、接受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和视野更加开阔等特点。研究生不仅专业素质强、辨别是非能力强、性格更加成熟稳重,而且社会参与意识强、程度深,创新创造能力突出。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创新 ?有人用三个成语来概括 :无中生有 ,有中生无 ,有无相生。“无中生有”即创造———前所未有的创造 ;“有中生无”即创新———在创造的基础上不断改革、更新 ;“有无相生”即创新的本质———创造是创新的起点 ,创新是创造的核心。也有人说 ,创新即创造。“创”就是打破常规 ,“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  我们这里所说的创新教育 ,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核心是在认真做好“普九”工作的前提下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 ,为了应对知识…  相似文献   

11.
2002年6月13日,德国总理格哈德·施罗德在联邦议院就“教育与创新政策”发表了一项政府声明,要求创造一种教学与学习的新文化。施罗德把人们是否有受教育的机遇称为21世纪的社会问题:“教育——这对我而言是现代化社会政策与创造未来的中心议题。”施罗德的这一政府声明,引发了德国关于青年教育与培训质量问题的激烈讨论——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解析 □几种不同的创新概念 □中国呼唤创新教育 □国外创新教育谈 □实施创新教育的突破口 “创新教育”解析 叶 平 一、创造教育还是创新教育 一种看法是,创造和创新含义不同。创造的意思是原来没有的,通过创造,产生出新的,可以称为“无中生有”;而创新  相似文献   

13.
人们通常把科技领域的创造称为“发明”、“发现”、“革新”与“技术进步”;把文化领域的创造称为“创作”;把体育领域的创造称为“创记录”;把经济与社会领域的创造称为“创新”。“创新”与“创造”是略有区别的同义词。从本质上说,创新就是一种创造,但“创新”与“创造”在应用领域、特点及内涵方面都有所不同。首先,创新是个经济学、社会学的概念。例如单纯的发明以及纯技术导向的技术进步就都只是创造而不是创新,只有从市场需求出发而开展发明,实现技术进步,并通过产业化而转化为生产力,再回到市场接受市场需求的检验,这样…  相似文献   

14.
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是步入21世纪的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心和着力点。什么是“创新”?“创新”(innovation)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就是从事前所未有的活动,或对已有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再次发现。“创新”与“创造”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但并不等同。“创造”(creation)指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而“创新”则既包含“前所未有”,又包容“重新组合”和“再次发现”。因此,“创新”比“创造”涵盖更宽泛,“创新”的最高层次是“创造”。  相似文献   

15.
我院团学组织结合学院实际,提出了“围绕德育核心、突出科技创新,加强载体建设,实施素质拓展”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与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其中,一年一度的“五四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五四科技文化艺术节的指导思想 我们举办五四科技文化艺术节的指导思想是:以提高青年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标,以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培养青年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创造能力为重点,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营造良好氛围,让青年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得到锻炼,获…  相似文献   

16.
关于创新素质教育的概念创新素质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的创造实践活动而产生,并逐步明确、逐步形成的。创新素质教育,是从创造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断衍化而生成的。那么,什么是创造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如何实施这些教育?能否通过界定与诠释,使诸教育提法综合为创新素质教育?我认为,有必要加以探讨。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两者都有“创”字,即初次、开始做的意思。单从“创新”与“创造”两词比较,创新包容创造,创造涵容创新。创造比较具体,是全新的,是无中生有,难度比较大,层次比较高,是创新的上位与顶尖。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新…  相似文献   

17.
人类刚刚挥手辞别了历尽沧桑的 2 0世纪 ,跨入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世纪。当代中国青年创新人才 ,驾驭“网络快车” ,奔驰在“信息高速公路”上 ,领略着“克隆”、“申蓝”、“火星探路者”的科技风采 ,用自己青春和智慧创造着“联想”、“方正”、“科利华”、“巨人”等高科技现代企业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所谓知识经济 ,通常是以配置 ,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要素的经济。推动知识型社会发展的核心是生产力中最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人才尤其青年人才的成长 ,实质上是成才者在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诸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江泽民在1999年6月全教会开幕式上强调:“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2003年7月,胡锦涛在共青团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会上也指出:“广大青年要善于创造。青年时期是最富有生命力的时期。全国广大青年都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潜能,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的伟大实践,在不断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创造、善于创造、不断创造。”这说明国家非常重视对青年创新能力的…  相似文献   

19.
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应重视并解决好青年科技人才发展遇到的困难和瓶颈,立足“两个大局”,塑造青年科技人才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提升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水平;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好青年科技人才,提升人才供给的自主可控能力。  相似文献   

20.
赵华 《江苏教育》2023,(38):33-35
<正>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常州二中”)申报立项的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以“大成文化”涵育奋进品格,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品格生长实践,是君子人格的时代表达,是奋进青年文化建设的创新探索。学校深刻理解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坚持培养青年的全面发展观、青年价值观、青年教育观和青年事业观的贯通式实践,赋予“大成”大德、有成的新意,按照“三段·四域·六艺”的品格习养范式培养奋进青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