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充分利用地图进行地理教学是一条普遍规律,但是心理地图作为地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往往被忽视.  相似文献   

2.
不仅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具有文化特征,而且心理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为研究者及研究活动的文化负载。研究对象的文化特征可以称为文化心理,研究者的文化特征可以称为心理文化。从文化心理到心理文化,体现了心理学文化意识的积极拓展。  相似文献   

3.
区域地理是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普遍反应较难掌握的内容之一,从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考试中也呈现出学生在这部分失分比较严重的现象。深入分析其原因发现,主要是学生在头脑中尚未形成清晰的地图表象,空间概念模糊不清。因此,学生就无法借助心理地图展开空间的思维与分析。地理的学科性质决定  相似文献   

4.
王俊友 《地理教育》2014,(10):59-60
正一、心理地图的涵义美国《国家地理标准》认为:心理地图,是人们对地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内化了的印象,它反映了人们对位置和不同尺度区域的认识。心理地图首先是一种地理表象,具有空间性,是对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演变和发展的主体的反映,同时心理地图也是一种记忆表象,它具有记忆功能,能在头脑中将地理表象保持和再现,可通过长期有意识的记忆训练,帮助学生获得比较稳定的地域知识和空间认知。本研究认为心理地图的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1心理地图是包含各种地理信息的地图在人脑中形成的表象。它是一种空间表象,是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特征、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5.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利用地图进行教学也正是地理教学特殊之所在。教师借助不同种类不同形式的地图可以将卜分遥远和广阔的地理事物呈现给学生,将使学生无法感知的地理事物形象化,抽象的地理规律、地理理论具体化。学生阅读分析地图,在图上找出地理事象之间的关系,发现地理事象运动发展的规律,是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识记能力的过程,这是最重要的地理能力,也是国家教育大纲规定的地理教学基本目标之一。而且,以地图为载体的综合试题也占据着高考试卷的主体,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直接决定了高考的胜败。  相似文献   

6.
区域地理是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普遍反映较难掌握的一块知识。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考试当中学生在区域地理部分失分比较严重。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发现主要是学生在头脑中尚未形成清晰的地图表象,空间概念模糊不清。因此,学生就无法借助“心理地图”展开空间的思维与分析。地理的学科性质决定其思维的空间特色,各种地理思维活动常常是借助正确的心理地图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一、心理地图构建阶段 1.构图阶段 区域地图一般空间跨度大且轮廓不具有规则性.因此,常将区域地图划分为若干个面并大致框定每个面的经纬度范围.  相似文献   

8.
管海东 《中学文科》2006,(11):58-59
近年来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中往往从地理空间人手,要求考生对试题中给出的地理信息进行正确的空间定位,再以此为基础,分析、推理其他特征。如果空间判断错误,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如何正确判断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特点以及空间联系的规律,已成为地理学习的首要问题之一,那么怎样对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定位呢?  相似文献   

9.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并不意味减少学习内容,降低教学要求,而是力求寻找既省时又高效,促进能力和智力提高,使学习变得轻松自如的教学方法,达到减负增效。1心理地图的重要性1.1心理地图的形成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分析亚马孙平原为什么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教学中要从细微处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空间感知素养是历史与社会学科地理模块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区域认知和人地观念。在多年教学中发现初中生学习地理内容的困惑根源在于区域定位模糊、空间感知能力弱,对区域认知、人地关系理解存在较大问题。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探索了一种地图的另类用法——手绘地图提升空间感知素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有四个人出游,A发现了一只野鸭,B一枪将之击落,C跑进草丛把它找回来,D将之收拾烹调成菜。四人边吃边争功,各人都认为自己的事最重要6于是去问老师——老师告诉他们:“发现”最重要。  相似文献   

13.
高静 《文教资料》2009,(2):73-75
"超女"作为一个商业文明下带有多元社会价值观念冲突的产物,是一个典型的文化事件."超女"的成功从商业炒作而言在于迎合了大众的社会民主参与意识:"超女"成功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符合了后现代新型偶像崇拜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我们应始终坚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原则进行教学。实践证明,适时适量、准确恰当地运用地图来进行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可以讲是不失为新的创新教学方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往往会起到出人意料的、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学科,这门学科之所以让学生觉得难学,主要是学生对于数学语言无法做到全面而有效的把握,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至关重要。通过强调预习和做笔记,构建教学问题情境,强化习题阅读训练,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地理空间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学生地理学习的关键,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地理空间概念的理解往往不够,且教师对地理空间能力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容乐观。"心理地图"的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空间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运用"心理地图"培养中学生的地理空间能力,首先要激发其学习兴趣,然后帮助学生建构地理空间概念,最后形成地理空间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仔细研读了 2 0 0 4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夏季卷中的历史试题后 ,头脑中留下如下印象 :三个选择组题 (珠江流域文明发展题、中国古代地方官制题和中日关系题 )命制水平较高 ,试题有相当高的质量。第 37题 (战争与和平题 )既灵活又有一定深度 ,质量比较高。但压轴的第 39题历史部分 (中国近代能源工业题 )的质量却出人意外地低。形象地说 ,读了选择题和第 37题后接着读第 39题的历史部分 ,似有从高坡走进低谷的感觉。不仅如此 ,在重新翻检 2 0 0 0~ 2 0 0 3年的各套“文综”试卷后 ,笔者的感觉是 ,在相同类型的试题中 ,今年的第 39…  相似文献   

18.
杨迎  曹卫东 《地理教育》2013,(Z1):21-22
<正>地理新课标要求地理教学要有利于学生获得"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但从高中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只会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地理空间思维欠缺,脑中缺少地图的雏形,在生活中用起来很困难。笔者认为在地理学科上培养学生地图能力应成为新课改的关键,而心理地图的构建是地图学习的核心。一、地图及心理地图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学会看地图是初中地理学习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也是培养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涉及大量的地图,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使用地图与绘制地图的基本技能,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初步探讨如何通过在学生头脑中构建心理地图,进而改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提升学习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1、历史地图的教学意义任何历史现象、历史事件都有其赖以存在的空间位置,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发展。历史地图便是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空间位置和地理环境的工具,它可以再现历史发展中一定的空间变迁的形象。因此,重视运用历史地图进行教学,把历史事实和地理环境紧密地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主要手段。例如,讲述隋朝“大运河的开凿”,要形成大运河的贯通南北交通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