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变革时代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其政策治理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值得反思的社会正义问题。当代正义理论的发展,为从"制度伦理"视角反思教育政策正义性提供了思想资源。以当代正义理论的分配、承认与代表权的三重维度,"先验制度主义"和"现实比较主义"的两种进路为基础,建构一种多维的教育正义观,反思教育政策设计的程序正义,为教育制度"正义"构想的价值辩护,并倡导对日常教育生活中"不正义"的积极消除。  相似文献   

2.
环境正义问题往往隐蔽在概括性的环境问题之中,经过社会建构被认为是令人担心且必须采取行动加以应付之后,才构成"问题"。我国环境正义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环境正义、区域环境正义、阶层环境正义等方面。这些方面的问题是在我国社会经济长期发展不均衡、公平诉求到了不容忽视的时刻的背景下,通过某些必然又特定的契机建构起来的。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正义是教育人性化的首要价值原则,那么承认正义则是教育人性化的根本法则。教育人性化的承认正义是为了避免羞辱或蔑视,获得尊重和尊严,通过教育交往实现自我发展和认同的伦理形式,较之于分配正义和关系正义,教育人性化的承认正义更具有核心的价值地位。教育人性化的承认正义原则以互动正义和实践性正义为前提,以权利承认、社会承认和爱的多元正义为具体内容和形式,促进平等对待和道德关怀,保护学生的完整人格,维护学生的平等和尊严。  相似文献   

4.
《大连大学学报》2019,(4):68-74
本文是乌苏拉·海瑟、乔恩·克里斯蒂森、米歇尔·奈曼恩主编的《劳特利奇与环境人文》章节之一,指出人类纪时期生态批评呈现出的跨国、跨学科研究趋势,并为未来环境文化研究指明方向,本土世界主义思想是生态批评的重要向度。讲述环境故事的推想小说作为一种历史记忆,对致力于解决生态危机的跨国环境人文组织的构建具有指示作用。种际正义、代际正义、族际正义、"国"际正义主题构成新时期以推想小说和电影为代表的环境叙事题材的四梁八柱。新时期的环境人文研究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文化行动主义特征:将环境正义文化研究、生态文学批评、生态电影评述及相关美学理论研究等环境人文理论研究与系列促进食品正义、城乡正义等环境人文实践活动相结合。本文表达了乔尼·亚当森主持的美国国家人文中心在研项目"理想未来:世界、经典和环境人文实践"的中心思想:应重视以本土推想文学的观察工具作用;亚当森将本土世界主义和推想小说、电影作为一种"观察工具",分析新时期生态批评在重视全球与地方、城市与荒野、自然与人工等分野的同时,应避免陷入一元论怪圈。在此基础上,食物正义研究为生态批评走向更跨学科、跨国界的环境人文实践提供了路径。通过十多年的组织和研究,环境人文主义者包括乔尼·亚当森和乌苏拉·海瑟在环境人文研究领域引入生态批评和相关美学理论研究方法,结合系列以促进食物正义、城乡环境正义的环境人文实践活动,从整体视角为生态批评走向环境人文提供了路径。  相似文献   

5.
当代日本环境哲学家岩佐茂基于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明确提出应通过明确环境责任、构建生态社会主义以及抑制资本逻辑来实现环境正义的思想。这一环境正义思想主要体现为环境责任公平、环境利用公平和环境价值公平等三个方面,揭示了代内正义与代际正义、分配性正义与生产性正义、制度变革与价值批判相统一,对当今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环境正义主题贯穿美国环境文学发展的整个历程,是美国环境文学的主导情感和思想.美国环境文学中的环境正义主题包括两个维度:人与自然之正义和以环境为中介的人际正义.美国环境文学家对环境正义的张扬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价值,对解决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人们一般都认为在农村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事实上,我国农村环境面临着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城乡环境差距扩大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挑战等突出问题。就其实质乃是农村环境的种际正义、代内正义、代际正义问题,即"中国农村环境正义"问题。  相似文献   

8.
公共利益之善的价值承诺是教育政策伦理所遵循的基本伦理价值原则。然而,教育政策伦理“公共善”常常被“多数者善”伦理所替代,带来教育公平的丧失。为此,应深化正义优先的伦理观点。坚持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统一的伦理原则,坚持全纳教育的伦理价值原则,为教育政策活动提供更正当性的伦理依据。  相似文献   

9.
郝文武 《教育研究》2021,42(6):4-15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为本的教育正义观为指导,坚持不懈发展教育平等与教育质量、效率相互促进的教育正义思想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正义思想的发展与实践,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争取工农的平等受教育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创建工农优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新教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坚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教育公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城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教育扶贫、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和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优质教育等.百年发展,形成系统和丰富的教育正义思想和成功的教育正义实践.  相似文献   

10.
《理想国》是柏拉图思想成熟期的代表作。古希腊城邦既是政治共同体、伦理共同体,又是教育共同体。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城邦的公民教育,而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正义德性的公民。以正义与灵魂为线索,就柏拉图公民教育理论及其相关内容进行一些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环境正义着眼于平等地享有和利用环境资源、公平地分担环境责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从人与自然的公正、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公正角度,针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从环境分配正义、制度安排正义和补偿机制正义三个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论环境正义的基本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正义所指称的主体是具体的有差别的主体。根据环境正义所指称的主体的差异性,我们可以将环境正义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即国内正义、国际正义和代际正义。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13.
以女性主义理论和学术的核心——社会性别为基础来构建独有的反思视角,以此可以审视作为环境法基本价值的环境正义。现有的环境正义价值强调了种族间、区域间的正义,却忽略了作为重要分析范畴的社会性别的意义。文章在分析社会性别视角下环境正义价值的迷思后,展望了环境正义价值的新图景:强调性别环境正义;将差异平等作为标尺;实现从关怀伦理到关怀价值的转化;将公共/私人领域作为同时适用的场所。  相似文献   

14.
环境正义是环境伦理学的重要价值论关怀,其实质是环境利益和生态责任的公平分配与合理分担。有鉴于工业文明以来经济过程的反生态性、反人道性和不可持续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代际关系和国际关系中都必须高度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必然要求传统伦理学拓展研究视域,坚持"三维伦理"(利己、利他、利环境)规范,切实矫正环境正义缺失,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武 《教育评论》2015,(2):76-78
福斯特是当前生态马克思主义领军式代表人物,在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澄明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态正义思想。当前我国高校生态正义思想面临多重困境,福斯特的生态正义思想为高校加强生态正义教育提供了多种思路。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育制度伦理力求通过制度之善来积极影响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对制度伦理的不同取向,即制度自由、制度民主、制度平等和制度正义进行分析和综合,得出制度正义为制度伦理的主要价值取向。再从制度和正义的内涵入手,演绎出制度正义的根本是制度中"生命、自由、平等"三个维度。通过对教师作为"人"的生命关怀、"专业人"的自主尊重和"利益主体"的应享分配三方面分析,使制度伦理的正义取向蕴含于教师教育制度之中,从制度上关怀教师。  相似文献   

17.
在中西哲学史上,“正义”都是一个核心伦理概念,也是人所共求的一种美德。作为美德的正义,与智慧、勇敢、节制一同构筑了古希腊四主德。非但对古希腊人的思想建构和德行养成影响至深,就现实世界而言,正义也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愿景和方向。属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性质,厘清正义概念的属性有助于全面理解正义问题的本质。本文旨在从分门别类的正义概念和内涵界定中抽离出来,对正义的非本质属性进行探讨。除却从政治哲学审视正义,从德行伦理角度对正义的属性进行考察,不失为全面、深刻理解正义属性问题的一个向度。  相似文献   

18.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第二卷第二篇中详细论述了其正义思想.斯密的正义思想可以从个人品德和社会伦理两种视角来解读.从个人品德视角看,正义是一种不伤害他人生命、不干扰他人利益的美德,它并不崇高和圣洁,但不可或缺;从社会伦理视角看,正义是一种维护社会存在的制度伦理,它具有强制性,违必受罚.斯密的正义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伦理道德建设有重要参考价值,不过它本身也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正义是不同于公正、平等、公平的伦理学词语,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义理念直指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强调从个人的发展到社会的全面和谐,关注从经济、政治、环境、法律等不同层面的价值评价所涉及到的不同的正义要求。发展正义要求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发展。研究发展正义问题的根本目的在于克服、减少发展的不正义性或发展的负效应,使发展活动向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进行。在发展伦理视域下思考正义问题,终极目的是求得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教育正义是教育活动追求的首要价值。班级教学场域是践行教育正义基本理念和受教育正义引导、规范的基本单位。由于相关不良因素的影响,在现实教学活动中存在许多违背教育正义基本理念的现象,如过度地干预学生的自由、忽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个性、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参与的不公正、教学内容僭越儿童的生活等。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环境和改变教学模式是促进教育正义在班级教学中更好实现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