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以下四个基本的文学理念来探讨现代中国文艺美学发展的价值取向 ,以期引申出文艺美学通向未来的路径 :一、从“五四”到新时期——对“人的文学”理念的重新理解 ;二、启蒙与尝试的交响 ;三、革命话语与学术理性 ;四、中国与世界——一种流变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以下四个基本的文学理念来探讨现代中国文艺美学发展的价值取向 ,以期引申出文艺美学通向未来的路径 :一、从“五四”到新时期——对“人的文学”理念的重新理解 ;二、启蒙与尝试的交响 ;三、革命话语与学术理性 ;四、中国与世界——一种流变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网络传播、自由与平等的理念、超文本、网络语言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第四媒体文学”——网络文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元代文论家从哲学高度对文学本体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文学本于“理”和本于“气”两种文学本体论,这成为考察元代文学思潮不可回避的一个既复杂又重要的问题。元人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也深化了对这一文学基本问题的认识,在元代,文学“气”本论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且形成了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在中国文论史上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1949年之后的四、五年间,新中国存在着以赵树理、茅盾和胡风为代表和三 种现实主义;文革前的17年 ,新中国文学取得了五方面巨大成就,其教训是未能实现从战争年代的思维模式到建设时期思维模式的转变;文革期间,四人帮的“四论”统治了中国文坛,造成中国文坛不可能出现真正的好作品;1987-1989年,是新中国文学收获最丰富、创作最繁荣的13年;1990年代的中国文学,出于了“五四”变化,存在7个问题,有5个经验;21世纪的中国文学将产生7种“位移”。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文学主体问题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传统中国文学和现代西方文学为两大参照系,以20世纪中国文学主体问题为切入点和主要论域,着重讨论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体精神、主体品格,以及主体思维和运思方式这三个问题。作者认为:就传统中国文学和现代西方文学而言,其主体精神可以分别概括为“它律性的自律”和“互约中的自由”。20世纪中国文学虽然在主体精神方面开始了“从自律到自由”的世纪性转折,但其发展路径和本质,则可表述为“自由与它由间一种摇摆不定和奇怪的混合”。与之有关的,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主体在基本品格方面所表现出几个较普遍明显的特点,即“忧患情结”、“否定意识”、“悲剧色彩”。此外,在思维类型尤其是方式方面,20世纪中国文学主体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它一方面承续着中国民族思维和文化的“象本位”传统,同时又受染于西方“符本位”的科学和理性精神,在审美“观照-读解-判断-表述”诸环节表现出以“符象互补、符象合一”为特征的思维和运思方式的转型趋势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学界往往比较注重从“社会”而忽略从“家庭”视角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因为“家庭”在中国文化及其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文章将“中国现代家庭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力求发掘其中所隐含的文化意蕴,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意识。这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家庭网罟与中国文化的凝固力;二是高尚的淑女与中国文化的惰性;三是寡妇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变态母爱;四是少者形象与中国文化的老化。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文本、美学、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传记文学的渊源,指出中国传记文本可分为史传体“纪传”模式、“列传”分类模式、“论赞式”叙述模式、“序传式”自传模式四种。两汉时期出现的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以其鲜明的美学风格,影响后世的中国传记文学创作,成为“撰述”与“记注”这两种传记艺术风格的美学渊源。中国传统文化极看重人生之“三不朽”。撰写传记以求“不朽”的文化意识,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章家心中,代不乏人且成为中国传记文学创作的文化渊源。这强烈地显示了中国文学文化不同寻常的延续性,并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  相似文献   

9.
“五·四”文学革命推动并实现了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性的转型,从而开辟了中国文学创获现代性的道路.新文学现代性体现在文学观念的现代性、文学思想的现代性以及表现技法的现代性等诸方面。“五·四”文学革命给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10.
“文气”论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活动中生命意识的理论概括。它积淀了中国哲学中“元气”论的基本原理及基本规定性,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诗学话语主体对生命意识的关注和生命价值的肯定,在一定的层面上展示了古代诗学家们的生存环境和文化心态。“文气”论的形成影响了中国从古至今上千年的文学创作,它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表明了文学活动是真正的生命活动,文学是人类生命的观照和体现。以“气”论文,将文学与人的生命相联,这是中国诗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晚清以来中国近代政治的腐败,致使文学不得不对政治进行某种“过度补偿”。在这种“补偿”过程中,文学把自身当成一种宣传的工具,而遵循“大众传播”的话语规则:为了扩大宣传的实际效果——扩大受众面——于是以所谓“大众语”来替代知识分子具有先锋性的话语形式“白话文”。以所谓的“民族形式”来取代西方的文学形式“fiction”等。但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文学自身的扭曲、变形,使其成为“非文学”甚至“反文学”。同时,这种对“民间”的想象,还建构起了一个左翼文学的鸟托邦,从而使得一切非文学、反文学的东西,都得以合法化、主流化、权力化了。“工人文学”是中国文学中文学水平最低的一种,但它上有左翼文学的话语资源,下有改革文学、现实主义冲击波等的变相继承。今日虽已边缘化,仍值得深入研究。文章以对“工人文学”的研究木曷橥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退行”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百年中国文学的反思,重点讨论了这段时期文学的“政治化”、“象牙之塔比”和“商品化”问题。正是因为有“三化”的存在,使得文学的本性被迷失,因此,对当今的文学发展产生了一种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官场小说"热潮的历史文化缘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坛形成了一股“官场小说”的热潮。从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学进行考察,“官场小说”可以说是百年文学中官场叙事传统在新的时代境遇中的延续和发展。一方面,权力异化而导致的官场腐败与自由宽松的话语氛围为它的兴盛提供了契机和条件;另一方面,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官场小说”是知识分子在当下社会对自身角色的确证,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批判与建构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4.
论文的写作基于这样一个“问题”:在从“伤痕”到“先锋”这一脉络成为文学史“共识”的当下,“50-70年代文学”居于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新时期”有怎样的调整?既有的“一体化”的冲动是否依然存在?基于此,论文尝试从“社会主义新人”这一被“历史”所“忽视”的概念或运动入手,分析“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如何藉此重生。通过对“社会主义新人”所命名的一系列“典范文本”的细读,笔者认为这一调整的艰难以及最终的失败,既是“文学成规”之转移的必然结果,也包含着自我的瓦解——借助左翼“革命+恋爱”的模式的结果,反而是“恋爱”压倒“革命”,从“新人”转变为“畸人”。然而,这一历史性的失败,某种程度上是一次“扩大化”的运动,如何更为平和地检讨“社会主义”的“文学遗产”,打捞“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与精神操守,这一问题对当下的文学现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了语文课程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从课程理念看,语文植根于人文精神。人文中国,礼仪之邦,自有其人文精神在;灿烂文学,自古以来,自有其人文精神在。教育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一千多年前,我国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的教育既要承担起“教书”、“授业”的责任,又要“育人”、“传道”和“解惑”。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自由人”胡秋原同“左联”作家的论争是特殊时代的一场特殊论争。通过从政治立场和文学主张去审视“话语霸权”阴影下的自由人,发现他们作为主流文学之外的一群小资知识分子,不是“普罗文学”的敌人,也没攻击“普罗文学”。文章阐述了现代文学“话语霸权”的成因,力求再现论争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17.
论文学研究会对"文学为人生"的自主阐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研究会倡导“文学为人生”,是为了对抗具有整体性的中国旧文艺观,为中国文学的整体转型奠定基础.而不单单是为了树立一种局部的文艺思潮观念。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的论争主要是围绕着新文学建设思想的差异展开的。文学研究会不仅对“为人生”的文艺思潮语义进行了一系列的自主转换.而且试图通过倡导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为中国文学引进一种理性认知精神。  相似文献   

18.
本对现代汉语中的“-A-B”结构进行了分析,分为五个部分:一、A和B的意义关系;二、A和B的语义组合关系。三、“一”的意义;四“A、B的词法,五、“-A-B”的句法功能,这样探讨,意在揭示语流中“-A-B”的语义语法规律,便于人们掌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19.
李维鼎 《湖南教育》2006,(12):15-15
文学讲究细节的真实和充实,这是常识;借用“细节”一词,指代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局部性“小”问题,对于整堂课,它同样非常重要,与课程理念、整体设计、大致流程等“大”问题息息相关。但是,在这里只想说说关乎“语文”的细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三部分。一、论述了中国古典诗歌流派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指出了作为文学个性与共性之统一体的流派的多种构成因素,在此基础上勾勒了唐诗流派的宏观历史格局。二、指出这个为止的唐诗分期研究,实质上仍是“四唐”分期的形成、调整与再认识的问题,着重讨论了分期争论的一些焦点如杜甫归属问题,对“四后”分期的内在合理性从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关系的角度作了重新阐释。三、描述了唐诗总体流变的宏观轨迹.认为盛唐诗的文化精神特质在主“气”,对诗之主“气”与主“意”进行了现代诠释.指出由初而感是主“气”特质的生成过程,由盛而中、晚是主“气”向主“意”的蜕变过程。本文为《唐诗流派品汇》一书之“导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