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班化教学是现代学校教育中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教育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学校投入到小班化教学的试验中来。小班化教学直接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可以在小班化教学中以小班化教学为平台,实践体育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改革,一定会显现更快捷、更易操作、更易出效果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7,(2):186-187
小班化教学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农村小班化教学利弊共存,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一方面关注密度增大,关注时间更充足,单个辅导面加大,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知识结构、认识偏差等局限性又制约小班化教学的发展,这将成为农村教学改革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3.
李彩梅 《甘肃教育》2020,(6):108-108
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流、沟通,得到更优化的教育,增加优质教育的机会等。通过探求、摸索、借鉴、吸收,笔者所在学校创建了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对教学形式中量的强化,来实现最优化教育,从而达到质的飞跃,使小班化教学在实践中更富有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据有关专家推测,随着小学招生人数的逐年减少,小班化教育可以说是今后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向。并且随着其教育效果的日益显著,小班化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和人们的关注。2000年,学校领导大胆决定,把网络与小班化教育有机结合,在一年级开设网络小班化探索实验,设立网络小班化实验班。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教学空间内进行的。有效地运用空间资源,合理地布置教室环境,积极地营造教学气氛,不但能直接帮助学生增进学习效果而且对学生人格陶冶的潜在性影响极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也因环境的变化而将变得更融洽、更亲密。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环境,既包括教…  相似文献   

5.
小班化教学在教育界中越来越流行。因为无论是课本内容的改变、学生们认识新事物的规律,还是我们现代课堂教育的价值取向,都要求我们按照现代教学新课程的标准,探索出更合适、高效的教学模式(小班化教学)。小班化教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对初中小班化英语教学的认识我国从2001年开始中、高考必须考英语听力,这样更体现  相似文献   

6.
作为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着力点,扩大优质教育新的增长点,南京市自2001年秋开始在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以来,无论是在理念的更新、实际的操作、还是人才的培养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年来,南京市小班化教育更是提出了"面向‘每一个’的教育"的新主张,全力提升小班化教育的品质。那么,未来南京市小班化教育将如何发展?笔者仅就"教学层面"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分享各种教育资源,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对教学形式中量的强化,来实现最优化教育,从而达到质的飞跃,使小班化教学在实践中更富有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分享各种教育资源,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得到个别化的教育,增加优质教育的机会等,通过探求、摸索、借鉴、吸收,我校创建了小班化课堂教学“25”模式,旨在通过对教学形式中量的强化,来实现最优化教育,从而达到质的飞跃,使小班化教学在实践中更富有操作性。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它的核心在于情感、自主、探究、合作等方面,与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内涵具有一致性。下面就我校的小班化课堂教学进行阐述。一、…  相似文献   

9.
在对本校小班化教学情况调研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占主导地位,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行小班化的过程中,不仅要追求教育观念和思想的改变,更要努力实现教育方式方法从形式到内容的深刻变化,使小班化教育成为全面体现二期课改精神的重要载体。因此,我校确立了“自主和谐的初中小班化教育实践与探索”的研究课题,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以关注每个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发展为目标,努力提高初中小班化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0.
小班化教育重建了教育文化与学校文化,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表现为对人的个性的充分尊重,是对儿童基本权利的有效保障。小班化教育就是要通过充分的"个性化"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更公平、更优化的教育机会,使得师生在教育生活中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11.
孙艳红 《林区教学》2012,(11):117-118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新时期,小班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发展趋势。小班化教育以提高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作为目标指向,在一切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赏识评价能让学生快乐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作为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全面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全面认识自我,树立自信。  相似文献   

12.
小班化教育的优势在哪里?小班教育和大班教育的区别是什么?小班化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如何让小班化教育成为适合的、适性的教育……2011年10月11日,江苏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南京市小班化教育研究所举办南京市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成果评审会。20所经过初评进入到专家复评阶段的学校,展示了各自在小班化教育教学领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小班化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传统的学校教育和班级授课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在发生变化。小班化教育作为一种改革的举措,符合国际教育发展趋势,适应了社会的变化和需要。本从优质教育、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和师生培养等方面阐述了小班化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小班化的出现也就成为必然,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小班化教学其实质是教学面向学生个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它建立在素质教育高标准、高要求的教育质量观和现代办学效益观基础上,并在这样理念和思想指导下进行。因此,我们就需要在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展开,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更重视学生的学,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改的不断深入,小班化教学已成为小学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小班化教学最本质的特征是面向个体差异的学生。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全体学生得到更充分的教育,有利于使每个个体受到更多的关注。实施分层教学,既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同时有利于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我校为丹阳市第一批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实验学校。99年就提出了“小班化教育”的课题并加以研究,后被列入镇江市级课题。2000年9月在一年级新生中进行实施,去年9月又在一、二年级推广开来。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小班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较为显著的成效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认可。小班化教育已作为我校推进素质教育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翟沪 《教育文汇》2003,(2):21-21
上海市推行“小班化教育”试点取得了较好进展。目前全市共有279所小学自起始年级进行“小班化教育”,占全市小学总数的32.7%。一、试点先行,积累和推广“小班化教育”经验。各区县以“小班化教育”试点工作为抓手,在试点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逐步向全区(县)辐射。如成立了“小班化教育”研究小组,组织试点学校校长定期开展研究活动,交流各校的研究动态和信息;组织召开“小班化教育”经验交流会,及时向全区推广试点学校的研究成果,或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教研、科研等部门人员共同参与“小班化教育”研究等,从而相继出现了一个个“小班化教育”研究群体。二、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开展“小班化教育”的能力。各区(县)、学校都十分重视对  相似文献   

18.
正小班化教学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优质教育的渠道之一.小班化教学分层设计,它是指充分利用小班人数少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功的一种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尊重和发展.去年我校作为小班化试点学校,我们没有经验,需要学习,既要学习理论,又要实践与研究,进行小班化实验,一年来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小班化教育重视"合作教育"和"分层教  相似文献   

19.
小班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对提高农村教学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近些年来,农村生源的大幅度减少为农村小学实现小班化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以本文针对农村的小班化教学现状展开研究分析,希望能够发现一些问题并提出有价值的意见,为实现小班教育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小班化教育”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我国小班化教育较为发达的上海,除侧重于班级规模的缩小外,还重点研究了小班化教育中教学流程管理、教学环境设置、兴趣爱好培养、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等问题。大连市西岗区教育局2008年明确了以小班化教育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并总结出:“微笑每一个,健康每一个,智慧每一个,创新每一个,高尚每一个”及“关注每一个”的“5+1”小班化教育模式。西岗区红岩小学将如何在小班化教育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设计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工作。下面,笔者仅就“小班化教育”背景下促进体育课堂高效的做法谈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