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黄励 《教师博览》2022,(36):77-78
教师和幼儿在人格权益等方面是平等的,而作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师幼之间又是不平等的,“尊重儿童”则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对儿童的信任,可以给儿童带来积极的影响。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实证研究法,分析如何了解儿童被尊重的需求、倾听儿童的心声,得出结论:当今幼儿教育中需要尊重儿童、相信儿童、支持儿童,也只有被尊重的儿童才能懂得自尊,学会尊重他人。同时,文章提出不能只适应现有的发展水平,要走在发展的前面,适应甚至跨越“最近发展区”,从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4年4月10日 ,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办的“儿童的文学·儿童的文化·儿童的教育———多重视野中的儿童早期阅读与教育”学术研讨会拉开帷幕。与以往研讨会不同的是 ,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日本的会议代表从事不同领域的工作 ,他们中有儿童教育家、儿童文学理论家、儿童作家、儿童画家 ,儿童读物出版界人士、低幼文学杂志编辑、幼儿教育杂志编辑 ,一些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学前教育专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也参加了会议。会议以“融合”“对话”“生成”为主旨 ,进行多学科、多领域、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的学术碰撞与交流。今天…  相似文献   

3.
谈幼儿教育中的批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疑,幼儿教育应以表扬为主;但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不使用批评的方法。得出这个结论,与我们对儿童的正确认识是分不开的。 儿童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自然的人。因此,教育者应该尊重儿童的人格、意志和个性特征,以表扬这一积极的激励方法为主教育儿童。儿童又是需要接受教育的未成熟的社会的人,容易形  相似文献   

4.
1996年10月16日~20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等单位主办的“儿童游戏与幼儿教育研讨会暨讲习班”在北京举行。全国各地200多名幼教工作者参加了这次活动。国家教委、北京师范大学及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有关领导、专家到会祝贺。来自日本、瑞典、美国的5位专家介绍了有关儿童游戏及玩具的理论和自己的研究成果。北京师范大学刘焱副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幼儿教育的游戏理论与实践》的报告,她指出:“目前关于游戏主  相似文献   

5.
儿童攻击行为是教育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它不仅影响教学效率、妨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而且对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消极作用.教育者在面对儿童的攻击行为时,往往采用惩罚、责骂和冷落等手段,忽略了儿童攻击行为背后的意图.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教育者眼中的攻击行为其实是儿童远离焦虑的尝试,是儿童面临焦虑时防御机制的表现形式.深入探寻儿童行为背后的意图,了解儿童的心理困境,是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对儿童攻击行为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现今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幼儿教育"去小学化"与"去传统化"并重是科学幼儿教育实施的关键所在,以儿童发展为中心是幼儿教育"去小学化"的根本支撑。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思想为我国幼儿教育"去小学化"提供了有益参考。"儿童中心论"下"去小学化"的路径为:教育者观念"内化"是关键,教育模式创新是驱动力,家园并重建设是基础,幼儿教育课程开发是生命,幼儿教育资源建设是保障。  相似文献   

7.
信息素养如同听说读写能力一样,是信息时代人们必备的认知技能。随着人们对教育体系中教育阶段关注重心的前移,有关学前儿童信息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关注的热点。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如何在尊重儿童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培养儿童信息理解能力与信息辨别能力,引导儿童合理科学地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应用信息,培养儿童的信息伦理道德,已是全社会信息素养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立足生态学视角和人性发展的高度,从幼儿教育的基本因素出发,本着尊重人性、尊重科学、尊重生态、尊重伦理的原则,探索学前儿童信息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探索幼儿教育评价方式的变革——小红花的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来到了!作为教育者,我们能给孩子什么呢?儿童常被称为"幼苗"、"蓓蕾",他们的成长离不开雨露和阳光。教育者的科学引领和评价,就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阳光雨露。评价最能体现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艺术。然而曾几何时,"乖"、"听话"、"不调皮捣蛋"……往往是成人对儿童司空见惯的"褒奖"。至于这样的评价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如何,科学性如何,则不去理会。幼儿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这更多体现在幼儿教育评价上。幼儿教育的新发展呼唤幼儿教育评价的变革。对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质疑需要勇气,改变司空见惯的教育行为需要智慧。该文作者是一位教育研究者。可贵的是,作者以自己的研究专长和理论视角,投身幼儿教育实践"园地",审视幼儿教育评价方面惯常做法的合理性,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在万物的秩序中 ,人类有人类的地位 ;在人生的秩序中 ,儿童有儿童的地位 ,必须把成人当成人看待 ,把儿童当儿童看待。[1]一、问题的提出儿童是教育的对象 ,儿童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教育者正确认识、对待儿童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儿童的研究 ,有助于建立科学的儿童观 ,有助于教育者自觉遵循儿童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教育 ,有助于教育者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地开展教育活动。所以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 :教育者的职业就是研究人。但当前不少教育者对儿童的研究很不够 ,存在“四化”倾向 :表面化、随意化、单向化、抽…  相似文献   

10.
话语权是社会个体所拥有的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态度的一种权利,是个体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作为幼小衔接的主体,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其主体地位与作用不可忽视.文章从权利角度对幼小衔接进行分析,指出尊重儿童话语权是人本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对幼小衔接顺利过渡具有重要意义,最后针对幼小衔接过程中儿童话语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尊重儿童主体权利、最大化儿童利益以及还原教育本性等措施来保障儿童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儿童的本能与儿童的教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阐明了作为成人 ,作为教育者 ,应该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本能 ,指出了成人和教育者在对待儿童本能时经常犯的错误———压制儿童本能。文章较深刻地触及了儿童观和教育观的问题。当然 ,具体操作中 ,究竟如何对待儿童的本能 ,还得采用辩证的办法 ,正如文尾所说 ,我们应尊重儿童的本能 ,但也不能一味迁就 ,无条件地满足。  相似文献   

12.
儿童与生俱来就有绘画的天性,教育者在鼓励与尊重儿童绘画天性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儿童的个性教育与发展并充分认识与理解儿童绘画中共性问题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小学儿童对电脑游戏有着浓厚的兴趣.本着尊重儿童主体性的原则,教育者应适度地尊重、接纳和保护儿童的电脑游戏兴趣,同时通过儿童学习强化物游戏化和教育过程游戏化,将儿童电脑游戏兴趣产生的强大力量引流到促进儿童学习的教育活动中,从而实现儿童电脑游戏兴趣的教育性转化.  相似文献   

14.
教师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创设支持性环境使幼儿在主动学习、自由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长,是幼儿教育的必然要求。借鉴美国高瞻课程理论中对于儿童主动学习理念及教师支持策略的具体研究,探讨教师支持儿童主动学习的有效要素,为改善当前教育实践中儿童主体地位缺失的现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杜威的经验课程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威反对以学科的形式呈现课程。他主张课程应当还原为儿童的生活经验,只有连续的、能促进儿童生长的经验才能进入课程。杜威重视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但并不是主张教育者对儿童放任自流,相反,杜威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必须充分了解和尊重儿童的生活与儿童的世界,在儿童已有经验和未来经验之间架设“桥梁”,让儿童在游戏、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获得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本事实与价值的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可以定义为"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与活动等多种途径,陶冶儿童性灵,使之形成良好的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与品德及行为能力,成长为完整健康之人的教育过程".这种领域的教育具有常识性、道德性、生活性与人文性等课程性质,与其他教育领域相辅相成,并为其他领域提供方向与价值的指引.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一样,都要求教育者建立整体教育、整合教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17.
<正>区域游戏为何适合儿童?是因为儿童的内心是游戏的,他们的心灵中有游戏的种子。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与实施,尊重儿童心灵的教育理念得到广大教育者的认同。区域游戏立足于儿童,无疑成为落实这一教育理念的主要途径,但其开展必须依赖具体材料来进行。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儿童就是要在不断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基于本人对香港学前服务和幼稚园教育的实地考察和交流,总结阐述香港幼儿教育的超前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儿童,重视启迪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重视礼仪教育;重视教师素质,通过构建这些对香港幼儿教育理念的认识,获得对内地目前学前服务及幼儿教育的借鉴及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基于本人对香港学前服务和幼稚园教育的实地考察和交流,总结阐述香港幼儿教育的超前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儿童,重视启迪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重视礼仪教育;重视教师素质,通过构建这些对香港幼儿教育理念的认识,获得对内地目前学前服务及幼儿教育的借鉴及启示.  相似文献   

20.
儿童自身携带着成长的"潜力",这既蕴含了儿童成长遵循的普遍规律,又使每个儿童的成长呈现出个性特点。儿童在成长中经过一些特定的阶段,教育者应尊重普遍性的规律,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引导儿童从一个阶段走向下一个阶段。儿童的成长在普遍之中有差异,教育者应尊重儿童发展的特殊性和多样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