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江 《江西教育》2023,(34):9-12
<正>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提及“经验”一词,如“他是一位有经验的老师”“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我没有很好地处理师生关系”等,“经验”虽然出现得非常高频,我们耳熟能详,但大多数情况下似乎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什么是经验?经验有什么不足?经验是褒义还是贬义?为什么经验上升为主义就是错误的?经验的意义和价值何在?我们都没有认真细致地思考过,可能正因为我们没有思考、考量、评价和认定过“经验”,导致“经验”只能停留在浅表层面,无法产生更为具体、深入的效用和影响,特别是很多经验都是高度个性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笔者以自己数十年的从教经验为基础,结合当下新教师的整体情况,从“注重研究教育规律,善于思考教育问题”,“做一个有人文情怀的教师,教一批有人文情怀的学生”,“树立远大的教育理想,追求卓越的教育品质”,“潜心钻研业务,竭尽全力教学”这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够给新加入教师队伍的教师一些启示,让他们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迅速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3.
一、新型师生关系之一:倾听作为教师,你曾侧过耳朵,倾听过学生的“声音”吗?也许你在课堂上,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出色的“讲解者”,但你可能是一个失败的“倾听者”。在你那些温顺的“听众”(学生)中,蕴含着他们无数的“声音”,而且这“声音”等待着你的“倾听”。学生不仅有权利说出自己的“声音”,也有期待被“倾听”的渴望。然而我们过去的教育却造就了一批“失聪”的教师,他们对学生的“声音”充耳不闻,从而失去了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良好时机;而学生也只能是一批“失语”的听众而已。教育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倾听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我的家乡在邹平县好生镇好生村。我家住村西头,一出门,便有一条小河,河上架着一座小桥,站在桥上可观赏两岸美丽的景色。小河清澈见底,两岸花红柳绿。小桥也方便了村里老百姓的出行,于是小桥便有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利民桥。我跟着妈妈天天来这里玩,印象深极了。  相似文献   

5.
笔者以自己数十年的从教经验为基础,结合当下新教师的整体情况,从“注重研究教育规律,善于思考教育问题”,“做一个有人文情怀的教师,教一批有人文情怀的学生”,“树立远大的教育理想,追求卓越的教育品质”,“潜心钻研业务,竭尽全力教学”这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够给新加入教师队伍的教师一些启示,让他们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迅速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6.
我的家乡在邹平县好生镇好生村。我家住在村西头,一出门,便有一条小河,河上架着一座小桥。站在桥上可以观赏河水的清澈见底,两岸的花红柳绿,这可方便了村里的老百姓,于是小桥便有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利民桥。我也跟着妈妈常常来这儿玩,印象深极了。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要培养学生创新力 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加快“四化”建设的步伐和贯彻邓小平同志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我国亟需培养一大批有创造性的开拓型人才。学校教育工作中更应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提到:“学校的目标应当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中等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培养他们具有创新精神是完全符合他们特点的。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教育行为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依赖性,“科研兴校”已成为许多先进学校确定发展道路的重要策略选择。小学目前对此是怎样认识的?学校教育科研的现状如何?有哪些经验?存在什么问题?本文拟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对学生赞而不吹、严而不厉是实现师生心理最佳距离的又一途径。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表扬”和“批评”是常用的两种教育手段。我们怎样利用这两种手段来改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情感,实现师生最佳心理距离呢?教学工作中,教师偏爱、溺爱好生,瞧不起、看不惯后进生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是滋长了好生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不良心理,强化了后进生不易接受批评和教育的逆反心理。这样,教师在好生和后进生心中都无法占住应有的位置。由此可见,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善于使用“表扬”和“批评”这两种武器,把握好分寸。对好生,…  相似文献   

10.
一大批优秀教师长期耕耘于教育岗位而乐此不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工作极富创造性。他们勤于探索,勇于革新,用心血和汗水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具有开拓精神的新人;他们在创造性的劳动中充分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从学生的进步成长中看到了自己创造性劳动的价值。数学被誉为“科学之父”、“创造的艺术”。数学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把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一个教师没有过某种创造性的工作经验,他又怎能唤起、引导帮助、甚至赏识他的学生们的创造性活动呢?…  相似文献   

11.
我校提出了个性教育的理念,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教育。我觉得,这是非常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具体做法。它也契合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能理论的原则。近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究: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怎样实践个性教育理念,怎样把个性教育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教育中去?经过思考与实践,我积累了以下两条经验。  相似文献   

12.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教育要成全一个人的幸福。”这是北师大于丹老师两句很有名的话。教育怎样成全一个人的幸福?或者说,教育这双“鞋”,怎样去适应孩子那双“脚”?这确实是今天的教育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在邵东县采访心理健康教育,就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为了让教育的“鞋”适应孩子的“脚”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建立“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以县为主”,县管什么,怎么管?请看: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如何做好一个县的县域教育工作。文章通过解剖丰宁经验,回答了县域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   1.县级党委、政府如何统筹县域教育   ①如何为县域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大环境;   ②县委县政府抓教育,抓什么,怎么抓?放什么,怎么放?   2.县教育行政部门如何对县域教育实施科学、高效的管理   ①以人为本,培养“丰宁精神”;   ②以目标管理为中心,建立一套科学的学校行政管理机制;   ③实施以过程管理为主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3.如何谋划县域教育,实现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   ①县域教育如何适度超前发展;   ②怎样保证县域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4.
关於数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思考一木数学人才基地是第一批建点的理科人才基地,从建立至今已有三年多了。有必要对几年来的实践作一些思考:基地建设的经验与不足是什么?为了实现基地建设的目标需要什么样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如何去争取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创造必要的条...  相似文献   

15.
怎么会结识梁丽的?上海有个“方略教育”,是一个以“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新服务”为特色的新型教育培训机构。其实施的“名师工程”,旨在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带教薄弱地区的青年教师,指导他们制订专业发展规划,通过多种形式,塑造学员的执教和管理风格,并为他们搭建平台,使之逐步走向更宽广的舞台。  相似文献   

16.
王海英 《山东教育》2004,(17):19-20
我们常常感叹,生活在优秀教师爱的阳光和高超教育艺术之中的孩子们是多么幸福,他们的家长也是这样。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都有这样的“福气”。可见,孩子们从一开始进入教育机构,这教育就是不公平的。这可不是我们教育所要追求的。“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这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老师啊!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他们的老师是“教育家”!为什么“有人可能学了所有课程开发方法和所有教学技术却仍然是一个抽劣的教师?”“关于思考的教师是怎样做的呢?”“一个优秀的教育家是如何造就的呢?”请您来读这本书吧!  相似文献   

17.
也许是出于专业思维的习惯。笔者常会去思考“教育是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等诸如此类看似简单却也深奥的问题。也常在思考“对学生一个友善的微笑是不是教育?”、“给予学生一次浸透思想的目光注视是不是教育?”、“对学生脑袋的一个肯定性轻拍是不是教育?”等诸如此类看似无聊却也有趣的问题。乍看起来,这些问题又似乎是面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时才会去思考的。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为创新教育创设一种符合教育自身规律的大环境,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大环境,是全社会包括教育自身都应该着力解决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不仅“鼓励学校办出特色”,还要求“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有个性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笔者一直在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要为学生留下哪些能够让他们受益终身的东西?答案是要牢牢把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一基本理念,脚踏实地地探寻教育的本源。[1]基于这样的思考,结合我校特有的温泉地域特色文化理念,逐步深化,将水文化与我校的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将其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构建出以“水润”为主线、以“水泽明理,爱润人生”为主题的学校文化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20.
钱文君 《中国德育》2012,(23):45-46
职业教育面对的是一批对应试教育适应不良的孩子,是一批习惯了失败和挫折的孩子,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毕业后将直接跨入社会,步入职业生涯,面对这样的教育群体,职业教育能给予学生什么呢?我们认为,做人是学生的立身之本,成才先要成人,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归宿。一直以来,我们秉承“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学会感恩,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