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初中《生物》第一册(上)第三章第三节“根对水分的吸收”一节的演示实验是用两个烧坏分别装有清水和盐水,然后分别浸泡同样大小的萝卜条一根,一段时间后看两个萝卜条的形态各有什么变化。我认为这个演示实验不太符合演示实验现象明显,易观察的特点。现将我在实际教学中对这个实验的改进简述如下:取大小相同的两个白萝卜,顶端削平并在中心控一洞(如图1)。口径能刚好被一个带玻璃管的橡皮塞盖上(稍紧)(如图2)。往甲萝卜中放入染成红色(用红钢笔水即可)的浓盐水,液面与萝卜洞口齐;再往乙萝卜中放人染成红色的清水(处理方法同…  相似文献   

2.
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河北青县二中(062650)赵凤霞生物实验在中学阶段的生物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手段,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观察能力。我在讲授根的吸水作用之前,先给学生做了一个...  相似文献   

3.
4.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一册第61页,教参中第90页“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演示实验,所选用的材料是萝卜条和马铃薯,实验中发现,用这两种材料进行实验,所需时间都较长,且效果不明显,而采取“用天平称质量”的方法,效果就较好。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物》第一册中,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是为了说明如下结论:植物细胞可以吸水,也可以失水。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液的浓度大小。当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按书上的实验操作.学生很难得出上述结论。为此,我将实验操作改进如下,效果很好。1实验准备上课前3小时,把一个边缘完好的萝卜纵切成三块,把边倒的一块八放入盛情水的烧坏中;将中间那块再平均纵切成两块B和C,把B放在表面血中,洒上一些盐,…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先注水(或盐水)还是先封住“洞口”。如果先注入水(或盐水),再封住“洞口”,就会发生如下现象:用力把带有玻璃管的橡皮塞按下去,封住“洞口”,但除去外力后,橡皮塞又会由于萝卜的挤压,加之水的润滑而松脱下来,甚至造成漏水,玻璃管中的水柱极不稳定(涂凡上林就更易发生这种情况)。这样就给实验带来困难,影响实验效果。为了解决这一极易出现的问题,我做了如下改进:在萝卜上挖好洞口后,先用带有一段玻璃管的橡皮塞封住洞口(可以涂上凡上林),然后注入清水(或盐水)。怎样才能从细细的玻璃管把水(或盐…  相似文献   

7.
我采用投影仪演示《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弥补了可见度差的不足,现象明显且见效快。方法步骤1.配制4OmL食盐水。2.装配对照实验用菜刀在木板上把500g萝卜所碎成小颗粒,再用天平各称2O0g萝卜小颗粒,分别装入两个干燥的烧杯(豆)、烧坏(2)中。用量简(l)量取40m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教科书《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的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是用洋葱鳞片叶紫色外表皮作材料,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无色蔗糖溶液与清水作试剂,先后完成正常状态、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操作与观察.此方法的优点是:①紫色外表皮细胞的液泡大而呈紫色,便于观察液泡大小的变化;②外表皮易撕取,便于临时装片的制作;③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只需用低倍物镜就可清晰观察.然而,该实验方法也存在着不利于学生知识建构的缺陷:①原生质层因薄且无色而无法观察;②无法观察细胞壁是否也类似半透膜;③因微乎其微的细胞体积变化无法观察而不能感性认识细胞壁的伸缩.为此,笔者采用继承与拓展的策略,有效地弥补了这些不足.  相似文献   

9.
现行初中《生物》第一册(上)第38页的“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植物细胞吸(失)水原理,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该实验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时间较长,要想使萝卜变软(硬),至少需要15min,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不能及时向学生展示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物教学》2019,(22):55-56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教材中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为了给后续的探究性实验打好基础,对该实验取材进行了改进,即不选用洋葱的外表皮,而是运用实验处理过的洋葱内表皮细胞进行实验,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维,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高中的一个探究性实验。教材中利用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用紫色洋葱的外表皮制成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最后得出结论: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但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开来,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可从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步骤等方面入手,对"探究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进行创新设计。用黑藻替代紫色洋葱,采用红墨水或品红溶液染色观察原生质层,学生可以观察到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后细胞发生的变化,还能观察到组成原生质层的3部分结构。创新设计的实验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过程中原生质层的作用,逐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13.
朱雷 《生物学教学》2006,31(4):40-40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在初中和高中生物学教材中,都是一个经典性实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这样阐述的: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细胞浓度大于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在这个知识点上,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经常出现一些模糊的认识:一是对“浓度”的含义分辨不清;二是对“浓度差”分辨不清。因此,在做题时发生错误。我认为要改正这些错误,应做好如下分析、认识。  相似文献   

14.
15.
从实验原理入手,对“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进行创新改进,使得整个实验的内容更加丰富、全面,实验结果更加明显,有利于提高教学课堂的质量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相似文献   

16.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实验,但本实验存在操作不简便、现象不直观等问题,众多的教育工作者集思广益,从多方面对该实验进行改进。对实验选材、实验试剂、实验装置、实验教学模式4个方面的改进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广大生物学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着重于创新,从材料、思维、过程、自我评价等诸多方面对实验进行改进创新,已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植物细胞具有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的现象,在探究现象发生原因的过程中重点学习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19.
艾银东 《生物学教学》2002,27(11):26-26
水是生命之源 ,生物离不开水。生物需要水 ,归根到底是细胞的各种生理活动需要水。植物细胞能够吸水 ,也能够失水 ,这个现象大家都知道 ,可谁又能看到这种现象 ?植物细胞吸水还是失水 ,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液浓度的大小 :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 ,细胞就吸水 ;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 ,细胞就失水。植物细胞果真能吸水 ,也能失水吗 ?学生常常半信半疑。为了彻底消除学生的疑惑 ,我应用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理、连通器的原理等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 ,该实验现象明显 ,液面下降快 ((8mm/分钟 )让…  相似文献   

20.
叙述了在教材的“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的基础上,课后从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中选出四个可在课堂上实施的问题,进行分组实验、课堂再探究,学生经过观察现象、对现象的解释与讨论,加深了对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的理解,并能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