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中存在各种难题。各种难题中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教育既要适应一定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又不能不使学生得到相当充分的发展。逐产生教育在社会需求与个人发展之间抉择与统合的困惑。这种困惑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任何教育无不以学生为对象,似乎意味着教育本身不存在人的发展问题;然而,一定社会之所以设置教育机构,实施一定的教育,并非单纯着眼于学生个人的发展,主要出于社会  相似文献   

2.
人际交往是人与社会广泛接触、与他人建立各种联系的过程。无论是商业贸易,还是科学研究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个人事业的成功也要依靠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笔者认为,作为班主任,有责任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3.
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教育与人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来看杜威的教育社会学思想,可以发现,个人与社会是一种有机关联的关系,社会是个人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个人应对社会负责并作出自己的贡献;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是人的一种民主生活活动;教育是联系社会与个人之间的纽带与桥梁;社会应为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教育是实现社会民主生活方式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第20讲:社会思维的规律(上)"思维过程本身是在一定条件中生长起来的,它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人的思维运动作为社会运动的一部分,也必然是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社会思维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研究人作为集体来思维的规律,即社会思维的规律。一、社会思维交流互补规律人的群体生活的需要,决定了人们之间,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必然要进行思维交流,相互沟通情感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社交是学生生活基本内容之一。学生之间、老乡之间、亲朋之间、师生之间等纷繁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网络系统。这种交往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信息和感情交流的桥梁,是促进人际关系稳定和谐的纽带,是个体作为社会成员对社会的一种心理需要。教育学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最佳的交往结构形式看作是实现教育理想目标的主要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各种具体的社会领域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建立起心理上的联系,它反映在群体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的情感距离和相互吸引与排拒的心理状态。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是指大学生在其身边各种社会领域里与人交往过程中所建立的各种联系纽带。  相似文献   

7.
任何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系统中,只有生活在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人。那么人是怎么样跟他们社会文化系统相联系的?一个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人与人是用什么样的纽带联结在一起的?个人在这个社会文化系统中的行为是怎样受到这个系统的文化背景的影响的?这些都是我们下面所要讨论的问题。国人类从一开始就是以群体的方式生存的,脱离了群体,人就不成其为人。孔子回:“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意思就是说人如果脱离了人的群体,而与鸟兽为伍,那他就不是人了。比如曾经出现过的“狼孩”,从小在狠群中长大,虽…  相似文献   

8.
从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交往两方面论述了孔子思想中为人处世的观点,强调做人要追求仁义、行忠恕之道;要自省律己、全面发展;要交益友、明察人、重礼仪、讲诚信,这样才能处理好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进而达到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交往理论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和交往活动,凸显了交往在人和社会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交往是社会发展观的基本范畴.马克思在广泛意义上使用了“交往”一词,把交往看做是人与人或人与人群共同体之间因为一定的目的,通过中介物进行的相互往来和交换、相互作用和制约、相互影响和渗透的各种活动及其所结成的广泛的社会联系.在马克思看来,交往既是一种交往关系又是一种交往活动.而马克思交往理论在当代大学生日常管理中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大学生日常管理主要涉及到的是教师和学生就学生的日常管理进行交流活动,这种交流活动是基于师生交往基础上的交往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班级,教师和学生个体、教师和学生非正式群体、教师和学生干部、学生干部和学生、学生干部和学生非正式群体之间的交往,是马克思交往理论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中的实践运用,是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因此,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交往理论于大学生日常管理当中,提升教师和学生交往的主体意识,以观念促行动;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交往的质量,进行有效交往;构建教师和学生之间交往的方式和方法体系,促进交往的信息化、现代化;创造教师与学生交往的生态环境,提倡和谐生态化交往.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一)研究背景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各种具体的社会领域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建立起心理上的联系,它反映在群体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的情感距离和相互吸引与排拒的心理状态。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是指大学生在其身边各种社会领域里与人交往过程中所建立的各种联系纽带。  相似文献   

11.
保守主义是对西欧近代启蒙运动的反思。作为政治哲学,它必然要试图解释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保守主义用传统调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把社会看作一个巨大的有机复合体,认为其内部的联系是有机的与无限复杂的;国家与社会应有明确的分离,国家的主要作用在于维护公民社会的秩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学生,除了应该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是人们与社会广泛接触、与他人建立各种各样联系的过程。无论是商业贸易,还是科学研究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个人事业的成功也要靠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中,人总是作为群体形式而存在的。人的思维表面上是在个人头脑中进行的,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它并不是个人的,它仅仅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个人思维而存在。人的思维是社会思维。所谓社会思维,是指人作为集体主体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在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个体思维之间、个体思维与群体思维之间以及群体思维之间交互作用,多元复合的观念运动体系。 民主集中规律是社会群体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民主——集中——民主的规律是关于个体思维和群体思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规律。任何社会组织、群体或学术研究群体…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生活中,语言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是人们相互联系的重要形式,它不仅交流社会上的各种消息、传递各种信息,而且交流思想、感情、观点和态度。人际交往不仅是维持和发展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而且是形成群体舆论、士气、时尚等社会心理现象的前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际交往中潜移默化作用对创造型人才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学校管理中的群体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励是中小学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为提高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学校管理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已提出、采用了许多激励理论和方法。但这些理论和方法大多把重心放在学校的个人激励问题上,而很少关注学校中的群体激励问题。根据行为科学理论,群体是指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由共同目标联系在一起,成员间有直接与稳定的交往和心理依附关系,具有集体归属感,受其他成员及整体影响的一群人。群体有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之分,学校中的正式群体有教研组、年级组和学生班级等,学校中的非正式群体有如各种业余文体兴趣爱好小组等。本文中的群体仅指教研组…  相似文献   

16.
纵观古今中外,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阐述命运的内涵和影响个人命运的各种因素,分析个人、社会、广义文化、自然在命运中的作用;认为命运是世界上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在个人人生中的表现和反映,美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是个人好命的客观条件,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广义文化是人的社会基因;观念之变是社会改革的滥觞,个人应该积极乐观地迎接和改变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彭莹  刘新春 《文教资料》2007,2(18):120-122
雨果.闵斯特伯克说:“渴望牢固的联系是每一个人类心灵深处的本能。”它表现为一种“使人渴望接近众人的群体意识”。早期古典教育致力于培养个体人关心群体共同体的伦理道德精神。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不断传递着关怀人类共同体的人文观念的信息——生存于自然、人类共同体之中的每一个体人无不需要道德的情怀,以谋求人类的生存。人是社会动物,必须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感觉自己的存在。追求人的“本真”,向往永恒的精神境界,以协调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赋予了古典教育强烈的人文色彩。  相似文献   

18.
学校是由学生、教职工和领导组成,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与沟通的特殊社会组织,这个组织又与家长和社会有着必然性的联系和沟通。构成和谐校园的中心是人,实现学校内部各种组织结构之间、干部之间、干部与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物化的校园教育环境与人之间、社会和家庭与学校之间、  相似文献   

19.
一竞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不仅是经济运行中的主要机制 ,也是非经济领域中存在的客观现象。竞争的通常含义是指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跟人争胜。从竞争主体的构成来看 ,竞争可分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竞争 ;从竞争主体的数量来看 ,竞争可分为双方的竞争、多方的竞争。要构成竞争 ,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竞争各方都想超过别人 ,获得胜利 ;2、竞争各方都愿竭尽全力 ,以力图超过对方 ,赢得胜利 ;3、竞争的结果是在名利上有先有后 ,有胜有败。班级竞争就是指在班级与班级之间开展的竞争。班级竞争可在校内同年级的平行班级间…  相似文献   

20.
教职员工的心理发展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密切交往来实现的.人的交往,直接涉及到的便是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制约.个人心理成分因素与群体意志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对于人际关系来说,其形成、发展、变化,无不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所以个体间的思想一致、一定的交往水平、个性相似或相容、需求一致或相辅,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