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去年下半年以来,羊城晚报社委会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对照检查羊城晚报的工作,下决心进行了新世纪羊城晚报的第一次改版,并且以版面改革为“龙头”,推进新闻改革的深化和细化。改革四原则羊城晚报这次新闻改革的原则是什么?我们明确了四条:大局原则、市场原则、新闻为主原则、创新原则。大局原则有两重含义。首先,版面不管怎么改都必须服从完成党交给的宣传任务这个大局。千改万改,党性第一不能改,这就是大局。如果放弃大局原则搞改版,就很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其次,任何一个版面都必须服从于整张报纸,整张报纸就是…  相似文献   

2.
《新华日报》去年6月1日改版,开展新闻改革,提高报纸质量。并提出改革的突破口是新闻要做到“五改”:改旧为新,改慢为快,改浅为深,改窄为广,改呆为活。这五改,反映了我们现在新闻中相当普遍存在的弊端,抓住了改革新闻写作的要领。应当承认,现在新闻报刊上旧话、老话、套话仍然太多,  相似文献   

3.
面向群众,贴近生活,是新闻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广大读者对报纸的殷切希望。一前些年,我们报纸的会议报道多,领导活动多;报道人民群众活动少。当时,我们也意识到,长此下去会脱离群众,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中央领导同志对新闻工作的讲话后,我们遵照“多宣传群众”的指导思想,在一版大量报道了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人物。二版开设了“凡人小传”专栏。后来,又在一版开辟了“一线职工风采录”,让那些  相似文献   

4.
时事报道是地市党委机关报在新闻宣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张没有时事新闻或很少刊发时事新闻的报纸,是一张下完整的报纸.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新闻改革的深化,地市报都较重视时事新闻宣传,既强化了报纸的信息功能,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又满足了多层次读者的需求.这是报纸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一大举措,也是新闻改革的成果之一.但是,也有的同志认为,地市报刊不刊发时事新闻无关紧要.其理由一是地市报版面小(少),主要立足本地新闻、时事新闻大报上都有,地市报没有刊发的必要;二是随着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电视新闻比报纸快,报纸的时事新闻竞争不过电视,所以地市报也可以不刊发时事新闻.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诚然,地市报虽然在过去由于受到刊期(多为周三、周四刊)长、版面小(四开四版)的制约,主要立足刊发本地新闻,这无疑是必要的.但这只是地市报的重要职能之一.而且在地方新闻报道中,存在着报道层面浅、内容结构单一、有效信息含量少的问题,没有摆脱那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报道模式.比如说,报道农业、多是“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的“四季歌”;报道工业,少不了年初“开门红”,夏季“战高温夺高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等等.而能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改革和经济活动的新动向、新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报纸的新闻摄影工作也越来越受到新闻界同行们的重视。特别是1990年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之后,新闻摄影工作更为各报总编辑们所重视,把原来“图文并茂”的传统观念,升华到了“图文并重”的新观念。这一“茂”一“重”的一字之改,使新闻摄影的改革向前跨进了很大的一步,给报纸版面的内容和形式增添了很大的光彩。就以我们宜宾日报近几年的实践为例,由于报社总编辑们照片意识的不断增强,使报纸上  相似文献   

6.
问题的提出摄影记者抱怨总编辑不重视新闻摄影地位的现象,将要成为历史。去年8月在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与会者把新闻照片的状况概括为“五多五少”:一般化的多,高质量的少;非新闻性的多,新闻价值高的少;画面雷同的多,创新的少;反映现象的多,反映本质的少;组织拍摄的多,现场抓拍的少。老总们踢回来的“球”,打中了当前新闻摄影的要害,我们应对症下药,认真地研究这“五多五少”。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在新闻业务改革中,党报以外的许多新闻媒体先行了一步,构成了对党报咄咄逼人的攻势。这点很像我国经济改革开始时国有企业改革落后于非国有企业的情况。 当然,我们党报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必须有自身的模式。我们的“下海”,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把握正确导向,提高报纸质量,促进报业发展。当前,新闻业务改革必须改革新闻,新闻是报纸的基础,改革先走一步的晚报和都市报,它们和传统党报相比,基本的突破也在这里。新闻业务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改革新闻,是将宣传式新闻改为新闻式宣传。 拓宽新闻领域 抓好…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在报纸媒体中有一种“新闻漫画疲软”的说法。仔细一想,近几年新闻漫画在报纸上日渐稀少的状况,确实令人堪忧。过去,从中央级报纸到地方报纸上的漫画专版、专栏多而活跃。为弘扬不畏艰难勇于改革的正气,批评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各大小报纸竞相开辟出了“讽刺与幽默”、“酸枣刺”、“刺玫瑰”、“五味子”、“多棱镜”等漫画专版和栏目。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报这支新闻战线的新军以旺盛的生机迅速发展、成长,在帮助企业搞好生产经营,团结、教育职工队伍等方面,发挥着其它新闻舆论工具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在看到企业报可喜的发展势头的同时,不能不看到企业报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企业报目前普遍存在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归纳起来是“四多、四少、四差”:一是偏重从领导角度来看问题,刊登领导报告、文件、会议消息多,来自群众、来自实际、丰富多采、生动活泼的新闻信息少,报纸的新闻性差;二是偏重从业务角度看问题,报道产量、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一) 在十年改革过程中,地方报纸的理论宣传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是必须首先加以肯定的。然而,当前地方报纸的理论宣传确实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一些同志对地方报纸办的理论专版或理论文章,产生了许多看法。其中之一便是:报纸就是报纸,应以发表新闻为主,理论文章要尽量少发,或者干脆不发。有的同志把地方报纸的理论文章概括为九个字——读者少,作者稀,编者愁”。九个字中,关键是前三个字——“读者少。”地方报纸理论文章“读者少”的原因何在呢?有的同志认为,现在是“理论冷淡”,读者没有理论的需要和兴趣。这种看法不能说毫无根据。当前在相当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中确实存在着忽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探索新闻改革过程中,议论了这么一个问题:工厂生产物质产品,要讲经济效益;报纸是精神产品,也应该讲求宣传效益。提高宣传效益,是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我们报纸探索新闻改革,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的。粉碎“四人帮”不久,报纸批判了“四人帮”的“造谣新闻”,开始扭转了“假、大、空”的宣传作风,逐步取得了读者的信任。但是,读者仍然认为报纸“没有看头”,批评报纸“天天都是老三篇”(一个版三篇长报道),“报纸杂志化,新闻文章化”,“新闻无事实,读报读标题”(看了标题就晓得你  相似文献   

12.
对于地方报纸来说,会议报道是件头痛的事。一是各种会议多,难以应付;二是写稿的不愿写,读报的不愿看。这已成为报社多年来深为困扰的难题。怎样摆脱这种被动的境地?这就需要对会议新闻进行切实的改革。我们在实践中的初步体会是,坚持“四靠”是可以打开新局面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化,新闻图片在各大报纸上的位置,正由“并茂”转向“并重”,从而达到与文字两翼齐飞的局面。然而,在大部分企业报中,新闻摄影仍扮演着插图的角色,其照片比重小,数量少,内容“千篇一律”。笔者对77家企业报的照片进行统计后发现,就其内容来说,一般化的多,高质量的少,非新闻性的多,新闻价值高的少;画面雷同的多,个性  相似文献   

14.
新闻批评是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是我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的生动体现。邓小平同志一贯倡导开展新闻批评,认为“报纸最有力量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就新闻批评的艺术作了身体力行的成功尝试,成为我党新闻宣传的宝贵财富和行动指南。强调准确性。正如邓小平同志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的:“现在报纸的影响比过去大了,……报纸有威信,看到报纸讲什么就要照着去做。很多地方看到报纸批评了的做法,就要秘密地改,这就是报纸的作用。……正因为干部群众都重视报纸,我们就要很慎重。”仅以50年代初他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为提高新闻图片的质量,让报纸的新闻摄影这一翼也强硬起来,新闻界的前辈、同仁苦苦探索,以求创新。然而,目前我国报纸的新闻图片质量究竟如何呢。1990年8月在银川召开的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评介如下:“一般化的多,高质量的少;非新闻性的多,新闻价值高的少;画面雷同的多,创新的少;反映现象的多,反映本质的少;组织拍摄的多,现场抓拍的少……”概括一句话,无论图片的深层内涵,还是表层的视觉效果,都缺乏冲  相似文献   

16.
地市报纸通常被人们称为“小报”,这就道出了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小”。怎样在“小”字上做文章,显示它应有的个性特征,是地市报纸新闻改革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我们盐阜大众报是四开四版(周六刊)的小报。近几年来,我们同兄弟报纸一样,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一些摸索和研究。我们认为,大报的许多经验和长处值得小报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委领导同志认为目前“报纸上的科技宣传是一少二干”,我们很有同感,不只是“少”和“干”,而且差错多、笑话多。最近有许多报纸将外国报刊在愚人节时的胡编乱造当作“科技珍闻”竟相刊登,这些都是大笑话。近一段时间,中央和地方的报纸、电台、电视台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报纸提倡“图文并茂”,以期以报纸的多样化来吸引读者.但多家报纸在强调其“图文并茂”图片功能时却忽视了美术功能;而有些美术编辑又局限性地只是重视对报纸的美化,而忽视研究报纸美术的新闻功能,特别是对新闻美术的时效性,没有很好地重视.这样,新闻美术的鲜明特色作为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正在减弱.新时期的新闻美术,如何配合新闻改革,更好地展示和丰富报纸的整体性、生动性,实行图文并茂,这是值得我们美术编辑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日报为了适应四化建设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前两年报纸改革的基础上,讨论制定了1984年改革方案,决心继续改革,开创新闻工作的新局面。总的要求和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党性原则,加强指导性,增强可读性,更好地为党为人民服务。改革方案的具体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继续改革新闻。要改变目前还存在的时效性差、报道面不宽、独家新闻少、好新闻少的缺点,在“新”、“广”上下功夫,多发昨日新闻,多发短新闻,多发独家新闻,抓好群众  相似文献   

20.
会议新闻改革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贯彻“三贴近”原则,做百姓爱看的新闻,更好地实现新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新闻改革势在必行,而会议新闻改革更应加快和加大步伐。会议新闻要改革,但怎么改,一直是新闻改革的一个难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第一,要澄清几点错误理解;第二,要看到会议新闻改革取得的成绩;第三,总结经验,探索今后会议新闻改革的方向。一、需要澄清的几点错误理解1.“会议新闻”绝不单单是对会议本身的报道。现在会议多,会议材料更多,如果只是简单地对有关材料加以摘录、拼接、改造,仅仅能算作一篇“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