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从创作动机、作品内容、思想情感的角度解读《云兴街》。《云兴街》是鸿篇巨制,这不仅是篇幅的直接体现,而且是内容的丰富、结构的宏大、情感的真挚、思想的深刻。作者在书写故乡时,饱含激情,豪迈的赞美故乡,同时也客观冷静地看到故乡的苦难,抒发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2.
也许因为自己已人到中年;也许因为自己从小经历了家破人亡,离家出走,带着一点点小小的梦一次次地漂泊,那一点点小小的梦又一次次地破灭;也许因为自己中年之后,受时风影响,回过几次自己插队时的村子,看到一些面孔已有了出人意料的变化,所以,自己读鲁迅先生的《故乡》感到格外亲切。我觉得,许多略有人生沧桑的感觉的读者都会与我有同感,而许多初涉人世的读者则会从这样的阅读感受中丰富自己的人生体悟,加深对《故乡》的理解。我们知道《故乡》是一篇小说,而小说难免有虚构。但我在读《故乡》时,还是时时把作品中的主人公与作者…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话剧一代宗师,曹禺的创作,始终离不开他童年的记忆。因此,从《雷雨》到改编自巴金的《家》,都展示出他对于女性灵性与美的赞颂,对男性孱弱性格的复杂感受。这一感受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又因为作者人生阅历与感受的改变而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分析曹禺前期作品,探寻其变化规律,可以更深刻了解创作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孩提时代形象化的情绪记忆,常是作家的创作源泉。现代文学史上两位著名的女作家林海音和萧红,都从儿童的视角抒写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作品中都饱含浓浓的乡愁之思和凄苦的别离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童年的无限怀念。但因两人的人生境遇各异,同是追忆童年、抒写乡愁,却造就了两部风格迥异的经典之作,这不能不说是现代文坛之大幸。通过《城南旧事》和《呼兰河传》这两部作品的对比分析,可以更好地探索她们幽谧的心灵世界,把握同一时期大陆和台湾女性作家在创作上的不同风貌。  相似文献   

5.
在本文中,作者将对峻青先生的《秋色赋》进行解读,指导学生在一次次饱含感情的美读中,加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以此来领会作者的意图,从而感受作者的语言美,谋篇美,创意美,并深深体味作品中不尽的浓浓诗情与悠悠画意。  相似文献   

6.
对乡村的情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景致的向往,对苦难人生的悲悯之心,对人生的感受,对故土的眷恋,都在她的散文作品中表现得一览无余,丰富的情感在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作者关于人生感悟的文章写得力透纸背,通过对一个物,一件事的描写,从中找到人生的感悟,融入自己的情感和见解。作品体现出作者对故土,对故乡的人的真挚情感。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小说分析往往扣住环境、情节、人物来展开,这诚然是不错的。但是,小说这种体裁并非一个模式,如果统统按固有套路去解析,有时就会有削足适履之嫌,很难发掘作品深厚意蕴。事实上,作者在设置人物时大费匠心,在安排人物关系上也用心良苦,顾及这两点,对作者的创作意图才可能了解得更透彻更全面些。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艺术性、思想性都很高。茅盾曾这样赞叹说:“三个月来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小说月报》“评四五六月的创作”)即使对鲁迅小说批评最激烈的成仿吾也承认说:“《故乡》实不可多得的作品。”(《〈呐喊〉的评论》)那么《故乡》究竟好在哪里?一般论者多注意到了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而忽视了次要人物宏儿和水生,忽视了作者安排这两个小人物的艺术匠心。我们认为,宏儿和水生这两个小人物,就作品思想容量和艺术结构而论,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者创作意图的流露以及对人生的深沉思考,正是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隆回县教研室举行中学生作文竞赛,我班阳君同学积极应征。他的《故乡河》一文脱颖而出,赢得了评委的击节赞赏,一致公认为第一名,不久后,该作品发表在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主办的《语文世界》上。该刊编辑老师张勇耀给作者来信,称赞“《故乡河》确是一篇难得的好散文,情文并茂,语言流畅”。作者先后收到大量读者来信,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学生朋友谈羡慕、谈感受的肺腑之言。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科的美育是一种审美情感教育 ,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中的审美因素的教育作用 ,把发展美感与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作品 ,一般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 ,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美 ,讴歌了美 ,而且自身也是美的结晶。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中 ,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 ,感受它 ,欣赏它和理解它 ,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 ,获得丰富的审美享受。一、创设情境氛围 ,引起感情共鸣提起故乡 ,人们都会感到格外亲切 ,对于久居海外的美籍华人就更有不同一般人的深切感受。《枣核》一文中作者不是抽象空泛地写对故乡的思念 ,而…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散文《狗·猫·鼠》时,应将它置于《朝花夕拾》整本书的框架内,扣住散文作品的文学特质,凸显儿童视角,注重揣摩语言,关注作者的心灵世界,尊重作者正常表达主观感受的权利,体悟文字背后的丰富意蕴,既把握作者对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洞察,又切实感受作者童心童趣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1.
《望春风》作为格非继"江南三部曲"与《隐身衣》后的最新长篇力作,它的构思巧妙意蕴丰富,尤为突出的是作品饱含了作者深沉的归乡情结和厚重的生命积淀。小说勾勒了为数众多的人物群像,他们每一个人都承载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作为故乡与乡村题材的收官之作,《望春风》从故事层面到精神层面都围绕"返乡"展开,同时作者对于个人命运的变幻无常也有独到的感悟。小说以主人公赵伯渝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儿童被父亲独自抚养长大到失去父母双亲,从年少到老去,从儿童的天真的叙述到成人审慎的自白,在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我"得以重返故乡,重拾生命中的温暖与希望。  相似文献   

12.
<正>很多语文教师都认同这样一段论述:语文课的意义不能只局限于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和技能,更为关键的在于,它通过一篇篇饱含作者心灵感受、人生情怀和深刻思想的文字,悄然无声地影响了学生的心灵感受、人生情怀和思想情操,影响了学生对世界的认知、思考以及表达方式,并最终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啊,在孩子们十六七岁的花季年龄,最能带给他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第三册中《道士塔》一文,饱含作者余秋雨先生丰富的情感,这些情感是由学者的责任感与历史事实的矛盾引起的,又是作家的爱国情思在与历史事实碰撞时的激烈爆发。由于上述情感针对的是深厚的背景和多样的对象,又深蕴了作者作为一个文化人的深邃思考,所以作品的情感体现出复杂的特点。细细品来,《道士塔》里的情感应该包含以下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14.
正在小学教育体系中,语文学科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世界之中,感受作者饱含温度的言语。一、《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概述  相似文献   

15.
大师的对话     
一、教学目标1、聆听感受肖邦、李斯特的作品《c小调(革命)练习曲》、《爱之梦》,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2、通过鉴赏两首作品认识、了解肖邦和李斯特,了解两位音乐家对世界音乐的贡献3、感受钢琴音乐作品的魅力,初步了解"练习曲"的基础知识二、重点与难点重点:聆听作品,感受乐曲的意境与内涵,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征,以及作者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歌人内心世界的情感。难点:对作品艺术形象的理解。三、教学过程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克罗地亚青年钢琴家马克西姆的钢琴演奏片断,学生聆听感受。  相似文献   

16.
诗歌包     
这组诗温馨,纯朴,有着对故乡深深的怀恋。《留下我》纤细、真挚,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秋收时节满含泪水的喜悦;《一条河》宁静、睿智,充满着作者对故乡河流带给他人生启迪的深深感激:《秋色》轻柔、绵厚,淡淡的叙述中透出对生命的体悟,凄清但不哀伤。整组诗清晰,自然,静穆中能给人悠长的回味。  相似文献   

17.
比喻是一种历史最悠久,运用最普遍的修辞方式.因其具有清新自然、生动形象、新颖奇特的特点.因而历来为人们所喜爱.钱钟书先生对她更是情有独钟.《围城》中的比喻融聚智慧、饱含哲理、活泼生动、幽默风趣.作者把内心深处的深刻感受、人生体验和对时世的态度不露痕迹地用比喻外化成文学语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钱钟书式的比喻".《围城》这部作品历来都脍炙人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里面的比喻生动形象、巧夺天工,极大地满足了读者们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8.
教学设想鲁迅是我国的文学家、思想家 ,他是一位目光如炬、站在时代前沿的巨人。他用一支唤醒民众麻木心灵的利笔 ,把满腔的爱国之情倾注到了一篇篇作品里 ,用他不屈的精神为中国民众树起了一座丰碑。本节课引导学生学习小说《故乡》 ,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 ,促进师生互动、交流探索运用人物感情带读法、对比法 ,以“故乡”的衰变给“我”带来的震撼以及对故乡、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 ,为解读小说的着眼点。通过描写语句 ,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感受小说的思想内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探究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和细节描写突出小…  相似文献   

19.
才艺无极限     
Flash作品:《流氓兔受伤记》作者:王亦非(E-m ail:w w w7894@tom.com)绘画作品:《未来的海底世界》作者:何玉婧(青岛市台东六路小学)指导教师:班祥绘画作品:《克隆羊的遗言》作者:王立宝(青岛市台东六路小学)指导教师:班祥才艺无极限~~  相似文献   

20.
《野蔷薇》是茅盾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也是一个象征色彩很浓的小说集。集子的命名暗示了作者对于现实人生的认识;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身上,寄寓了作者追求和探索的心灵历程;轻盈讽刺的语言、矛盾心理的描写,渗透着作者的情绪和感受,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