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春玲 《地理教育》2012,(10):31-36
一、考点点击1.考点解读(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知道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2)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4)结合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解释其形  相似文献   

2.
一、考点分析 考点1.人口再生产类型、地区分布及其转变 【命题角度】以选择题为主,多以设计新颖的地理图像、地理数据图表为信息载体,考查基本概念,突出获取和分析信息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四类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名称、基本特点,主要分布地区及动态变化特征。注意打开思路,根据不同的材料和图文信息,从中提取相关要点,准确判读各类人口再生产类型示意图,找到解题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4.
孟志三 《新高考》2010,(2):43-46
【考点扫描】 1.人口、资源与环境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在近几年高考中都有所涉及。如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主要因素、中国的人订问题和政策、人口的再生产类型及其影响因素、人口迁移与环境影响、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等。  相似文献   

5.
知识梳理 一、人口 (一)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 1.主要特点:由“三率”决定,其中死亡率的变化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戴申卫 《新高考》2007,(11):51-53
一、这道试题考查了什么? (2007年江苏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题)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从表格数据中不难看出,此岛国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30万)已经超过了最适宜的人口数量(25万),预测2010年供养的人口数量(35万)已经接近最多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45万)。显然,表格数据提供了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两个方面的信息,而题目  相似文献   

7.
《中学文科》2006,(8):10-21
【常考考点】 ●人口再生产类型和分布 ●环境人口容量  相似文献   

8.
一、考点分析考点 1.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差异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①工业化程度较高,劳动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参加劳动的人口年龄较大,劳动力培训费用比较高,对家庭造成的经济压力较大,导致出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一、重点知识拓展《人口与环境》的重点是探究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人口问题的内涵和实质,帮助学生树立人口、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10.
李伟 《地理教育》2012,(Z1):27-28
地理概念概括说明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弄清地理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对地理特征、规律和成因等地理程序性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运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高中地理"人口与城市"部分的几组概念加以比较。1.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注:①公民的"居住地"(定居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与"暂住地"相对。②农民工通常居住地不发生改变,打工完了后(或年纪已大)又回到了家乡。因此,春运高峰中回家过年或过年后返城的农民工属于人口流动。  相似文献   

11.
专题复习是二轮复习的重要方式,有别于新授课与一轮复习教学。以“城市与地理环境”专题复习为例,基于ADDIE教学模式,从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五个方面构建地理高考专题复习新策略。从实践效果看,ADDIE教学模式体现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理念,对于学生整合知识、提升能力、强化地理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说起“富贵病”,人们往往和“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一系列慢性疾病联系起来。说它“富贵”是因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人们过度饮食、饮食不平衡、少运动、酗酒、吸烟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引起的。同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速度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市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富贵病”,它不仅影响到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危及到人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开放课堂模式以促进有效学习为主要抓手,以改革课堂、优化内容、转变方式为重要手段,以实现课程课堂联动促学为最终目标。文章以人教版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一节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对环境承载力以及人口合理容量进行概念辨析,优化教学内容,实现开放课堂背景下的高中地理高效教学。  相似文献   

14.
冯丹 《地理教育》2010,(1):31-33
高中地理必修2是高中地理课程的人文地理基础,包括人口城市、工农业城市、交通线路等内容。本模块的主要原理集中在各种人类活动的区位条件选择,包括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中工农业区位因素选择、人口和环境关系原理、城市聚落和城市化原理等。其中人口内容放在学习的第一章是知识结构的需要,也是认知人类活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旨在从文化这一视野看人口,重在探讨地域文化(环境)对人口的影响。各个地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是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因素,人口迁移又为地域文化的融合和冲突提供了可能,而本节侧重探究地域文化对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迁移、人口观念等的影响。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人口与环境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本节课标内容是: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达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忠东 《地理教育》2012,(Z1):39-40
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的第一节,由于是本章的开篇又是本册书的开篇,所以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统计图表的阅读,渗透人文地理现象空间分布的分析方法。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的因素。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的迁移,都会引发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及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历史和现实都说明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一、考点分析 本专题知识点在2009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及各省区高考试卷中频繁出现,在下列考点中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课程总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主要途径。而人类活动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人口的发展与变化,因此,人口问题是人与环境关系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是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通过人口增长模式的学习与探究,  相似文献   

19.
马莉莉 《考试》2014,(9):25-29
<正>在人文地理上,学生普遍存在"好学难记,能做得分低"的情况。在人文地理的内容上,无论是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商业,还是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都围绕一个核心词"区位"。在历年的高考中,"区位"可谓是高频考点和高分值考点。由此可见,地理高考中能否取得理想成绩,"区位"则  相似文献   

20.
当前人地关系中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环境问题是人地关系矛盾的体现,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解决人地矛盾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