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读到一篇关于“概念公开课”的文章,作者由“概念车”想到了“概念公开课”,认为应该给“华而不实”的公开课留一席之地,因为“概念公开课”它可以“展示任课教师或教育科研团队新颖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模式、超前的教学理念”。笔者感佩作者的前卫思想,但不敢苟同其观点。  相似文献   

2.
人要衣装。珠要椟装。要想使语文公开课“出彩”,就有必要为你的公开课“包装”。如何“包装”?笔者认为,创意教学是关键!下面就比较难讲的说明文、议论文略举二例。  相似文献   

3.
近日读到一篇关于“概念公开课”的文章:作者由“概念车”想到了“概念公开课”,认为应该给“华而不实”的公开课留一席之地,因为“概念公开课”可以“展示任课教师或教育科研团队新颖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模式、超前的教学理念”。笔者感佩作者的前卫思想。但不敢苟同其观点,兹冒昧写了如下乱语与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4.
近日读到一篇关于“概念公开课”的文章:作者由“概念车”想到了“概念公开课”,认为应该给“华而不实”的公开课留一席之地,因为“概念公开课”它可以“展示任课教师或教育科研团队新颖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模式、超前的教学理念”。笔者感佩作者的前卫思想,但不敢苟同其观点。兹冒昧写了如下乱语与读者商榷。  相似文献   

5.
近日读到一篇关于“概念公开课”的文章:作者由“概念车”想到了“概念公开课”,认为应该给“华而不实”的公开课留一席之地,因为“概念公开课”可以“展示任课教师或教育科研团队新颖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模式、超前的教学理念”。笔者感佩作者的前卫思想。但不敢苟同其观点,兹冒昧写了如下乱语与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6.
试论公开课     
作为一个已不年轻的年轻教师,我听过许多公开课,也上过许多公开课。公开课使我受益匪浅——有触悟,有反省,有改进,在省市和全国观摩教学中,得到过称赞并获得较高名次。曾因此而亢奋,而自以为是。然而,平静下来,内心总有一种茫然和疑惑,由此生发出来一些思考。趁编辑约稿的机会,将这些并不成熟的东西写出来,也算是一次讨教吧。一、公开课的作用是“示范”“、引领”吗对于公开课本身,时下议论很多,见仁见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与“引领”的作用。笔者却认为过度强调这个作用就陷入了“误区”。因为示范是制定规格并提…  相似文献   

7.
蓝天因为白云的“包装”变得灵动而变幻无穷,大地因为鲜花绿草的“包装”显得生机勃勃,一块寡淡无味的豆腐因为油盐酱醋的“包装”变成了美味佳肴。可见,包装能化普通为神奇,能变平淡为生动。如果我们把“包装”的艺术巧妙地用到语文作业设计上,那么一定能变枯燥乏味为津津有味。一、语文作业为何“包装”1.儿童心理的需求。无拘无束、无忧无虑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重复、单调、机械的事情感到厌烦,而对新鲜、奇特、富有变化的事情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心理学研究表明,倾向于用肯定愉悦的情感评价事物者,对事物美好一面…  相似文献   

8.
打磨公开课,磨去的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个时期以来,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公开课方兴未艾,虽然持不同观点的人争论不休,但这并没有使公开课走向低迷。在新课改刚刚起步的当下,公开课更成了走俏的时尚。诚然,为传播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推广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弘扬教育创新,需要少数先行实验者来引领,但如果把公开课打磨包装成“时装秀”“假唱”之类的二手货,那么其行为本身无论对执教者还是学生及其他听课人,都是一种精神损伤、误导乃至精神欺骗。  相似文献   

9.
应该肯定 ,各类“公开课”教学活动的开展 ,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堂好的公开课 ,不仅使学生收获颇多 ,更使听课的教师深受启发 ,得益匪浅。但无可否认 ,公开课教学活动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诸如重“形式”而轻“内涵” ,“虚”“假”现象、“花拳绣腿”多见 ,而真实功夫欠缺。如何注重公开课的实效 ,使公开课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笔者认为 ,一是组织者应在举办公开课活动之前来一个安民告示 ,讲明公开课的目的、形式和主要内容 ,以及对听课教师的具体要求 ,使听课…  相似文献   

10.
公开课的功能大致有四:一是交流教学心得,二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三是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四是开展教学研讨,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上至各级教研部门,下至各级各类学校,都非常推崇公开课,因为这是一种被公认的较好的教研形式。然而,笔者发现,因为种种原因,教师却没有几个愿意上公开课,一曰:累,二曰:怕。都是公开课的五大顽症惹的祸。顽症一:唯“气氛”老师最怕听到评课者说课堂气氛“沉闷”、“不够活跃”、“一潭死水”之类的语句和语汇。于是,老师费尽心机设计一些互动环节,或唱、或跳、或“讨论”、或“对话”,不管本节课的任务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在面对教育有话要说的今天,“公开课”是一个跨越学术边界,但却引人关注的话题。近些年来,对于公开课的质疑、非议乃至批判不时见诸报端,至今还在延续。但是,公开课不以人们的好恶而存亡,只要有教育,公开课就不会“谢幕”;只要有公开课,人们就会对它有话要说,过去,因为公开课存在“做秀”、“造假”现象,所以人们对公开课情绪化的责难多于理性的呵护。[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近来,笔者拜读了《中学历史教学》2006年第3期徐为章老师《感悟历史新课堂》、第6期孙振江老师《盼望真实的公开课》和第8期潘金传老师《到何时才有真实的公开课?》三篇文章。几位老师都认为很多公开课“不是真实的课堂”,只是公开课老师的“精彩表演”,是一种“作秀”过程,并且呼吁公开课要呈现真实的课堂。笔者也曾上过市级公开课,参加过优质课竞赛,想现身说法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公开课作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已有些时日了,但近来遭挞伐尤甚,以致有人喊出了“公开课当休矣”这样的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呼声。不可否认,如今的公开课确有异化变质的“病症”,而最让人不能容忍的就是那透彻骨髓的“包装”和作假,它完全背离了我们的初衷,退化成某些人卖弄技巧的场所、追逐功名的阶梯。但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的载体,公开课在推动教学改革、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无疑是举足轻重的,“很多青年教师正是汲取着公开课的营养,迅速成长起来的”。显然,我们不应该因为公开课被异化而否认其客观的价值,更不能因为…  相似文献   

14.
人要衣装,珠要椟装。要想使语文公开课“出彩”,就有必要为你的公开课“包装”。如何“包装”?笔者认为,创意教学是关键!下面就比较难讲的说明文、议论文略举二例。教说明文离不开讲语言的准确严密性,如果平铺直叙的讲就一般化了,也引不起学生的注意。我是这样处理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种大小差不多的水果:桔子、苹果、梨子。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大小、形状,然后将其中一个偷偷放入一个盒子中,请一位同学把手伸进盒子中,摸摸盒子中的东西,用准确、严密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觉。全班同学根据这位同学的描述猜一猜盒中究竟是哪种水果。这样在寓教…  相似文献   

15.
前一段时间,中国教育报开展了“公开课可不可以打磨”的讨论,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之前,经常有老师对此进行探讨。公开课打磨到作秀的程度的问题已成为学校教学中一个让人欲罢不能的行为,心照不宣的话题。公开课要不要打磨?要打磨!因为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公开课,只要是“公开”,理所当然地要打磨得好些,亮些,让“公开”的东西更美些,让公开课最大程度地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起到交流教学技巧,传播教学理念的目的。但凡事必有个度,现在的问题是许多公开课打磨过分了,成为作秀课,使公开课失  相似文献   

16.
每次“欣赏”完一节公开课,我都会问学生同一 个问题:你们喜欢这节课吗?为什么喜欢? 回答一: 生:喜欢!因为公开课上不论回答的对与错,老师都不会批评我们。 生:很喜欢!!因为上公开课就没有太多的作业了。 生:非常喜欢!!!因为上公开课之前,我们都“预习”过了,所以一点都不难懂,上起来很“轻松”,很“快乐”。 学生的回答真实得让我害怕。  相似文献   

17.
在面对教育有话要说的今天,“公开课”是一个跨越学术边界,但却引人关注的话题。近些年来,对于公开课的质疑、非议乃至批判不时见诸报端,至今还在延续。但是,公开课不以人们的好恶而存亡,只要有教育,公开课就不会“谢幕”;只要有公开课,人们就会对它有话要说。过去,因为公开课存在“做秀”、“造假”现象,所以人们对公开课情绪化的责难多于理性的呵护。要让公开课重塑形象,成为课堂改革与创新的“先锋”,需要通过理智而公正的讨论,需要在认识上给公开课合理定位,在操作上为公开课“出谋划策”。因此,封存公开课“做秀”的记忆,结束公开课“打假”的话题,开始公开课“建设”的讨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日前,笔者带学生到济南某所幼儿园去见习,共观摩学习了该园三位教师的公开课,或曰幼儿园为见习准备的三节优质课。师生看完课后都有很大收获。三节课分别为科学领域、艺术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活动。三位教师都能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以亲切温和的语言、从容大方的教态、与幼儿平等交流的执教方式,圆满完成三节课的活动目标。同时,笔者也发现了不足,这三节课的不足恰恰很有代表性,是公开课常常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是公开课难以甩掉的小“尾巴”。在此笔者认为:该为公开课砍砍“尾巴”了!首先,砍砍“表演”这根尾巴众所周知,公开课即为展示课,教师…  相似文献   

19.
近日读到一篇关于"概念公开课"的文章,作者由"概念车"想到了"概念公开课",认为应该给"华而不实"的公开课留一席之地,因为"概念公开课"它可以"展示任课教师或教育科研团队新颖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模式、超前的教学理念"。笔者感佩作者的前卫思想,但不敢  相似文献   

20.
近日读到一篇关于"概念公开课"的文章,作者由"概念车"想到了"概念公开课",认为应该给"华而不实"的公开课留一席之地,因为"概念公开课"可以"展示任课教师或教育科研团队新颖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模式、超前的教学理念".对于作者这种"前卫"思想,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