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多年的初中语文课改实践中,我体会到: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全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叶圣陶先生曾有精辟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所以我认为,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习惯。语文教师要指导初中学生把读,写,听,说结合起来,把所学知识的内部规律加深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自我的真实的语文能力。那么,在优化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呢?本文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周莉 《成才之路》2011,(4):22-23
语文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师要指导初中学生把读、写、听、说有机结合起来,加深理解所学知识的内部规律,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才能逐步形成自我的真实的语文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到底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呢?这就要引导学生“做主人、乐于学,得方法,入轨道”,为此,我们要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师要指导初生学生把读、写:听、说有机结合起来,把所学知识的内部规律加深理解.养成良好的学生习惯.才能逐步形成自我的真实的语文能力。那么.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呢?要引导学生“做主人,乐于学.得方法.入轨道”。为此,我们要切实抓好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是叶老经过几十年深入探索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习惯。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读、写、听、说有机结合起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自身的真实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5.
培养初中学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指导初中学生把读、写、听、说有机结合起来.加深理解所学知识的内部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自我的真实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习惯.语文教师要指导初中学生把读、写、听、说有机结合起来.对所学知识的内部规律加深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7.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语文教学不仅是停留在单一的语文知识学习和语文能力获取的层次上,更是要上升到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层面上。本文从阐述语文学习习惯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培养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策略,以供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8.
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托尔斯泰有关习惯的名言说得妙:“好的习惯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囚徒。”那么,在优化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要引导学生“做主人,乐于学,得方法,入轨道。”为此,我们要切实抓好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围绕这一总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要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实践养成的.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习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  相似文献   

11.
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分别要求:“提高阅读写作和口头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这充分说明了培养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应培养中学生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一、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是学习新课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叶圣陶先生说:“上课前,学生要切实预习。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叫他们预习不可。”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通过明确预习要求、编写预习提纲、书写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效果等环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为了确…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写作,让受教育者具有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教学中的素质培养,就是要让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么怎样进行良好的语文习惯和语文能力这一素质方面的培养呢?本文就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农村初中学生语文成绩差的原因是缺乏好的学习习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利于掌握言语技能,形成言语技巧。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达到双赢。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要从农村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就能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哈佛大学有句至理名言: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语文学习,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般认为,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良好的语文习惯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种习惯对语言功能的发展、语文规范的形成、语文能力的提高都会起到直接的作用。尤其在初中阶段,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对学生的发展意义更加深远。但是,目前的农村初中学生,尤其是民族地区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当进行统一测试时,农村学生在语文学科上总是输给城镇学生,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一开始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在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觉得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李喜桂 《河南教育》2006,(7S):60-60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而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则是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什么是教育?从某种角度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培育语文素养就必须找准切入点,牢牢抓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重要环节,并把它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从而使学生达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很重要,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改变以往的被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基础,慢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阶段要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首要目的之一,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条件、也是未来社会对语文教学的一项根本要求。为此,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方面必须实施以下策略:加强教育,提高认识;注重指导,教给方法,强化刺激,反复训练;严格要求,持这以恒;建立常规,科学调控。  相似文献   

19.
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认为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语文能力,大量做题就能把语文分数提高。其实有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而影响语文学习。因此,笔者认为,继续引导高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很有必要。一、听——让学生学会倾听高中新课标明确提出:"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高中课堂不"热闹",甚至"冷场":学生对别人发言心不在焉;把别人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当作耳边风。很多高中  相似文献   

20.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很重要.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改变以往的被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基础.慢慢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阶段要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